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的运动,就该穿相应的运动鞋。 很多朋友会随意穿一双综合训练鞋、篮球鞋,甚至帆布鞋、休闲鞋……就去跑步了,其实是有点危险的。选择合脚的鞋,虽不能保证提高运动能力,但一定可以减轻运动损伤的发生。 跑步的朋友们,你知道怎么挑一双合脚的跑鞋吗? 你可能该换跑鞋了 一般来说,跑鞋穿着 240 公里,鞋中底会发生磨损,性能降低;穿着 500~800 公里,外底磨损就会超过 40%。 假设你每天跑 10 公里,一周跑 3 天,月跑量在 120 公里左右,那么你应该半年左右就考虑更换一次跑鞋。 如果等到大底橡胶都磨没了,还穿去跑步,是不利于帮助稳定步态的,会增加受伤的几率。相比受伤后漫长的恢复,一双新的跑鞋要值得多。 第一步:看脚型,挑鞋型 选择慢跑鞋,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先对自己的脚型(也叫足型)有一个判断,再确定适宜的鞋型。不同足型,还对应不同的步态(步行姿态)。 1. 正常足型 - 中性步态 正常人,在走路或跑步时,都是后脚掌外侧先着地,再转为前掌中部自然蹬踏发力的。这是一次正常的脚掌内旋动作,也可以叫中性步态。 ![]() 2. 外翻足型 - 内旋不足步态 外翻足人群,也是后掌外侧先着地,但脚掌内旋不足,前掌外侧发力,所以需要更多的「缓冲」和「减震」性能。 ![]() 3. 内翻足型 - 内旋过度步态 内翻足人群,却是后掌中外侧先着地,脚掌过度内旋,导致前掌内侧发力蹬踏,因而更需要跑鞋在内侧提供一定的「支撑」和「稳定」。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主要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旋转不同所造成的。 ▼ 左中右依次是:踝外翻、正常足、踝内翻 ![]() ▼ 左中右依次是:正常状态、膝内翻的 O 型腿、膝外翻的 X 型腿 ![]() 那要如何判断自己的脚型和步态呢? 如果是严重的膝外翻,或者踝外翻,一眼就能看出来,并且这种情况可不是选一双合适的跑鞋这么简单,应该就诊医院骨科或康复科进行长时间的矫正。 大多数人问题并不严重,可以简单通过「观察鞋底法」判断:拿一双常穿的平底鞋,翻过来观察鞋底,注意鞋底前掌的磨损程度。 注意:不需要关注后脚跟的磨损,基本上大家都是鞋子后脚跟外侧磨损严重。 如果是内侧磨损严重,那么基本是内翻足(上述的 3),选择支撑/稳定系列鞋型; 如果是前掌磨损均匀,那么就是正常足(上述的 1),各种类型鞋基本都适合穿着; 如果是外侧磨损严重,那么基本说明是外翻足(上述的 2),选择缓冲/避震/中性系列鞋型。 ![]() 第二步:试穿出合脚的跑鞋 跑鞋一般整体重量较轻,有较好的避震缓冲效果,又根据不同脚型有不同鞋型可以选择,所以才适合于在健身房或室外的平坦路面进行慢跑训练。 一双合脚的跑鞋,应该是: 鞋带系上没有明显的紧绷感; 前脚掌不该出现挤压脚趾的情况; 后脚跟有充分的包裹性; 鞋码:也就是鞋号,可以适当大半码; 鞋码分为国际标准鞋码(脚长的毫米数)、欧洲码、美国码、英制码,可以参照对照表换算。 鞋楦:也就是鞋子宽度合适,以实际试穿时小脚趾不受挤压,脚趾有较宽裕的活动空间为宜。 常见跑步鞋的鞋楦,会有 B、D、2E、4E 等不同尺寸,是会标注的。B,适合一般脚型的女性;D,适合脚掌较宽、脚背较高的女性,或一般脚型的男性;2E,适合脚掌较宽、脚背较高的男性;4E,比 2E 有更宽松的穿着感。 不同购买渠道的比较 购买跑鞋,常见的渠道有 3 个: 1. 线下实体店 优点:可以选择最适合的鞋码和鞋楦宽度,也可以通过线下的仪器测量,准确了解自己的脚型。 缺点:价格一般没有优惠,且并非全国每个城市都有各个品牌店。 2. 网上官方旗舰店 优点:一般价格相比于实体店会更优惠 缺点:但不能现场试鞋,不适合第一次购买跑鞋;需参考其他客户的购买反馈。 建议:最好去实体店尝试后,再在网上购买。 3. 海淘 优点:一般价格会比国内便宜 30%~40%,有时折扣力度大可能会便宜 60% 以上。 缺点:配送周期长,如果买错,退换流程复杂。没办法试穿,不适合初次购买跑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