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还是老的好

 RK588 2016-06-05

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时间是神权、皇权的垄断资源,一台精准的时间仪器只有皇室、教堂所拥有,它们造价连城,独一无二;近一百年来,钟表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从公共场所的大型自鸣钟,到自家宅院寓所里的机械落地钟、台钟,乃至随身携带的怀表、腕表之类个人时计,人们获知时间变得越来越寻常。

然而,诞生在100年以前的古董钟,放在21世纪,在如今的时空背景下来看,依然是富贵的象征、文化的载体。

俗话说“富玩表,贵藏钟”,一个世纪以前诞生的古董钟表,代表着当时最前沿的“科技”、最复杂考究的工艺。在那个人类最依靠纯手工、机械工具的年代里,它们被郑重地设计创造,不惜时间成本地完善制作,其中的精品,几乎都是昔日皇家贵族的专宠。且不论它们拥有的月相、星期历、年历,甚至宗教历法的功能;或者就连那可以奏出多种音乐的报时报刻的自鸣功能我们也不在意的话;仅仅从视觉的角度,古董钟表的极高审美内涵、无法复制再生的艺术收藏价值,都让任何一个观赏者不得不赞叹:钟表还是老的好。

“高、精、贵”三字诀可谓概括了古董钟表的特征,由于古董钟多是昔日贵族的专宠,在设计、制作、用料上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故当今国际国内从原料、工艺、技术上无法复制。作为一个敏感的收藏者,谁又能忽略古董钟表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

近年来古董钟表投资市场处于成长阶段。进入21世纪后,国内各大拍卖行陆续开辟钟表专场,古董钟表的投资价值也不断被认知。

从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及当前大陆市场与海外市场对接的速度来看,这一品类,已经受到中国收藏界的关注,前景十分乐观,在数年内古董钟表,尤其是代表最高工艺和价值传承的诞生于18世纪-19世纪的古董钟,极有可能成为大陆市场新一轮收藏投资热点。

英国

来自天文家、科学家的创作

在1595年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发明了英式象限仪,此后的航海者们掌握了相对精确简便的纬度测量技术。当崛起中的欧洲诸国开始着力探索海洋时,才意识到必须要精确掌握航船所处位置的经度;

1707年发生在锡利群岛的英国海军舰队触礁事件更加深了这样的认识。当时的——而经度的测量则因为一直无法设计出一种可在颠簸船上走时精确的时钟而令人一筹莫展。荷兰﹑西班牙﹑法国都相继为寻求精确测量经度的方法展开竞争,甚至为此设置奖金。同样重视此事的英国议会也于1714年通过“经度法案”,并特别成立了经度委员会,以两万英镑的巨额奖金征寻解决方案。

最终英国约克郡的发明家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经历29年努力,经过从H1到H3的一次次不懈改进,最终其制作的H4已是一件直径5英寸,不需钟摆的钟表。1761年,哈里森的儿子威廉携带由此复制的H5,和两名经度委员会的官员一同乘坐英国皇家海军舰艇“德普特福”号,从朴斯茅斯出发前往牙买加的罗亚尔港,81天航行后终于到达,通过将H4测出的当地经度与天文学方法测出的当地经度对照,得知其仅仅比实际时间慢了5秒钟。历经许多周折,透过国王乔治三世的亲自干预,已80岁高龄的哈里森终于拿到了巨额的奖金。

英国发明家约翰·哈里森的航海钟无疑是时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耗费数十年研发的H1到H5航海钟的诞生,为英国赢得制海权,赢得“经度之争”并且为其后的海上霸业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英国的钟表行业,也在18世纪获得顶峰,它们大多机芯复杂、带有自鸣功能,拥有动偶装置,采用珍贵材质制作盘面和外壳,“伦敦钟”是当时绝对的奢侈品,成为当时诸多皇室钟爱的珍藏。

英国作为最早制钟的国家之一,英国钟的造型也非常漂亮,科技含量很高。当年英女王派使者到中国来,就强调一定要带上高科技含量的钟送给中国皇帝。目前世界上保存有英国钟最多的地方,就是北京故宫。北京故宫现在的藏钟量大概有1700多座,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英国钟,占了近一半的比例。

当时包括瑞士、法国的一些钟表,都要先运到伦敦,再运送到世界各地,因此伦敦是当时欧洲钟表重要的集散地。当时英国的钟表制作行业非常发达,伦敦的一些钟表匠对中国市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出现了许多为中国制作钟表的钟表商,他们设计制造了许多具有东方风格和情调的钟表,然后运到中国进行贸易。

德国

精工匠心

德国人性格中“较真”的程度举世共认,德系钟表从数百年来也在人类文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德国古董钟的历史也颇为悠久。德国南部的黑森州有一条“时钟之路”,北部的萨克森州则有一条“腕表之路”。从黑森林的咕咕钟传说、“时钟之路”的“卖钟人”大背囊里各种装配组件离乡背井最早“钟表贸易”的故事;到昔日北方王朝宫廷制钟匠的传奇发明创造,所呈现的恢宏想象力艺术造诣和科学精神,都表示,德国古董钟表独特的精工匠心。

位于如今德国萨克森州德累斯顿市的茨温格宫的数学物理沙龙,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科学历史展览馆之一,由当时的萨克森君主:“强者”奥古斯特于1728年创立的这个“知识宝箱”是世上其中一家专为科学及计时仪器而设的杰出博物馆,收藏逾400件展品,包括钟表、自动机械、望远镜和地球仪,是当年萨克森王朝收藏、维护和制造时钟的场所(其钟表收藏至今仍是全球最重要的钟表收藏之一)。宫廷制钟师和数学物理沙龙的管理人,如赛菲尔特、舒曼、古特凯斯等人,成为德累斯顿制表业的主角。这里曾提供整个国家的天文和计时服务,是18世纪下半叶最具权威的时间机构,更被视为德累斯顿精密制表业的摇篮。

由Paulus Schuster于1586年所制的塔钟,是萨克森选帝候克里斯迪昂一世之妻索菲献给其夫的礼物,是真正的王室收藏。此塔钟拥有8枚机芯以驱动其时间显示、星盘、具响闹功能的鸣响装置及年历功能,堪称当时最尖端的星相机械程式计算机。1707年由JohannMichael Haager制造的星时计不过巴掌大小,静静躺在展示柜中暗自生光。它以天上星宿的方位为指引,令人在夜间仍可得知时间。使用方法为把盘中央的孔洞对准北极星,再把旋转指针对齐大熊座的指向星,星时计显示的圆齿数量正是当时的时刻。

不难发现,1851年钟表大规模生产前,它们只是贵族的玩物。

法国古董钟

——时代的艺术品

法国钟从外形上来看,其浓烈的装饰艺术特征往往是一望而知的,审美上它们更接近于一尊希腊神话雕塑、一件赛弗勒瓷画珐琅、一件宗教风格的艺术品,难怪人们会说,英国的钟表匠是天文学家和科学家;法国的钟表匠则是神学家和艺术家。

源自法国,梵尼诗艺术古董钟表

法国钟的装饰艺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联。路易十四的时候,法国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到了路易十五的时候,人们生活无忧,因而非常强调装饰艺术,当时很多名画、名雕塑都被运用到装饰领域,路易十四到拿破仑三世时期,可谓是法国古董钟表的黄金时期。相当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之间的法国古董钟表,无论呈现了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哥特式等多种丰富艺术风格,都极尽奢华之能事,皇家风范十足,艺术品位卓越。

源自法国,梵尼诗艺术古董钟表 

进入19世纪中后期,由于法国工业革命的到来,一批批与工业革命相关的蒸汽机、轮船、气锤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件如火车、灯塔、锚盘、风轮等等模型产品纷纷问世,既反映了法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同时这些工业模型钟就是这一时期的特殊产物,把计时功能和趣味、观赏功能结合成一体,钟表就会变得非常神奇、非常的有意思。这类钟表其玩具的功能性、观赏性、趣味性远远大于钟表的计时功能。

源自法国,梵尼诗艺术古董钟表 

法国钟表进入中国晚于英国钟表。通过故宫钟表馆的英国与法国的古董钟表比较,不难发现,仅管早期的英国钟表复杂,但法国钟表则体现了先进的科技工业。法国加大了对钟表的继承与发展。设计多样化,市场多元化,技术现代化使得他们的产品更利于市场接受。尤其把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成果融入钟表,给钟表带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源自法国,梵尼诗艺术古董钟表 

对于欧洲古董钟,目前最多人喜欢的是法国钟。因为很多法国钟的造型融入了名画、名雕塑的元素,外观赏心悦目,容易跟家居搭配,所以很多人在拍卖会上买下来自用。英国钟目前在流通市场上反倒不如法国钟。

其次,由于清末的工业革命的启蒙和浪潮,使得包括慈禧太后在内的很多人都对现代工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故宫钟表馆为数不少的法国工业模型钟就是这一时期的特殊贡品和产物。钟表从作为打开皇宫之门的钥匙变成了了解西方工业成果的窗户,充满了时代的印记,这类钟存世量极低,价值极高。

梵尼诗旗下艺术古董钟品牌——莎东,源于1775年,是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制造钟表的主要厂家之一,早在1878年,莎东就成为了法国皇室及国家博物馆钟表指定品牌。

百年之后,梵尼诗的艺术古董钟表,承袭19世纪的原汁原味地设计制作,将其历史、文化、工艺带入中国的同时,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为您的生活增添高贵与浪漫主义气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