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诗】王昌龄说不尽《从军行》…

 青绿堂主人 2016-06-05

??

从军行三首


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及典故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诗词赏析
《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这里摘出三首进行赏析。

【其一】
组诗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

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十分巧妙、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

诗词赏析

第二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诗词赏析

第三首。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


诗友图赏



@诗友齐齐

si妹说丨话说这是跟孩子一块背诗呢么?


@诗友今生


今天又是周五了,这几首从军行又非常简单,所以给大家添了任务~~诸位要记得时常复习诗词呦,不然学了之后也会遗忘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