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合理用药手册电子版|连载九】儿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茂林之家 2016-06-0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6月11日印发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其中明确的规定了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摘录如下:

1.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2.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

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4.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

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6.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浅析儿童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1.中成药需辨证使用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中医对任何疾病都通过望、闻、问、切来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并因此采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治疗法则,因此对中成药的选用也必须建立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方可对症下药,做到药证想符,从而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例如对小儿感冒的治疗,需通过辨证分析后选择不同种类的中成药,对风寒感冒可选用小儿感冒冲剂,风热感冒可选用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于暑热感冒可选用金银花露等。小儿多汗因表虑不同者,当选用黄芪精口服液、玉屏风口服液,因使用激素而致阴虚内热者,宜用知柏地黄丸。

只有辨证明确,选药才能有的放矢。不加辨证,只看说明书,不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及患者体质,凭药名、病名使用中成药。这样对于病情不但无益.有时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复方麝香注射液,具有豁痰开窍、醒脑安神作用.适用于痰热内闭所致的中风昏迷,而有的医生用于颅脑手术后的催醒,笔者认为此药中的芳香成分可能会有诱发或加重术后出血的危险。脾可欣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浊之久泻不止的患儿,而将其用于急性感染性腹泻,其效果当然不佳。小儿厌食可由脾运失健、胃阴不足及脾胃气虚所致,可根据不同病因选用不同功效的中成药。儿童肾病综合症的不同阶段可表现为不同的病机,表现为肺脾气虚者可加用参苓白术散和玉屏风散,表现为肾阳虚者,可加用金匮肾气丸,表现为肾阴虚者,可加用六味地黄丸,表现为水气上凌心肺者,可加用己椒苈黄丸、参附针,表现为邪陷心肝者可加用龙胆泻肝丸。

通过对中成药组成、功效的分析,掌握其性能,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可以进一步扩大治疗范围,例如复方麝香注射液,由麝香、冰白、石菖蒲、郁金、广藿香、薄荷脑等芳香类中药组成。根据其药物组成和功效分析,可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的退热止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开窍醒神、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意识障碍的催醒等。鱼腥草注射液可抗病毒、细菌.而根据其中药药性和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痰热咳嗽。

2.注意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中药的配伍禁忌是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从《神龙本草经》的“七情配伍”到金元时期的“十八反…十九畏”,历代医家对于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后产生的毒副作用都相当重视。按照“十八反…十九畏”的理论;巴豆畏牵牛子,郁金畏丁香,牛黄畏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肉桂畏赤石脂,芒硝畏三棱,人参畏五灵脂。甘草反甘遂、大戟、莞化、海藻、川乌、草乌,附子反川贝、瓜篓、半夏、自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玄参、细辛、赤勺、白芍。当病人病情复杂,需同时使用多种中成药时,必须注意配伍禁忌,特别是含有相反、相畏中成药同用时.应持审慎态度。虽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但在还没有掌握其治疗和毒副反应全部规律的情况下,最好还是避免含有相反、相畏药物的中成药同时使用。

3.注意中成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合用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途径,合理的联合使用,对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疾病痊愈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应用不合理,可使药效降低、消失或引起药源性疾病。含钙离子的中成药,如龙牡壮骨冲剂等,不宣与酸性西药,如阿司匹林、胃蛋白酶同服,两者可产生钙离子络和物,使其溶解度下降,肠道难以吸收,从而降低药效。龙牡壮骨冲剂与大环内醚类抗生素同用,形成螯合物。胃舒平与丹参片台用,生成丹参酚—铝络和物.从而降低中成药的疗效。藿香正气水不宜与胃肠动力药胃复安、吗叮啉同用,因前者抑制胃肠平滑肌的蠕动,而后者促进胃肠蠕动,两者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使药效降低。含有麻黄碱的中成药如“咳喘宁、,小儿热咳口服液”等与氨茶碱合用,可增加心悸、失眠、头痛等不良反应。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因麻黄碱能兴奋β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强强心苷的作用。酸性中成药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同时使用,因为有机酸所致的酸性环境能使乙酰化后的磺胺溶解度大大降低,极易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损坏肾小管和尿路的上皮细胞,从而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症状。

4.注意用药方法

中成药和西药一样,只有在血液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发挥疗效,用量过小,药力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大,药力太猛,克伐人体正气,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中成药剂型很多,其功效和作用机制不同,各有各的用法,一般内服中成药要温开水送服,滋补类药物宣于饭前空援服用,消食健胃药宜饭后15分钟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化虫丸、肥儿丸等治疗肠道寄生虫的药物宜在清晨空腹时服用。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服药才能见效。中医历来十分重视服药禁忌,一般服药期间应禁食生冷、油腻,感冒、发热时应停服补益药,寒证患儿应禁食生冷,热证患儿应禁食燥辣助火之品,水肿患儿不宜多吃食盐,某些皮肤过敏性疾病及疮疖肿毒患儿应忌食鱼、虾、羊肉等,倘若在服药期间忽视了这些禁忌,就会影响中成药的疗效。

5.注意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一般认为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甚至认为“中药无毒…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随这中成药的广泛应用,有关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中成药成分复杂,其中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多肽等大分子物质可作为半抗原而诱发过敏反应,如黄连上清丸可引起过敏,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及胃肠道、呼吸道症状等严重不良反应。中成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几乎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中成药大多为复方制剂。其成分复杂,在使用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辨证施用,还要注意中药成分之间的配伍禁忌,注意与西药的相互作用,注意中成药的用药方法,注意观察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甘卫华. 儿童呼吸道疾病用药知识[J]. 健康向导, 2014( zl).

2. 马融, 杨常泉. 儿童用药的现状及合理用药思考[C]. 第二十次中医儿科学术大会论文.

3. 郭晓昕, 颜敏, 李少丽. 国内外儿童用药现状与思考[J]. 中国药房, 2000, 11( 5).

4. McCloskey JJ, Haun SE, Deshpande JK. Bupivacaine toxicity secondary to continuouscaudal epidural infus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J]. Anesth Analg, 1992, 75: 287.

5. 陈光明, 叶礼燕, 陈新民, . 浅析儿童中成药的合理使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10.

6. 李海鹰. 儿童保健药,滥用危害大[J]. 生活与健康, 2008, 1.

7. 冯志波. 医院门诊药房中对儿童用药的注意问题[J]. 大家健康, 2014, 8( 22): 195.

8. 陈妮珍. 我院儿科用药分剂量现状分析与探讨[J]. 综合医学, 2013( 25).

9. 陈恒元. 要重视儿童药品存在的问题[C]. 2008

10.刘治军, 傅得兴. 食物-抗感染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2007.

11.郑国翔. OTC制度与儿童合理用药[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

12.王琳. 探析加强儿童合理用药的重要性[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3.阮毅铭. 儿童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14.袁世清.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1035例桂枝汤医案研究[D].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15.陈宜鸿. 小儿安全用药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