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秀这个人真的很阴毒

 tangwhat 2016-06-06

 石秀的绰号叫“拚命三郎”,说明他既讲义气,又很有胆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甚至不惜以命相搏,这正是标准的江湖好汉的行止。


但如果细细品味石秀的一些所作所为,难免会让人大失所望。觉得他根本对不起这个响当当的名号。

 

石秀和杨雄的老丈人潘公合伙做杀猪的买卖,一日见了铺店不开,肉案砧头等工具也收起来 了。石秀就在心里瞎琢磨: “常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哥哥(杨雄)自出外去当官,不管家事,必是嫂嫂见我做了这衣裳,一定背我有话说。又见我两日不回,必然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我休等他言语出来,我自先辞了回乡去休……” 

 

事实证明,石秀这一番心思纯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家潘公根本没这意思。石秀想多了。说好听点,这叫心细如发,行事精细;说不好听点,这就叫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心理阴暗。

 

后来发生的事,证明石秀的性格更倾向于后者:小心眼。石秀发现嫂嫂潘巧云和和尚裴如海通奸,为了兄弟情谊,他把这事告诉了有点“二”的杨雄。这本身没有丝毫问题,作为兄弟,见自己的兄长戴了绿帽子,理当告知。但后来杨雄不慎酒后漏了口风,让做贼心虚的潘巧云反咬了一口。结果,杨雄信了潘巧云的话,第二天就把猪肉铺关了。这摆明了就是要撵石秀走。正常情况下,如果石秀心胸够宽阔,完全可以不解释,不辩解,就这样走了。因为,潘巧云和海和尚通奸的事早晚会水落石出,时间迟早会洗刷石秀的清白。但是,为这事咽不下一口气的石秀铤而走险,一气杀了海和尚和为海和尚把风放哨的胡道人。两条人命,在石秀那里,如同草芥,他的清白,比别人的性命重要十倍。这就是小心眼石秀的逻辑。

 

事已至此,杨雄什么都明白了,石秀用他的心狠手辣验证了他的清白。如果事情就此打住,石秀也不失为一条好汉,毕竟他给他兄弟杨雄出了一口恶气。估计石秀即便不杀海和尚,杨雄知道了,也不会跟海和尚善罢甘休。

 

但石秀接下来办的事实在让人有些齿寒。按理海和尚也死了,自己的清白了洗清了,石秀该满意了吧。作为兄弟,如果他希望自己的兄长一家幸福,就应该规劝杨雄原谅潘巧云,实在不行,也大可一纸休书休了她就得了。但石秀依旧对潘巧云之前诬陷自己的事耿耿于怀,撺掇着杨雄把潘巧云劫持到翠屏山上对质,让潘巧云当面承认了错误。

 

石秀说:  “小弟先在那里等候着,当头对面,把这是非都对得明白了。哥哥那时写与一纸休书,弃了这 妇人,不是上着?”杨雄道:“兄弟何必说得?你身上清洁,我已知了。都是那妇人说谎!” 你看,杨雄到此事完全相信他是清白的,他整这一出,根本没什么必要。

 

 石秀不依不饶地说:“不然,我也要哥哥知道他往来真实的事。”石秀真有点小心眼强迫症的症状。

最后,潘巧云和使女迎儿都当面证明了石秀的清白。石秀该满意了吧。不,他眼下的目标已经转移,从证明清白,转向了打击报复。石秀这个人真的很阴毒。

 

一切对质明白后,石秀非但没有劝杨雄“写与一纸休书”,却撂下句:“今日三面说得明白了,任从哥哥心下如何措置。”这不是将杨雄的军吗?在这样的情景下,如果杨雄对潘巧云宽大处理,就显得只顾女色,不顾兄弟,无法下台了。这摆明了就是要逼杨雄杀妻。石秀的心地真够歹毒。他不光小心眼,还心狠手辣,阴毒。


石秀先教唆杨雄杀了使女迎儿,然后又把刀递给了杨雄,说道:“哥哥,这个小贱人留他做甚么!一发斩草除根!”当潘巧云求石秀劝一劝时,石秀也冷漠地说:“嫂嫂,哥哥自来伏侍你。”于是就看着杨雄碎割了潘巧云。石秀的性格之偏狭狠毒,真真让人齿寒。潘巧云虽然背叛丈夫在先,诬告石秀在后,但老实说,罪不至死,杨雄如果觉得过不下去,完全可以一纸休书解决,何必杀人。这里面,石秀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极坏。再说,迎儿作为一个婢女,何罪之有?即便有点错,也是身不由己,迎儿死得更是让人唏嘘。

这里面不光有石秀的问题,这个杨雄也有问题。老实说,杨雄真的有点二。这么人命关天的事,又好歹夫妻一场,你怎么能这么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