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和孩子心目中,她竟然是一位“四不像”老师!

 新父母在线 2019-11-07

5月25日,新父母在线推出题为《华师附小班主任胡芳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的图文消息。胡芳老师“爱每一个学生”的师者大爱感动了很多网友,他们发消息给新父母在线为胡芳点赞。其中,名叫炊烟一缕的网友说,看后真的特别感动,子宇是幸运的,遇到了好的老师,好的同学


华师附小五(6)班的家长和学生看到新父母在线的文章后,在朋友圈家长群里热议爱心满满的胡芳老师。一位家长给胡芳留言说,“您知道吗?您的教育改变一群孩子及他们的爸爸妈妈,致敬”。有的家长和孩子更是用笔写下了胡芳老师的点点滴滴。

下面这篇就是一位家长和他的孩子一起完成的——

“四不像”老师

——我们眼中的胡老师

华中师范大学附小  伍六

“在我们眼里,胡老师不像是一个老师!她是我们男生的好哥们儿,是女生的好姐妹,更多的时候她更像是一个温柔的妈妈!”这是我们五(6)班全体同学脑海中汇聚的胡芳老师的样子。

一、老师不像老师,常常“忘记身份”

清晨第1节课铃响起,全班同学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胡老师跟平常一样快步走进教室,她刚把教学用具放到讲台上,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醒“这节不是您的课呀!”胡老师一愣“啊?”又有几个同学附和着说“换课了,真的换课了”。胡老师马上连声抱歉,慌张地收拾起自己的东西,快步逃离了教室。全班又安静了好一会儿,然后,只见胡老师又回来了,但却站在教室门口,探着脑袋有些疑惑地问:“我怎么没有查到换课的信息啊?”“胡老师愚人节快乐!”同学们齐声喊叫,之后,全班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从门口走到讲台的那几步,胡老师笑得自己都走不稳了。你们说说,这哪是一个教师的样子啊,被学生们捉弄了,不仅不生气,还跟大家一起疯,笑笑就算了,她还自己揭起自己的短来:“哎呀,我好笨啊,我每年都被大家愚弄到了,而且还被每一届学生愚弄!”于是她讲起以前被狠狠愚弄的经历,然后唤醒了我们每个人脑海中的快乐印记,大家快速地对愚人节进行了讨论、回顾、交流,不经意的一个插曲让我们对外国文化进行了快速温习;接下来半节语文课在大家亢奋的情绪中过得飞快,语文学习在我们眼中也变得生动、有趣和简单!放学回家后我们还会主动向家长们汇报我们的洋洋得意呢。


胡老师还常常忘记她是一位教师的身份,因为她“记不住”我们的名字,女生都是她的“宝贝儿”,男生都是她的“儿子”,从一年级叫到现在五年级,我们每个人都理所当然的成了她的孩子!我们习惯了被她这样宠爱着,她自己竟然完全进入了角色,逢人便夸自己的“孩子们”:“这是我们班的小才女”、“这是我的得意门生”、“这个是我们班的小博士”.......仿佛个个学生都是她的骄傲!

我们也常常会忘记胡老师的性别和年龄,她跟女生们在一块的时候,看她们一起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的样子,仿佛胡老师就是女生中的一员,一样的天真、烂漫和快乐。她跟我们男生在一块吧,无论是随意的讨论、话题争论甚至是激烈的辩论,大家一点违和感也没有,她就像是我们的一个哥们儿,只是有时比我们更“机智”一些。

如果有人问“在你们班上,胡老师最喜欢谁呀?”呵呵,别以为我们几十个人会给你几十个答案,要叫你失望啦,因为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每个人都会告诉你“胡老师最喜欢的人是我!”

的确,我们的胡老师一点也不像个老师,因为她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二、教书不像教书,常常“跑题走神”

“教书”就得专心把“书”“教”好吧,可是,我们胡老师“不太专心”,常常容易“走神”。就象前面说的,我们如果忽然对愚人节这个话题感兴趣了,胡老师就拿半节课的时间来跟着我们一起“跑题”。还在低年级的时候,胡老师常常会讲着讲着,发现原定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只花了半节课的时间都弄懂了,她就马上把“室内智力活动”改成“户外体能活动”了,让我们大家到操场上自由奔跑、玩各类体能活动。几年下来,她越来越擅长转换角色,而我们也养成了“投机取巧的坏毛病”:一到上语文课,我们个个都精神焕发的想把两节课折成一节课,节省出一节“户外体能活动”来。家长们倒是挺乐意的,觉得我们在语文课上不仅长知识还长了身体!但是我们“很尴尬”:一到全年级排队活动时,我们五(6)班整体上显得身材“高挑”、“壮实”,好像我们比其他五个班的同学要“年长”一些一样。


有时候,她在课堂上课忽然就“跑题”了。有一天上课,她“忽然”觉得我们阅读量不够、阅读的兴趣不广泛,于是当即决定在班级建立图书角。那真是说干就干啊,让我们出谋划策,我们又去寻求家长们的支援,最后竟然是合着捡来的旧书架和大家从家里挑选来的书,两天就把图书角建成了,接着就是开展各种阅读比武活动,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喜欢阅读。在我们阅读的时候,胡老师会督促一下,比如约定一个月看一本好书,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假期读书数量单,还经常鼓励我们写一写书评,当我们写出“读《苏菲的世界》——谈谈我的哲学观”这类书评题目时,把我们那些当大学教师的家长们都吓到了!

哎呀,胡老师“跑题”的事情太多了,五年了,我们都习惯了,家长们也都习惯了,因为我们发现了,胡老师的确是不像“教死书”,也不是“死教书”的样子,甚至可以说,她心中备的不是教案,而是装满了我们!她不是在教书,她是在教我们做人!教我们如何快乐地学习,教我们如何健康地成长,教我们如何愉快地阅读,教我们如何积极地生活!

三、课堂不像课堂,常常“偷懒放羊”

“咦,这个班怎么不见老师带队?”全校运动会出场式上,唯独我们班亮相的全是学生。不仅亮相是学生,就是整个队列和阵型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胡老师太会“偷懒”啦,运动会的通知一下来,她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只把学校的要求告诉我们,其他的全不管了,我们只好自己当家作主,有的设计队列,有的编排阵型,有的排练动作,有的筛选口号,两天后在运动会上一亮相竟然获得热烈的好评,这时,胡老师跳出来高兴地说:“我是运动会中最幸福的班主任!我就知道你们能干,我以后继续偷懒啦!”

不仅是运动会上,胡老师作为班主任会偷懒,就是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上,胡老师也是只要能偷懒就绝对不会多出力的。班上要开展读书会活动,胡老师就只是发出这样的讯息,大家就各自忙碌起来了,收集资料的、绘制脉络图的、撰写读书报告的、整理书目的......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确定了,我们又开始分工:主持的准备主持,汇报的准备汇报,点评的准备点评,一切秩序井然。胡老师就只是乐呵呵地旁边看着,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就会说:“你们肯定能做好的,加油!”当最后我们的活动成功了,她就会满意地竖起大拇指。


班上又要举行“日有所诵”比武活动了,班上还要举行辩论赛,班上还要举行课本剧表演,班上还要举行......哎呀,我们班上的活动怎么这么多啊,课堂上都是在开展活动,胡老师又可以偷懒地坐在台下啦,讲台都快成了我们的主阵地了,好像总是我们站在讲台上讲呀、演呀、比呀的,胡老师常常是当我们的听众,还总是给我们点赞。

可是我们一点也不会责怪她,因为这样的课堂是形式多样、生机勃勃的, 我们喜欢这样的课堂。胡老师会偷懒,我们会当家,不是有句俗话说:“懒娘养出勤快女”么,我们继续着我们自主的快乐!

四、作业不像作业,常常“体验社会”

说起做作业,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书海、题海的场景以及埋头苦干的背影吧。胡老师大概是自己也不愿意看到这样辛苦的样子,所以布置起作业那真叫个出其不意啊。感恩节到来了,恰好与周末两天休息连在了一起,胡老师就宣布“本周就不布置语文作业了,请大家在家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即可!”我们那个惊讶呀!回到家中,家长们那个惊喜呀!没有作业的那次作业,让我们身体力行地体验到了什么叫感恩,如何去感恩,还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快到寒假了,我们的语文作业那就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联系,临近暑假时,我们的作业又与旅游和见闻紧密相关。我们的作业常常是同学之间的相互观察,写出“他(她)让我......”的动人文章;我们的作业又常常是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人人动手制作自己心仪的课件,在课堂上轮番做“我的快乐假期”的专题报告;我们的作业可能就是一次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筹划一次爱心捐赠,或者举行一次义卖,向咸宁大坪小学奉献我们的爱心,与胡老师一起去大坪小学送教上门、体验生活;我们的作业还曾经是人生的规划和对生命的思考,全班制作的“明明白白2016”平衡轮,在社会网站上展示后获得热烈反响。


这样一些出乎意料的作业,常常让我们惊喜,也常常让家长们惊讶,当然最有意思的,是让胡老师惊叫。有一天胡老师换了部新手机,开心地向我们“炫耀”:“我的这个手机像素更高了,容量更大了,以后给你们拍照片就更清晰了,可以把你们的优秀作业都拍照下分享了!”呵呵,换了新手机她就可以用手机批改我们的作业了么?当然啦,在我们班的QQ群里,新增加了胡老师拍的好多优秀作业照片啊,我们天天上榜,她比我们还要高兴。

看,这就是“四不像”的胡老师,但她也是一个拥有“五心”的好老师:她带着一颗童心,满怀着爱心,对我们贴心,让家长放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开心的童年,点燃了我们生命的火种,让我们充满自信地迈向人生的新驿站

这样一位“四不像”老师,专家是怎么看的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罗祖兵教授说——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胡芳老师,作为一名“‘四不像’老师”在校园里被疯传,是有原因的,也是有底气的。原因在于,胡老师确实不像一个传统的老师:与学生打交道时,她常常“忘记身份”;上课时,她经常“跑题走神”;组织活动时,她时常“偷懒放羊”;布置作业时,她让却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社会”。在胡老师那里,传统的师道尊严、照本宣科、教师主宰、纸笔作业少有甚至是没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胡老师更像一位老师:她是一位了解儿童的老师,是一位以儿童为本的教师,是一位富有智慧的老师,是一位以教育为本的老师。总之,是一位新时代的老师,是一位懂教育的老师。

作为一名“‘四不像’老师”,胡老师的底气在于,她对儿童、对教育、对教法有自己的理解与体认,而且这种理解是符合儿童的,符合教育的,符合时代的。最关键的还在于,她有能力将这种理解与认识转化为实践,转化为儿童的发展。著名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早在上世纪初就说过,教育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在思想教育方面,胡老师所做的,就在于打动孩子的灵魂,感染孩子的内心。当一个人的内心被打动了,教育不请自来。在智能教育方面,胡老师自己退居二线,把主角让给学生,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这很好地践行了“做中学”、“以生为本”、“以生为主体”的思想。

胡老师作为一个“四不像”老师,其底气还在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近年来对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所做的改革。近年来,附小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强调要将讲坛让学生,将权利让给教师。这样的一种改革,释放了活力、激发了潜力。它不仅适应了整个教育改革的浪潮,而且引领着教育改革的潮流。

(专家介绍:罗祖兵,教授,“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专家,中小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