分享

微格培训: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教育繁星 2016-06-04

教师的培训是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师每天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琐碎的班级管理事务,培训内容不能太多、时间不宜太长、程度不能太深。

微格培训具有“问题小、切口窄、时间短、易操作、见效快”的特点,是个有效的好办法。“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微型问题、微型探究是微格培训的重要内涵与应有之义。微格培训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技能,还包括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主题研讨等等。

问题小——问题对于解决实际教学中的矛盾、改善教学工作的现状至关重要,所以对于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培训教师我们十分慎重。我们选择的问题大部分来自于课堂、与教学零距离,虽然都比较细微但又对教学关键的突破、教学品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选择的这些小问题都是困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且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所以大家非常感兴趣。

切口窄——“宁打一口井,不挖一条沟。”低入口、小口径地切入问题,目的是能够聚焦问题,步步深入,谈深谈透,谈出新意。避免大而化之、泛泛而谈、不痛不痒、浮于表面的现象。

时间短——每个问题的微格培训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每次培训安排2~4个问题,包括研讨、互动环节,总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使大家觉得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却能收获很多言之有理、行之有效、新颖独特的做法与经验,享受来自同伴的思想盛宴。

易操作——一方面指培训的内容,都是身边朝夕相处、知根知底的同事介绍的,容易引起好奇、产生共鸣,“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有很大的真实性,所以“信得过”,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愿意学”,有很大的操作性,所以“学得会”;另一方面指培训的形式,组织这样的校本微格培训,我们最大的感受是操作方便、灵活机动、成效明显。发现教学、教研、课题管理中的问题,可以随时梳理问题,及时组织培训,这样“变堵为疏”,就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了。此外,毕竟受时间、经费等条件的制约,外地的专家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条件邀请的。更何况教师教学中遭遇的问题是特定情境下的问题,比较微观、具体,需要丰富的实践性智慧才能解决,这恰恰是“土专家”所擅长的,而为“洋专家”所难以企及的。

见效快——“听则能懂,学则能用,用则见效”。微格培训神奇的力量、巨大的魅力源自于“立竿见影”的效果。微格培训成了大家期待的精神盛宴。

以上这些显著特点,使得微格培训具有亲近教师、亲近课堂、亲近学生的天然本性,避免了一般专题讲座“听得明白,难以落实”的缺陷,克服了“听得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一动也不动”的尴尬现象。

每次微格培训该如何组织呢?我们的体会是,微格培训的效果得力于微格培训的精心策划与严密组织。从主题策划到现场培训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确定主题:我们通过课堂观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确定当前的培训主题。如2012年春学期微格培训主题“如何达成课时教学目标?”就是在问卷调查中生成的。之前我们对全校教师就“基于目标达成,照顾学生差异”的校本备课特色实验情况进行民意调查,发现全校80%以上的教师支持备课改革,这个结果给了我们行政决策以莫大的支持和鼓舞(之前学校实验过程中曾经出现不同的声音)。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76.4%的教师反映按照学校规定的要求撰写教学目标存在困难,并且课堂具体实施找不到感觉,难以落到实处,还有69.5%的教师感到教学过程中照顾学生差异难以操作。我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两个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并把它们分别作为微格培训的主题。

分解问题:一般而言,确定的主题由于较为宽泛、笼统而不宜作为微格培训的问题,所以还要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表征状态对主题的核心内容进行限定,作进一步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更为细微的、连续的、相关的具体问题。就“如何达成课时教学目标?”这一主题而言,涉及对教学目标的概念理解、教学目标的层次厘清、具体知识点教学目标的撰写、教学过程的有效落实等等。我们经过分析调查报告,针对教师备课与教学中普遍遇到的困难,设定了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将“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分层?如何达成课时核心目标(或基本目标)?如何落实每课时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各个教学环节与相应的教学目标有何关联?

物色主讲:因为主讲教师都是本校同事,大家比较熟悉,所以可以根据各人所长、研究方向分配问题;有时也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熟悉的、拿手的问题,当然剩下的“骨头”只有让“高手”解决了。我们觉得物色主讲人选非常重要,马虎不得,轻视不得。物色不好,费力费神还达不到预期效果;物色合适,轻车熟路,事半功倍,皆大欢喜。

准备讲稿:在准备讲稿之前,学科主任要对主讲说明具体要求,如基本思路、呈现方式、完成时间等。主讲初步完成之后,学科主任还要仔细审核每位主讲的讲稿和相应的ppt,以保证内容的科学性、理解的深刻性、呈现的艺术性和相互的独立性。

现场培训:这是微格培训的最后阶段,决定着培训的实施效果。经验告诉我们,决定培训最终效果的,主要是内容的精彩程度、别致的呈现方式和主讲的演讲风格。有时对某些内容或者主讲把握不准时可以采取模拟演讲的形式加以预测。

近几年,我们组织了几十次微格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改进,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成为教师的知心人、好帮手,更好地为教师专业成长进阶服务。

时间安排上,从定时到随时。开始,微格培训一般安排在期初,每学期一次。后来,除了期初,期中也会根据课堂教学或课题研究的迫切需要临时安排。现在,由于教师尝到了微格培训所带来的“红利”,几乎每月都有安排。微格培训实现了从定时到随时的历史性跨越,微格培训成为学校校本教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主题拟定上,从松散到聚焦。起初的微格培训主要是解决教师工作中出现的一般问题,如有些教师整天忙忙碌碌,不得要领,于是我们安排“如何安排一天的工作”的微格培训;针对一些教师不能较好地处理教材习题、配套的《补充习题》以及校本教辅的三者关系,整天为作业所累、所困、所迷,我们安排了“教学中如何统整习题资源”的微格培训。由于这些培训立足于解决教师常规工作问题,所以每次微格培训主题是分散的、结构是松散的。随着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教师培训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常规工作培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专业发展需要。因此,具有学术研讨意味的、聚焦某个主题的微格培训应运而生。

主讲遴选上,从指定到申报。培训前期,骨干教师往往“临危受命”,起了很大的示范、辐射、带头作用。但是经常让他们唱主角,不仅他们自己“不堪其负”,而且教师也会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我们随之改变了主讲人选的遴选方式,变“学校指定”为“个人申报”。只要你有勇气,只要你有经验,只要你有感悟,不论资历、不论“出身”,都有机会走上舞台,成为主讲,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锻炼自己的教学才干,分享自己的教学智慧。我们也期望通过微格培训这个校级平台,不断地发现新人,培养新人。首次申报微格培训主讲,征集微格培训问题,就大大超乎我们的预料,有48位教师主动申报了56个微型话题,他们成了近期微格培训的核心力量。达到了培训“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的目标。

内容来源上,从讨论到调研。原来微格培训的主题、内容都由学科主任和骨干教师按照学期工作要点和研究课题讨论确定,是少数人商量决定的,有时的决策往往是“一厢情愿”,并不完全是教师所需要的、所期望的,往往“吃力不讨好”。现在首先进行广泛调研,然后组织微格培训,使培训更好地反映教师的内在需要。

参与方式上,从规定到选择。以前微格培训无论骨干教师还是年轻教师,无论培训主题是否符合教师个体需求,也无论教师对于培训内容是否熟知,都要一律参加,无视教师个体不同的兴趣、需要、能力等个性差异。现在我们提供“菜单式微格培训主题”,让教师自主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教师需要。

培训对象上,从单一到多样。微格培训从学科开始启动,现在已经辐射到年级。这样,培训对象就从单一的学科教师扩展到年级的各科教师。如我们应级部之邀,组织了多次“微格培训”到级部活动,解决了级部各科教师教学中遇到的棘手的共性问题。

微格培训成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使我校的教师步入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短短几年,我校数学教师群体中,涌现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区级教学骨干、教学能手近10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人数占数学教师总数的30%。数学教师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5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7】

(来源:枫叶教育网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