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搞好底质调节。发现有伤亡小龙虾,一方面需要加大饲料投喂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底改。建议用“分解底改药物+噬菌王”,既有效清除底质有机物的沉积,减少有害病原体的蔓延,又及时降低水底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2、搞好水质调节。普遍用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如“碧水安、EM原露等,不然7月份水难清。 3、搞好饲料调节。在脱壳前后这段时间,小龙虾需要吸取大量营养,因此饲料量要比以前多一点,尽量以喂食后剩一点为宜。 4、搞好杀虫消毒。清除水中有害病菌和附着在水草和小龙虾体上的寄生虫。 凡是从事小龙虾养殖的都会知道,在4、5、6月份最头疼的是什么?就是水体的小白虫,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状态,不断的寻求一些神药来处理这个问题。因为不处理的话,水混起来以后,它的水草就会糜烂甚至阻断了光源,草长不好。一旦草长不好,就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所以针对这个方面,给大家提个小小的建议,有人感兴趣可以尝试的试一下。针对水体枝角类,我的看法最好还是投放能利用枝角类的鱼体来把它吃掉,而不是人为的用药把它杀死。大家也知道,杀小白虫是很头疼的,剂量小了是无效,剂量大了必然会对小龙虾有一定的影响(关于剂量大真正对小龙虾有没有影响,估计今年会有一部分养殖户会反思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花白鲢能吃浮游动植物,它在塘中的好处多多。可是很多养殖小龙虾塘里面投放花白鲢的量都是不怎么科学的。会有一些养殖户说一旦花白鲢放多了,它就长不大,最后不值钱。其实我认为花白鲢在小龙虾塘里面只是帮助我们做到清洁水质的作用,所以说最终它能产生多大价值,这块可以忽略不计,水质好了,小龙虾的品质上来了,单个的重量上来了,小龙虾的身体健康,小龙虾的价格自然会上升,我感觉这远远比咱们用药物杀虫要好得多。 5、坚持以“水质、水草、藻类、溶氧”为核心,认真抓好养殖管理,具体做到“水质活爽保脱壳,育好水草护脱壳,培好藻类助脱壳,增加溶氧促脱壳”。具体措施:①杀虫、消毒一次;②适量施用水草生长保长剂;③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以藻养水,利用微生物,创造菌藻平衡;④关注进水水源(严防化工污染、生产污水等),搞好养殖水体解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