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β受体阻滞剂在稳定型心绞痛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金猴纳福 2016-06-04


稳定型心绞痛是因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是冠状动脉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虽然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重要指南以及专家共识反复强调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我国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长期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相对于欧洲国家,中国心绞痛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比例偏低(中国 vs. 欧洲:35.9% vs. 75%)。为此《门诊》杂志邀请两位专家,共同讨论再灌注时代β受体阻滞剂在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使用问题。


刘学波教授:β受体阻滞剂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β受体阻滞剂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药物。上世纪60年代,β受体阻滞剂的出现给心脏病的整体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目前,β受体阻滞剂依然广范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衰、心律失常的治疗中。


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固定狭窄,其病变相对稳定,恶性事件发生率较小,治疗手段比较多,包括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抗血小板治疗、扩张冠状动脉、降低氧耗等。再灌注时代,对于冠脉狭窄比较严重的病变,可以进行血运重建治疗。不论哪种治疗策略,β受体阻滞剂都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抑制β受体减少交感活动影响,减低收缩力及传导速度,从而降低氧耗,降低由于交感兴奋而带来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药物使用剂量方面,临床医师不仅要关注药物的有效性,也要关注其副作用。β受体阻滞剂是双刃剑,有负性传导、负性肌力的作用,用药时需要谨慎,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在起始剂量、靶剂量、剂型的选择上区别对待。比如在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且合并有低血压、心功能相对较差时,要尽早使用小剂量治疗,谨慎加药,逐渐加至最大耐受剂量并长期应用;而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有心室率快、高血压患者,可以快速加量,尽早使心率达标,静息心率降至55~60次/分,达到靶剂量。考虑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稳定型”,大多数患者用药剂量维持在100~190 mg/天。


在剂量的使用方面,管理心率是关键,需要医师不断摸索,找到适合每位患者的合适剂量。同时在长期的随访中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这不仅与患者对健康的要求,患者的文化层次及经济条件有关,还需要医师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得到患者的信任,从而更好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郑良荣教授:β受体阻滞剂全面保护心血管

首先我们要明确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目标:1. 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2. 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长期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运动耐量,降低远期死亡。再灌注时代的PCI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再高水平的PCI也只能处理局部的血管病变。有研究表明,对于ACS患者而言,罪犯血管中不稳定斑块平均有2.8个,非罪犯血管中平均有5个斑块,因此PCI并不能解决所有血管问题。β受体阻滞剂有全程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作用于心血管事件链每一处。因此在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中,不管是ACS还是稳定型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都是不可或缺的,PCI术后也需要长期足量使用,是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基石。


β受体阻滞剂作用的机制有:1. 减少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期、增加冠脉血供,进而减少心绞痛发作。有研究证明,稳定型心绞痛,静息心率大于70次/分与心率低于70次分相比,心血管全因死亡率明显升高,而β受体阻滞剂正是通过降低心率从而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目前全球最大的稳定型心绞痛注册研究结果也表明,当静息心率低于70次/分时,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TNT研究结果中提出,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而言,最佳静息心率为52.4次/分,可见心率的降低与预后明显相关;2. 增加了非梗死区的阻力,使梗死区血流增加,缩小心梗的范围;3. 抑制交感兴奋,降低由于交感兴奋所介导的恶性心律失常;4. 阻断RASS系统,抑制肾小球细胞的β受体;5. 抑制β受体所介导的心肌细胞的凋亡。此外β受体阻滞剂还有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等作用。


在使用剂量方面,对于没有禁忌证的患者,要达到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剂量,需要个体化对待,进行剂量滴定,尽量寻找适合每位患者的剂量。对于不需要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每2周左右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机体反应情况,门诊进行剂量调整。对于PCI术后随访的患者,在术后1、3、6个月门诊随访时调整剂量。在网络时代,网络会传递给患者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需要与患者做好充分的沟通,告知患者获益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哪些副作用,从而得到患者的信任,患者对医师的信任是提高依从性的根本。




医师简介


刘学波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委员会委员、内科学委员会委员和动脉硬化学组副组长。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介入医学工程分会委员会委员和卫生部冠心病介 入导师、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心血管内科专业编委会委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ACCDNA Cell Bio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16篇。


郑良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支撑学科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脏起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力衰竭器械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远程医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委员;《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分会全国委员;浙江省第七届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第七届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卫生部第一批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心律失常)培训基地导师与负责人;美国心律学会(HRS)、欧洲心律学会(EHRS)、亚太心律学会(APHRS)会员。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