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丁善宝十笏园/孙葆田賸园:园林之胜,鲁志之峰(上)

 真友书屋 2016-06-05

丁善宝是潍坊地区的土豪,有的文献说他是潍坊四十豪绅之一,《山东藏书家史略》说,他家雄于赀,为潍邑首富,如此说来,他应当算是潍坊的李嘉诚。但是这位丁善宝倒没什么恶习,不像今天的土大款,有钱就到澳门去赌博。他有两大爱好,第一当然是喜欢藏书,而第二则是喜欢诗词。


清幽处,好相处


他的两大爱好都记录于《山东藏书家史略》:“喜藏书,架上所蓄前人诗集尤富,各有点定,尤喜王新城渔洋所选《唐贤三昧集》,丹黄殆遍。酷好吟咏,诗宗阮亭,雅擅风韵,春秋暇日辄折筒招致王绩熙、柯劭忞、宋书升、刘抡升、张昭潜等于十笏园中,觞咏流连以为乐。自辛巳(1881)岁,越清淮,浮大江,遍览西湖岁月。既归,则又赴东武,登五莲,望海上诸山,游超然台,吊东城故迹。论者谓其诗之佳,盖有得于江山之助。”

 

入园处临时开在侧门

潍坊当地人认为丁善宝很有文采,劝他去考取功名,但不知什么原因,“或劝之仕,不答”,其中的隐情我没能八卦出来。按说丁善宝倒是挺有上进心,不知道他做过怎样的好事,被人报告给了朝廷,于是他得到了举人的恩赏,并且还被授予内阁中书的虚衔,没有听说过他做出再三辞让状。这样推论起来,他也是个积极要求进步的好青年,那为什么不想去考取功名呢?至少在那个社会,科举出身才是唯一的正途。

 

园中小景

丁氏家族是从明朝初年迁到潍坊来者,前几世,丁家都不很发达,到了第十二世丁庸行时,才因经商而发家。丁庸行的儿子丁克成也是位生意高手。丁克成又生四子,这四个儿子也都经商。再经两代相传,到了丁善宝这一辈,虽然兄弟三人,但本事最大的还是这位丁善宝。丁家虽然是巨富,但仍然不忘了乡亲,在当地修庙建桥,救灾办校,做了很多的好事。

 

春雨楼

潍坊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它处在北上京城、南下江南的中间位置,这使得当地虽地处北方,然而却建有大量的江南园林,仅在清代,潍坊就有十六座园林。这个数量不亚于苏州。然而到了清光绪年间,不知什么原因,却仅剩下一座,此园就是十笏园。十笏园本是明代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家园,入清之后,先归了彰德知府陈兆鸾;咸丰年间,此园到了直隶布政使郭熊飞的手中。

十笏园记


到了光绪十一年,十笏园被丁善宝购得。关于这个园名,我本能地猜想这“十笏”二字应当是家中有很多高官之意,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注”所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虽然十个笏摆不满一个床,但也是言其极多。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十笏园”并非此意,乃是用“十笏”形容其面积之小,是说园林仅有十个笏板那么大。

 

十笏堂

丁善宝买下十笏园后,只留下了园中的主体建筑——砚香楼,余外的部分重新做了布局。用今天的计量单位来说,十笏园占地2000多平米,其实面积并不小,但里面却建了许多的楼台庭阁,大小建筑有二十多处,总计有六十多间房,而此园在布局上兼容了南北两派的造园手法,故而被园林专家陈从周评价为:“潍坊十笏园,园甚小,故以‘十笏’名之,清水一池,山廊围之,轩榭浮波,极轻灵有致。北国小园,能饶山石之胜者,以此为最。”

 

园中一隅放着墓盖

关于十笏园的得来以及建设方法,丁善宝在所写的《十笏园记》中有着详细的叙述:“光绪乙酉孟秋,余得郭氏废宅于舍西,实前明胡四节先生之故居也。前有厅事,后有复室,俱颓败不可收拾。中有楼三楹,独屹立无恙。爰葺而新之,题曰砚香楼,为藏书之所。素有濂溪之好,因汰其废厅为池,置亭其上,曰四照、曰漪岚、曰小沧浪、曰稳如舟,更筑小西楼,题曰春雨楼,下绕以回廊,驾平桥,通其曲折。”


稳如舟


丁善宝说砚香楼本就是原来主人的藏书楼,他是否接着以此来藏书,丁善宝没有明说,我从查得的资料得知,重新建起的十笏园有深柳读书堂,此堂的北厅即是颂芬书屋,据说就是丁善宝的藏书之所。


砚香楼前有玲珑


乘火车来到了潍坊,然后打出租前往十笏园。而今十笏园一带已经变成了一大片建筑工地,看上去是要将这一片整体打造成仿古一条街。后来前往公孙弘墓时,所乘出租车的司机告诉我说,他丈母娘家就在陈介祺万印楼隔壁,这一带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拆房子,那时是私人赚到钱了盖新房,现在又要拆了盖回去。看来这种折腾,没准真是人的本性,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折腾。

 

陈介琪题写匾额

十笏园门票30元,问我要不要导游解说,我说不要,因为来此之前,我已经从资料上查得,这个园子的面积其实很小,我又不是来游览,寻找者不过就是藏书楼,于是我向售票者打听,问他賸园的那个石匾在什么位置。这位工作人员看来拙于言语,他向我解释了一番,我还是没能听明白,于是他又建议我买一张景区内的地图。以我的经验,门票的背面大多都会印有景区的示意图,然而这30元的门票中却缺失了这项重要的内容。于是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又买了一张所谓的景区游览图,这真可谓一菜两吃。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