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堂】护士在循证护理实践中的能力分级

 houhoubaobao 2016-06-07

       伴随循证护理实践在临床上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表明团队建设有助于促进循证实践行为的发生和延续。不同能级的护士可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水平在循证护理团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角色优势。Maxwell等学者(2007年)报道了将循证护理实践能力划分为Level A-Level E五个等级,该并结合不同能级护士的特点制定相应能力要求。等级越高,循证实践水平越高。该循证护理能力分级对机构开展循证护理培训,并评价培训总体效果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介绍如下:

能级A

1)目标:正确理解循证实践的概念,认同循证实践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

2)具体要求:a 正确描述循证实践的概念、证据的定义;b 知晓在工作中实施循证实践的步骤。


能级B        

1)目标: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循证实践的理念

2)具体要求:a 提出有效的护理问题;b 检索并获得符合要求的证据;c 理解并解释证据等级的意义;d 参与循证决策;e 参与制定循证实践策略


能级C        

1)目标:计划、实施及评估循证实践项目

2)具体要求:a 理解系统评价的结果;b 分析及综合各类研究结果;c 掌握评鉴证据质量的关键步骤;d 重视循证决策中融入临床思维的意义;e 识别循证决策对于降低经济成本的重要性;f 论证循证实践过程的严谨性和质量


能级D       

1)目标:组建并推进循证实践团队的建设

2)具体要求:a 选择适宜的循证实践方法;b 鼓励团队成员并提供充足资源;c 营造循证实践的团队氛围;d 有效推进循证实践项目的开展;e 建立有效的证据传播系统;f 掌握团队成员对循证实践项目的贡献情况;g 促进循证实践人才培养


能级E 

1)目标:为政策制定和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来源

2)具体要求:a 论证证据应用的伦理性和合法性;b 评估循证实践方法的适宜性;c 论证证据检索过程的严谨性; d 制定证据摘要并提出强弱推荐及应用障碍;e 向团队成员介绍证据来源及其可用性;f 向政策制定者给出推荐意见。


摘自——

Maxwell ML, Armita A, Ward JE. Promo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population health at the local level: a case study in workforce capacity development[J]. Australian Health Review, 2007, 31(3): 422-429.



关注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公众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订阅号右上角“+”→搜索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fudanebn”

文章页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