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伪教育,父母 和老师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并坚持到底”。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孙云晓近日在合肥教育系统工作者做报告时鲜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 孙云晓教授指出,今天的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真正的教育却往往被忽略而造成教育的荒废。“有人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传授知识,这是不全面的。” 孙教授认为,群体的社会化使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同伴的影响力的提升,而老师和父母的影响力在下降;同时,今天的孩子忍耐、等待和克制力严重缺失,快乐感在减少。因此,青少年教育要着重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这些健康的人格包括自信心、友善的品质、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表扬孩子是正确的,但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我认为,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成长的路标,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并坚持到底。今天教育要培养具有‘弹性’的孩子,能承受各种挫折和打击,以完善其健康的人格”。 (编者:诚然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作为教育的艺术之一,严厉批评的表象背后恰恰是对学生博大而深沉的爱!只是爱的方式不同而已。风可以扬帆,亦可以摧楫;雨可以开花,亦可折枝。面对孩子我们需要批评,我们需要宽容的批评!不同植物需要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水份、不同温度等,不同个性孩子的教育自然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梅花扑鼻的清香来自彻骨的寒冷,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怎能不经风吹雨打?)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孙教授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证明,良好的关系在教育少年过程中可以化险为夷,而糟糕的关系将使教育雪上加霜。 那么,什么是“好的关系”呢?孙教授认为,“好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真正的好的关系是彼此之间的理解、信任、尊重、学习和帮助,而糟糕的关系恰恰是与这些要素背道而驰的。青少年学生遇到危险和麻烦是最容易犯浑的,他们在青春期特别需要关怀。 “独生子女时代已经来临,‘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要多得多,孩子们俨然成了研究老师与父母的专家,当老师和父母成为‘特务’的时候,孩子就成了‘地下党’,今天孩子的脸上写满了成长的密码,父母和老师要学会倾听与观察,在他们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才能通过良好的关系成功解除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危机。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编者: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孙教授说:“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也有人说,只有在人类之中,才有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会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你,会为你的灵魂趋于完美殚精竭虑,这个职业就是教师。可见教师职业的神圣,教师职业的光荣。因此,教师必须做好表率和示范作用。没有教师的发展,也不会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也不会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新,也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 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心灵 “多元智能理论研究发现,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发展,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所谓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东西”孙教授认为成功的过程就是变反复失败为反复成功的过程,“不仅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成功也是成功之母。成功是相对而言的,不断取得成功要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勤反馈,从而培养一种信心,养成一种习惯。” 唤醒孩子的成功意识,孙教授从三个方面为我们诠释了“成功”的含义:“成功就是发展”,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生中需要的素质,是“一辈子教育”而不是“一阵子的教育”;“成功就是选择”,教育就是为了适应孩子的个性、才能,能发挥其潜能的“分流教育”,而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教育”;“成功就是和谐”教育的目的应该得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而不是因教育而引发“家庭矛盾”社会问题。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最优秀的基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唤醒沉睡中的巨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