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息理由再度充分

 时宝官 2016-06-06
清议:降息理由再度充分

说什么不重要,事实正确或“是什么”比“说什么”重要100倍。

5月份官方PMI录得50.1%。对此,官方的评价是,与上月持平,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如此乐观的措辞看似客观,但由于忽略了重要的事实,因此,不得不打上主观偏见的烙印。

这些被忽视的事实包括,5月份的50.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1;当月生产指数52.3,同比下降了0.6;原材料库存指数47.6,同比下降0.6;产成品指数46.8,同比下降0.7;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50.4,同比下降0.5;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5.9,同比下降0.9。

如此看来,作为宏观经济的前瞻性指标,5月份PMI的表现丝毫不容乐观。

不仅如此,财新中国制造业PMI5月录得49.2, 低于4月0.2个百分点,并且连续15个月低于50.0临界值。这显然与官方PMI的指向大相径庭。分析的结果是,5月新业务总量重现收缩,并且是近3个月来的首次收缩,是导致财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下行的主因。据受访厂商反映,调查期间,市况疲弱,客户需求下降。另一个与官方调查统计结果截然相反的指标是,5月新出口业务量也有下降,且降幅为3个月来最大,反映出需求疲弱,厂商相应削减生产安排,产出连续第2个月出现轻微下降。此外,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用工规模继续收缩,接近2月创下的多年来最高纪录。压缩用工的厂商普遍希望通过压缩规模以提升效率,还有厂商在雇员自愿离职后不再填补空缺。

不仅是制造业,6月3日公布的财新中国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5月录得51.2,低于4月0.6个百分点,为2月以来最低。这一走势倒是与官方服务业PMI颇为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0,比4月回落0.5个百分点。

请注意,近年来,服务业一直是宏观经济的亮点。如今亮点褪色,乐观的评价到底依据何在呢?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进入5月份,宏观经济已再度出现下行迹象。这意味着之前的稳增长政策效果不为理想,意味着一竖一横的判断十分大意,也意味着降息的理由变的再度充分。

不久前国务院针对民间投资大幅减速问题组织的9部委专项调查显示,资本回报率低甚至为负是导致民间投资快速下行的主要原因。其中,调查对象的贷款利率普遍高于10%令人印象最深。常识告诉我们,根本不存在没有融资杠杆的投资活动,利率与投资之间普遍的杠杆效应总是表现在高利率约束投资,低利率鼓励投资。

既然央行声称经济增速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既然当前的利率水平对比投资活动、企业经营活动以致宏观经济走势来看明显偏高,那么,再度开启降息周期就是必然之选。

有一个问题必须明确,利率市场化绝对不是指银行间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而是指利率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背离了这个初衷,讲一切市场化都是废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