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美揽资讯 2016-06-05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个人简介

张洪(张宏),字下溪,安徽寿县人,淮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安徽金蟾生化股份公司。曾先后举办并参加《张洪书画展》《江淮四子书展》《淮北十人国画展》《安徽青年画家提名展》《第三届安徽青年画家双年展》《汉风徽韵—李雷 杨剑鸣 张洪书画展》,作品多家专业报刊杂志刊登,名录收入《中国书画家大辞典》,《安徽省文艺家艺术档案》。二十年来潜心于山水画创作,足迹遍游大好河山,写生作品以数千计。其早年山水初学黄宾虹、以求大家的气魄,得大家之气韵为上,后则钟情石涛的笔墨意趣,追其画风之放纵,以得大家之精神,后则上追宋元,以求博大与潇散之韵味。近些年来,则喜读闲书、写字,在因循中国画笔墨基础上,寻绎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佛家经典所蕴藏的情愫,着意在画中表现画家本人所处的文化状态和人本精神与情感。观其作品可见非写某山某水,而将山川之虚幻融入其画作中,笔墨不拘成法,或写或泼,一任自然,他所追求的是画面的“静”,他称之为“静界”。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未曾入时先有情

未曾入时先有情

——张洪的画外“静界”

接画友电话说张洪在“汉风徽韵”画廊搞画展,开幕式那天老远就看到高出他人大半个头的张洪先生,正微笑着那张比往年增添数根横线条的的脸,一身素装侧门而立,迎接观展的人们。我随人潮而入,很快转完了展厅的角角落落,张洪的作品我应该是很熟悉的,他参加过“第三届安徽省青年美术家作品双年展”、“青年十人中国画探索展”,在合肥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及《江淮四子书展》等等,其作品连同他的人在墙内墙外花开无数,影响面无疑是不能用平方丈量。我余光发现三五成堆的人们在张洪的作品前品议着,于是随便选一个堆凑过去听个究竟,我是不通山水画的,也正好来个现场补缺。这不听不知道,尺方的作品里道道还真的不少。好一个张洪,潜心阅读,修炼内秀,精品迭出,艺高而不张扬,张洪的山水画用笔带有很强的书卷气,有书卷气则清疏秀逸,更有力度、有气势、有感情,正所谓下笔有轻重顿挫。他善用重墨、积墨,往往层层积墨,多次皴擦,焦墨点苔,墨彩焕发。他用墨讲究有韵味,墨的韵味在于浓、淡、干、湿、焦枯间的对比变化和水分的运用。他对水分的把握恰到好处,水墨浑然,破积得当,含蓄、沉着、稳重成为他的特点。张洪很明显是从传统中走来的,秉承初学必以临古为先,热衷于“清四王”,追随黄宾虹、石涛,近见过刘海粟手稿更是情有独钟,“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渐渐地厚重起来的张洪更加讲究“理、气、趣”。王原祁(“清四王”之一)就说过“作画以理、气、趣兼到为重,非是三者,不入精、妙、神、逸之品。”所谓“理”,就是自然界山川的结构存在规律。所谓“气”,是具体东西所构成的原始物质,因为“一切物皆气所为也”,这里指画家学问、人品修养等素质。所谓“趣”,就是画家的技法修养即情趣、天趣。有此三者,才能达到精、妙、神、逸之品。在对画家的修养要求上,张洪最注重的就是“人品”,“人品高则画品也高”,他把“人品”看作是理、气的反映。

张洪畅快之人,至今未闻自满事。很早就有自己的“粉丝”,有与他不期而遇的女孩子像崇拜至高无上一样崇拜着他。他很看重朋友间的友情,数次与他在品茶之际,他会毫不吝啬的谈诗论道,眉飞色舞谈兴浓时,会吟诵不绝,会笔舞神驰,兴尽时刻便落款赠友。提到品茶张洪自有一套“独家学说”,端起茶杯不是先饮,而是“吹茶之气吸其之香”。虽说茶的香味自会随之冲泡从水中散溢出来,但是若要细观其色,深闻其香,还就得有此说道。砂壶内,茶的体香被水覆裹,形状在瞬间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忘情之水几乎是要剥去茶叶体上所有的衣物还她原来的自然状态,越是高贵的越婀娜,优美的舞姿上下沉浮,交融着浑为一色,逐渐由浅入深,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尤为赏心悦目,“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尽管激情四射,尽管幽雅悠闲,都不能论其“独家学说”之道,倘若俯身嗅壶闻“盖面香”又恐有猥亵之嫌,实属不雅。只有持杯把于面前的吹吸之功才是谈天地之风花雪月,发与世无争的感慨真道。“吹吸”着茶面动作看似有些做作,但他的“功夫”却在“品饮”之先,这个环节一般是在静态中完成的,所谓动态就是轻轻将杯子摇晃一下,稍加倾斜再将杯罩进自己的鼻尖,作深呼吸地闻香状,茶未沾唇瞬间均可辨识一切,瞬间均在浮想联翩中得以放松。虚则练就一身气控能力,实则是在品茶之外的功道,养精蓄锐,外化内聚。

一日,张洪邀我等相契的朋友茶前小聚,看茶与壶的拥抱,听指与弦的古调,学张洪吹茶吸香的功夫,心还未平气亦渐静,毫不在乎品饮的是猴魁还是铁观音。不一会,相间者提议抹两笔,于是围案四立,观张洪作画,画一些陶冶性情那种画,边画张洪边注解着他的“吹吸”之道。“吹”外泻也,必先存有足实的内力,如“舞文”者须大量阅读方才能厚积,“弄墨”者须汲古法而行笔所发乃吐气之功,此与太极发力异曲同工。“吸”内收也,吸入茶香气可摇首品味其乐趣,搁下画笔俯览得意画作时,尽吸文房四宝之精气,激发画家的想象力,意到情自深,这是吸入的享受。信手拈来几首诗题于画面上更是张洪的绝活,因此,每到落款时刻都会有挤过身来尖叫着“张老师送给我吧”的女孩子咄咄出黑白分明的眼睛来告诉她们的名字,让张老师“惠存”于她们,“张老师”嘛自然也就有求必应的啦。

画展开幕式那天,我还听说张洪在修“静”。我又糊涂了,说张洪“静”鬼才信,张洪的性格我应该是很了解的,他幽默过人,若三五朋友相聚,他基本上是领衔主演,不论老少男女都会被他敏捷的思维、极有分寸的调侃所折服,引得满堂笑声不止。张洪还有一个本事,酒桌上能办到“众人皆醉我独醒”,表面上看去都在推杯换盏,不论酒量大的还是小的,一概能被他搞倒。我就纳闷了,他究竟“静”在哪里?终于在三五成堆观画展的人们中我找到张洪的“静”源,原来他在参悟中国画的一种高度。纷乱繁杂的现实社会生活,存浮躁之心态作画者比比皆是,别说咱这江淮的才子,就是名声显赫的大家,也没能逃脱诱惑而尽情的生产苍凉无味、愚弄百姓的作品。张洪却不然,你顺着张洪的山中水气,拾阶而入,树荫下、怪石旁、溪水边,腋下一杖、怀揣贝叶书,再寻得一处空闲地,惬意啊!怎么可能会闹出喧嚣与杂音来,不“静”还怪了呢?酣畅淋漓也罢,滂沱大写也罢,全凭“静”在案前,意在笔先中升华着他的意境,当诗书于腹气华时,笔墨自然亦会“静”。他把自己静静的关起来,酝酿情感,幽香浮动,灵动着艺术的心跳,他学会独处,学会安静,若水的心静从笔底间透露出的是理性的思考,真诚地展现出他的舒展,他的空灵,他的内涵。自述式的绘画语言代替了杂乱无章的山水画通病,画面少了无谓的物事,斜靠在展厅门边的张洪冲我说这是他的“静界”。(周力于澹然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