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签到]——第五十三天

 水墨清欢555 2016-06-06

[考研签到]——第五十三天


Even the weariest river winds somewhere safe to sea.(翻译见底部)


复习重点:第八章第二节~第九章第一节

01

填空题

1.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包括剧曲与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

3.____________又称“套曲”、“散套”、“大令”。其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4.“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是关汉卿的著名套数[南吕一枝花]《___________》中的句子。

5.马致远的小令写得俊逸疏宕,别具情致,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为《天净沙·_________》。

6.后期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两位作家是___________与乔吉,前者有《苏堤渔唱》等散曲集,两人有“曲中李杜”之誉。

7.____________的代表作是[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数。

8.后人把散曲作家贯云石与徐再思两人的作品合辑称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散曲

2.小令

3.套数

4.不伏老

5.秋思

6.张可久

7.睢景臣

8.酸甜乐府




02

名词解释

1、北曲:是宋元时期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大都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北方的民间曲调,并且吸收了金元音乐,盛行于元代,用韵依《中原音韵》。音乐上用七声音阶,声调上遒劲,朴实,大多用弦乐器伴奏,因而有“弦索调”之称。元杂剧都用北曲,明清传奇也采用部分北曲。

2、南曲:是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大都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的民间曲调,盛行于元明。用韵以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人四声,明中叶以后也兼从《中原音韵》。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

3、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剧曲指的是元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舞台表演样式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带过曲等,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散曲: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4、酸甜乐府:指元代散曲家贯云石、徐再思作品的合集。贯云石号酸斋,徐再思号甜斋,二人作品内容多逸乐生活和男女之情,形式上讲求雕章琢句,力求含蓄秀丽,风格颇为相似,故后人将他们的作品合辑称为“酸甜乐府”。

5、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在明代永乐年间官修的《永乐大典》中收录的三种宋元戏文。《张协状元》写书生张协中举后婚变负心的故事,《宦门子弟错立身》歌颂豪门出身的士子完颜寿马与戏剧演员王金榜之间的坚贞爱情,《小孙屠》写孙必贵为兄复仇的故事。这三种戏文基本保持了宋元南戏的旧貌,无论在语言、情节方面,还是在曲牌运用、角色安排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早期南戏特色,质率古朴,简素无华,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当然,从三种戏文前后的发展中,也多少显示了元代统一后,杂剧对南戏的影响以及文人对南戏创作的渗透,比如由对书生负心的谴责到对文士坚贞的颂扬以及曲辞的逐渐诗化雅化、音乐的南北合套等。

6、《录鬼簿》:元末钟嗣成撰写的戏曲史专著,此书记载了元曲作家生平事迹及其作品目录,著录作家152人,作品名目四百余种,书中最早对元杂剧创作进行了时间分期,实际上是从整体上对元杂剧的发展演变作了一次系统的考察。《录鬼簿》对每个作家写有小传和吊词。对作家里籍、生平、著述作了简要介绍及评价,此书为元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03

简答题

1、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

答:蔡伯喈是《琵琶记》中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具有典型意义,他体现丁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他努力按照伦理纲常行事,但封建伦理本身难周全的矛盾却使他无所适从。从君从父的伦理要求,使他难以违抗;家庭的灾难,又使他难辞其咎。所以他始终处于夹缝之中,难以两全。

《琵琶记》一开场,作者就宣布蔡伯喈是个“全忠全孝”之人,无意于仕进,想侍奉父母,但在父母的相逼下踏上了科举之路。由于长期在外,他不能侍奉父母。在众人眼里,他对父母不能进孝道,大逆不道,他本人入赘相府,让含辛茹苦的妻子在家守活寡。为了给蔡伯喈开脱,作者精心设计了“三不从”的情节:第一。欲在家养亲,父不从,他被迫上京赴考;第二,考中状元后,他想推辞牛丞相招婚,但牛丞相不从,并以奉旨成婚的方式逼他“重婚”;第三,他时刻不能忘怀家人,欲辞官归里,可朝廷不从。每一个“小从”,都是他不敢违背的。由于面对无法抗拒父命、权势和圣旨,他只有违心地认命了,屈服了。他的不教不义,竟是为了全忠全孝所造成的。这一方面反映了蔡伯啃性格的软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外在的规范、社会的准则与基本做人准则之间的冲突,因而,使全剧表现出元代后期文人在重建精神文化系统上的苦闷。

另外,蔡伯喈也是有情有欲的。入赘相府的那一刻,他情不自禁,流露出“喜书中今日,有女如玉”的喜悦;但他也确实思念前妻,牵挂父母,经常彷徨苦闷,忐忑难安。他想过弃官而归,又怕与“炙手可热”的牛丞相发生冲突,招来不测.只想等待三年任满,趁牛丞相不提防,“双双两个归昼锦”,以为熬过一段时间,便可以既遂功名之愿,又可忠孝两全。其实,当他苦苦做着团聚终养之梦的时候,家中早已是支离破碎。可以说,正是优柔寡断、委曲求全的软弱性格,造成了蔡伯喈的人生悲剧。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多不敢直面人生,不敢坚持意愿,不敢与不合理的现实作斗争,他们总是在压力面前回避退让,或是采取鸵鸟式的方法自我安慰,或是在统治势力与封建伦理所允许的范围内寻找调和的办法,结果往往陷于悲剧的境地而难以自解。冈此,蔡伯喈的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蔡伯喈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并不全在于他是否忠孝。还在于他的矛盾性格、精神痛苦以及他对求取功名的忏悔,这不仅反映了读书人身上的软弱和动摇,也反映出士人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双重人格。剧作家对读书应举人的灵魂拷问是很深刻的,反映出那个时代士人的悲剧性格和复杂心态。


2、试述散曲的体裁特点。

答:散曲作为继诗、词之后出现的新诗体,在它身上显然流动着诗、词等韵文文体的血脉,继承了它们的优秀传统。然而,它更有着不同于传统诗、词的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散曲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句式,但句式更加灵活多变。散曲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突破规定曲牌的句数,进行增句。散曲的句式短的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十字,伸缩变化极大。这主要是由于散曲采用了特有的“衬字”方式。所谓衬字,指的是曲中句子本格以外的字。增加衬字,突破了词的字数限制,使得曲调的字数可以随着旋律的往复而自由伸缩增减,较好地解决了诗的字数整齐单调与乐的节奏、旋律繁复变化之间的矛盾。同时,在艺术上,衬字还明显具有让语言口语化、通俗化,并使曲意诙谐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

第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传统的抒情文学诗、词的语言以典雅为尚,讲究庄雅工整,一般来讲是排斥通俗的。散曲的语言虽也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却是以俗为美。散曲的句法讲求完整连贯,省略语法关系,直接以意象平列和句与句之间跳跃接续等诗、词中常见的写法在散曲中却较少见,因而,散曲的语言明显地具有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

第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在我国古代抒情性文学的创作中,含蓄蕴藉始终是抒情性文学审美取向的主流。散曲从总体上说,它崇尚的是明快显豁、自然酣畅之美。散曲往往非但不“含蓄”其意,“蕴藉”其情,反而唯恐其意不显,其情不畅,直待极情尽致酣畅淋漓而后止,关汉卿《不伏老》套数[黄钟尾]一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上述散曲的特点可见,比之传统的抒情文学样式诗、词,散曲身上刻有较多的俗文学的印记。散曲以其散发着土气息、泥滋味的清新形象,迅速风靡了元代艾坛,也使得中国文学的百花园里又增添了一朵艳丽的奇葩。




即使是最疲惫的河流,历经曲折,也终会安然入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