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做合一”和中学语文教育

 自赏一枝花 2016-06-05
                、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既是教育思想,又是教育方法。这对于中学语文教育,尤其是对于生活性、主观性,实践性极强的语文学科素质教育来说,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下说“教学做合一”和中学语文教育作初步探讨。

 一.以“教学做合一”指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教育

 根据语文学科生活性,主观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性质特点,结合中学生的语文教育实际,可以认为,中师语文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包括二个方面:一是通过语文专业知识教育,使中师生掌握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 学习能力,即是“学”的能力;二是通过语文专业教学技能教育,使中师生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运用习得的语文学科知识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即是“做”的能力)。换句话说,中师语文素质教育,一方面是使中师生具备日后发展自身的语文素质的“学”的能力;一方面是使中师生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的能力,也即是“做”的能力。这一点,既是中师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这两个基本目标的实现,也就是中学生通过中学语文教育所得的语文素质),也是中师语文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据此,中师语文教学,就必须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的“教学做合一”来开展,用以优化语文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在“做上学”。

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材料,主要是一篇篇由作者为实现某种目的,根据生活实践经验而创作出来的文章,也就是说,这些文章就是作者们在“做”——实践中获得的结晶,都饱含着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都饱含着作者特定的情趣学好。因此,要使学生乐于在“做上学”——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活动,教师就必须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教材(课文)中蕴含的“趣”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趣”在语文学习中占有特点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趣”是任何活动的原动力。这个道理,前人的论述已经非常完备了。最著名的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只有学生感到有趣了,才有可能“乐”。这也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的精神去做事情”的道理。使学生乐于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地“做”——听、说、读、写,在“做上学”确乎是语文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语文教师的“教”,也必须来源于“做”,在“做上教”(即“在学生的‘做’中‘教’。”)才是真教(“真教”也即合乎语文教育规律的教,才是高效的“教”)。而要“真教”,就必须依照课文作者的“做”(写作)来教,以“趣”为导向,努力使学生“披文入情”(披文入情,语出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被人所理解。“披文入情”主要说明了从创作者如何形成文章,读者如何阅读理解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的生动性、形象性。这也是由于课文作者所“做”(写)的文章本身具有生动性与形象性或味趣性这个特点决定的。

(另一方面,如上所说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本身都含有各种各样的“趣”。) 

2.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有“在做上学”的环境条件

要实现学生“在做上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取以学生学习活动——“做”为主,即积极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模式,主要有:

(1)导学型 

(2)导练型

(3)学练结合型

采用何种课堂教学模式,当因材(教材与学生之材)而异,因文求法,因课制宜,但不管采用何种课堂教学模式,其立足点都必须是让学生在“做上学”——积极动脑地“听”或“写”,动脑地“读”与“说”。

3.优化论教学方法

   (1)教给学生“学的法子”

   提高中师生的语文专业知识素质,决定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是否科学有用。语文的教学方法,归根结底是来源于语文的生活性与实践性特点,也就是来源于“文”是如何被“做”(写作)出来的特点。而我们知道,语文是情、趣、理完美结合的统一体。一篇篇具体的课文,都是一座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字、词、句、篇;语、逻、修、文,无一不具备,是一个个完整的系统。而在这系统中,总跳跃着情、趣、理的音符,它是一曲曲完美的情、趣、理的乐章。在这“情、趣、理”完备的乐章中,“情”,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因素,它不同于其它学科主要是“理”(事物的规律、原理),因此,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感知”法,即“缘情悟理“法,而不应该是“析理”法。

为什么语文教学必须是“情知”法教学?因为,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思想感情的产物,是作者思想感情表达的载体。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无情无境便无理。学生最不喜欢那种把有血有肉的课文凌迟成碎片的枯燥无趣的“理性认证式”教学。因为诸如死记些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等强迫性注入式教学方法不我们符合语文学科“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性、实践性的特点,也当然不适宜做学习方法。

举个例子说说明。教学“白日依山尽”这一诗句,如果只是解释为“傍晚的太阳靠着山就要消失了”,那不仅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毫无作用,还会将学生学习兴趣摧毁殆尽。为什么这么教是失败的?因为,这句诗的产生并不是由这样一些毫无情意的概念引发的,其美妙景象也不是由这样一些毫无情意的概念构成的。正确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请学生想象“白日依山尽”时的动态情景:当时的天光日色如何?日“依”山时的变化如何?日“尽“时的天光山色变化如何?当你观察到这种景象时,心情又将如何?等等。这样教学,学生因在特定情景下动了脑了,即“主动思维”了,这就对诗句所表达的情景、感情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自我感悟,并内化成自己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自动”地“走上了创造之路”。这样的教,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这诗句中的“日”为何是“白”是因为当时的天气晴朗,空气清纯的道理,也明白了这诗句写日落山为何说是“依”而不说是“靠”或“落”是因为不仅写出了日落时的动态情景,还寄托着作者对“日”有不舍之情。如此这般的教学,既使这学生掌握了“投入主观的想象与情感”这种阅读诗歌的特殊方式,更能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主动学习中获得阅读愉悦,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这样的教学效果,实在应归功于让学生在“做上学”的教学方式。

(2)教给学生“教的法子”
    中师生不仅自己学会“学”语文,还必须会“教”语文。这是由中等师范学生的性质决定的,也就是所谓的“师范性”。

中师语文专业知识素质的内容就包括了中师生通过中师阶段教育具备有运用学到的知识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两个方面。因此,中师语文教育,既要教给学生“学的法子”,又要教给学生“教的法子”。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做上学”,要教师“在做上教”,就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具体要求如下:

(1)教师在教学时,要时时记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道理。

(2)让学生做“先生”,在适当时机“试教”,即让学生自己“做一做”。在“做上学”,学到“教”的本领。

二.以“教学做合一”指导中师生语文品质教育

“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这又是语文学科的另一大特征。文章是用来承载传播道理的。这里的“道”,包含思想品德与科学文化规律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这是我们现行教育体系的一个硬指标。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语文学科的德育,一定不能像政治学科教育那样采用强制性地注入式教学方式,它必须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规律。语文学科的德育,应是“潜移默化”式的教育。采用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方法,既最适应于使学生“主动性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

具体地说,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杜绝“贴标签”的方法把某些观点、某些伦理道德观念强加难学生,更要杜绝牵强附会的所谓“旁征博引”,离开生活化的,活生生的语文教材——课文内容作抽象的、随意性的思想品德教育。那样的教育,只会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反感,更不用说能起到什么教育作用了。

语文学科的“道”(德育)的教育功能,只能是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得以感染熏陶,即在语文学习中得到语文情趣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教师的“教”,也必须根据“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这一语文教育特点,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自动”、“自觉”地进入并沉浸在文章所反映的特定生活环境中,与其中的花鸟虫鱼“对话”,与其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同呼吸共命运。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约没有谁需要他人来强迫,才会为保尔那种坚强无畏的钢铁意志所感动。只要是真正投入感情地去读这本书,就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勇于直面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总之,语文学科的“道”的教育,也必须实行学生 “主动”参与的“在做上学”的学习方法。

三.以“教学做合一”培养中师生的语文思维品质

语文学科如同其它文化知识一样,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结果。因此,语文素质教育,同样必须进行语文思维品质的培养。

根据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对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教育应注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这一点,不少语文教师或是在实施教学时遗忘了它,或是因为常常采用越俎代庖的教学方法而舍弃了它。因而,我们常见的语文课堂教学,多数教师总是把自己对课文的某些认识直接地灌输给学生,这说明了什么道理,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作方法,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即只教给学生“是什么”或“怎么样”,没有教给学生“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不是“教学做合一”的方式,而是强迫性地“在听中学”,而不是学生“在做上学”。当然就谈不上什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文思维品质了。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语文学科来说,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教学生学会联想;一种是教学生学会想象。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地思维,每一节课,都不能让学生的脑“闲着”,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展开联想与想象,获得更多的学习信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过程,其实就是在“做”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比如,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这个诗句,是他眼前所见的事物的反映,写出来也许不难,但如果他没有丰富的联想能力,那么,“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个诗句也许就无从产生了。又比如,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在实际上,苏轼眼前,根本就没有什么“琼楼玉宇”,也不可能“乘风”去过月球,他根本上也不可能感受到什么“高处”难以忍受的“寒”,而他之所以能写出这千古名句,正是他运用想象这种思维方式而创造出来的。从诗人、作家们运用联想与想象等思维方式进行创作的事实,也说明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等思维品质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正应当依照诗人人、作家们是运用联想或想象进行写作的方式那样来教,即是在“做(写作)上教”,这样的“教”,是能较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是中师语文素质教育的正确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我们应该努力地贯彻实施,以更好地提高中师语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完)

4615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