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各地区剪纸

 常州赵虹 2016-06-07

1.东北地区剪纸

东北地区主要是指生活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7个少数民族,再加汉族。这个地区地域辽阔,山脉、水系众多,多为高纬度平原,高寒山地的地貌类型,这里是我国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移民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东北地区剪纸受生活习俗、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粗犷豁达的民族性格,反映在民间剪纸上也是大刀阔斧,以剪影为主。

过去,东北等地的民俗宗教活动中的剪纸,通常以“自然人”原始思维作表露,更多的是呆板的祖先、祖灵及神祗的替代物,剪纸变成了活的自然物的替代,这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剪纸特征的共性。其中最具代表的要数满族萨满剪纸。

满族的萨满剪纸起源于原始宗教——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是一种历史久远并对现代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化现象。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历史上都信奉萨满教。

对神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萨满认为万物有灵,举凡自然现象,如天神,地神,祖先神,家神,山水神,动物神,植物神乃至某些具有神力的活人、物体,均被认为其实体之中隐藏着神灵。为了让这些神灵赐福人间或转祸为福,必须对神不断供奉、祭拜。除了其它的形式表示敬意之外,还有一种简单办法,便是把它们的形象凭丰富的想象用各种材料创作成剪纸,使神随时成为自己的精神依托,赐予自己战胜大自然的勇气。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满族剪纸与萨满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萨满剪纸始于清初,清康熙之前无实物传世。清统一中国后,东北移民和满汉各族相互往来,中原的窗花,绣花样和挂笺等剪纸才逐渐流传到东北各地。

满族剪纸以表现对自然神祗的敬畏,对始祖神的感恩情怀以及对在祖先神的护佑下繁衍昌盛的美好憧憬为主要目的。剪纸以大胆夸张,形象简洁的程式化符号,以直线为主,曲线为辅,剪女始祖神“嬷嬷神”和动植物图腾。

嬷嬷,就是老太太,即老太太神。嬷嬷神有一百六十多种,分管许多事情,有管儿女婚姻的,叫萨克萨嬷嬷,也叫喜神;有管子孙繁衍的,叫欧木娄嬷嬷……其中有半立体嬷嬷神剪纸,这是东北地区独有的剪纸种类。大红纸剪长袍马褂的满族装,分前后两片,双面粘起来,头部,脖子,身体分开剪成,衣服领口处留个活口,头部单插于身体上,长脖子可以由衣领口处插进,男人头上的长辫子也可以折到身后。这有点象皮影戏里的结构,上下移动脖子可长可短,这是根据萨满跳神时缩脖子端肩的神灵附体之状所设计的。在剪纸的原料上,就地取材,常见的有苞米叶,辣椒皮,树叶,树皮,桦树皮,鱼皮,狍皮等。


[转载]二、 <wbr>各地区剪纸

满族人“四大祭”中结婚仪式很隆重,剪纸萨克萨嬷嬷神像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结婚仪式——拜天地,有萨满主持,“先是竖起两个神竿,一是家祭神竿,一是野祭神竿,家祭在院中右侧,竿头上要绑上箭头,穿三块猪脊椎骨。神竿下部掛上带毛的鹿皮条,竿下摆供桌,桌上摆多件嬷嬷神像剪纸,受汉文化影响,嬷嬷神在祭祀供起来时,在嬷嬷神的背面中间粘贴一支高粱稭,插入升斗中。”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萨满剪纸都是伴随土著民族人生礼俗活动不可缺少的替代物。

从我们现在发现的东北地区萨满教剪纸猪图腾信仰,鸟图腾信仰,天地神,嬷嬷神,火崇拜,生殖崇拜,祖神崇拜,神灵崇拜等等,就会发现东北民间剪纸文化与萨满信仰紧密相连。同时,由于东北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使得东北人养成了吃苦耐劳、勇武顽强、豪爽豁达的性格和执着诚实的品格。这些民风民俗直接升华到剪纸的创作中,形成了满族剪纸朴实无华,直率豪放的风格。此外,大量的山、神、鸟兽题材剪纸和以众多女性神祗为题材,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剪纸受制于环境,以游牧渔猎作为主要对象,形成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民间剪纸表述取向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文化积淀和审美方式不同,从而形成和展示了一个民族群体艺术的独特风貌和魅力。

民间剪纸,散落于民间,难登大雅之堂。北京故宫内的坤宁宫是清代皇帝结婚用的洞房,顶棚中心贴着龙凤呈祥的团花黑剪纸,四角贴有黑色的双喜字剪纸角花,两旁的过道墙壁上,也贴有角花,如此清代满族剪纸从民间走进宫廷的作法,对推动整个清代剪纸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除了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乌尔奇族,尼夫赫族,蒙古族等都有不同材质,不同风格的剪纸外,其共同之处是为萨满崇尚、信仰服务。

逢年过节萨满族人悬挂白色的挂笺,这就是满族的“色尚白“,满族人的审美与汉族迥异,认为白色吉祥,红色凶险,祭祖的挂笺也是白色的,贴在“祖宗板”上,大多采用漩涡纹或雷纹的连续纹样。吴景和先生家藏有幅白挂笺,上书满文“佛尔郭出课”,为奇、瑞之意,周边有蝴蝶纹和方孔与文字相联

[转载]二、 <wbr>各地区剪纸

这是清代传下来的满族剪纸,十分珍贵。也有的祭祖挂笺的颜色与之所属旗别的颜色一致。这在当地的一首儿歌中有所记载:

              红挂签儿,蓝挂签儿,

              过年家家贴挂签儿。

              我家贴上黄挂签儿,

              挂签上边有小孩儿。

              小孩抱个大鲤鱼儿,

              鲤鱼叨个五福钱儿。

              “小孩你往哪里去?”

              “五福送给正黄旗。”

满族的祭祖活动,还包括在坟地的祭祀,清明节要在坟上插“佛头”。“佛头”,也称“佛托”,是用五色纸剪成古铜钱纹的二方连续图案,意为摇钱树,扎在约一米长的木棍上,上端饰一纸扎彩花,此俗受汉文化影响,胶东中部一带亦有此俗,不过比满俗还要复杂和久远些。

相传,满族人家有在八月里换新窗户纸的习俗,东北地区的八月里会经常遇到连绵的秋雨,因此新糊的窗纸很容易被雨点打破,到新年时必须重糊,当地有“八男九女”(旧谚有九月里糊窗纸的女人不能生男孩)习俗。这就难倒妇女了,当地还有一种说法:如果在九月里糊的窗户纸上贴上窗花的话,对妇女生育方面能有“避女之效”。满族的窗花也随着这种风俗习惯而形成一种惯例。

东北特定的地产资源,提供了渔猎民族剪纸创作用材的独特性和应用于民俗活动中的物质基础。除纸张外,用于土著人剪纸创作的桦树皮、兽皮、鱼皮,就是东北地区先民独具特色的剪纸艺术形式。

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等民族在现实生活中用随处可见的各种桦树皮做成桦皮箱、桦皮篓、桦皮桶,甚至大到船全是桦皮制作,足见桦皮在渔猎民族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每一件的桦皮实用器都有相应的桦皮装饰图案,用刻、贴、烫、压手法,将渔纹,或花草纹,或驯鹿纹,贴镶在器物表面,其造型和底样都与剪纸有密切联系。桦皮剪刻和图案装饰作为剪纸的姊妹艺术,丰富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宝库。

东北土著民族中,除满族外,多数都为“无文墨,以语言为约”,所以纸张在这些民族中使用的较晚,这使得他们就地取材,除桦皮外,鱼皮,兽皮也成为作剪纸的薄片材料。

史书中,有关兽皮作装饰材料多有记载,特别是狩猎人,常年出没山林,兽皮是他们最方便的使用材料。

鄂伦春族的男女皮袍注重装饰,其主要部位在衣袖,襟衩等处。都是妇女发挥装饰才能的用武之地,图案多以染黑的薄皮贴绣而成,花纹有盘长纹、卷云纹、鹿头纹、几何纹、花草纹等。颜色以黑色为主,加上金银线描绣,显得格外配目。

赫哲人生活中利用鱼皮,在《火金园志》中载:金人“秋冬亦衣牛、马、猪、羊、猫、犬、鱼、蛇之皮”。

赫哲妇女穿用的鱼皮长衫,胸、背、领、襟、袖等处都衬缀以鱼皮剪成蹄类、鸟类、鱼类等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动物,或萨满神灵图案。《鸡林旧闻录》中提到:其“腰以上,剪色布或鱼皮为花贴之”。俄国学着马克在《黑龙江旅行记》中也有记载,说小孩子穿用的鱼皮衣服背部及手套上都剪贴有鱼皮剔花。

兽皮和鱼皮的剪刻与装饰特点及方法基本同剪纸类似。

上述几种同剪纸异曲同工的剪刻形式,即是剪纸的同宗,又是剪纸与民俗生活的互补。

蒙古族剪纸是北方游牧民族典型的代表,喜欢在各种材质上镂刻雕花。多彩丰富的蒙古族民间剪纸以马鞍装饰和服饰花样为主,以剪皮图案来装饰马鞍及鞍垫,既醒目又具装饰感。在民间刺绣中,用蒙古族粗犷的草原风格盘长、卷草、卷云、石榴等纹样来装点靴花、鞋花、荷包花等。

蒙古族居住地域辽阔,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结合中,形成了具有不同地方风格的民间剪纸。

一提起东北剪纸,不能不想到闯关东移民剪纸文化,东北地区民间剪纸的出现没有中原大地那么早,随着大量移民,尤其以山东为主闯关东而移去的内陆人,把中原文化带入这块曾经的文化沙漠,东北地区出现满汉两种兼容的剪纸风格。

《吉林乡土志》和《吉林旧闻录》载:自明清以来,尤其十九世纪中叶后,关内大批移民流入东北三省称之为“闯关东”:“他们皆勤苦建业,不携家眷。山东人最伙,直隶永平等地人次之。”“其来时,肩负行囊,手持一棒,用以过岭作杖,且资捍卫,故称之为‘山东棒子’”。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也是文化的流动。就是这些质朴、倔强、厚道的山东人给满清入关后撂荒了多年的禁地带来了生机,活力,带来了齐鲁文化,同时也意味着齐鲁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民间剪纸文化交流进入一个新阶段。山海关大门的敞开,意味着齐鲁民间剪纸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喧宾夺主”了。

[转载]二、 <wbr>各地区剪纸

我国著名的剪纸艺术家博作仁先生在《黑龙江民间传统剪纸》一文中把黑龙江民间剪纸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满族及其他土著少数民族萨满教特色较浓的民俗剪纸,剪纸艺人主要有金雅贞,倪友之等;第二种是带有浓郁的胶东特色细纹阳剪剪纸,剪纸艺人主要有海伦县海北镇的山东人徐淑青,哈尔滨的山东人姜秀玉,哈尔滨的山东招远人李梅芝等,其剪纸风格和纹样完全是胶东民间剪纸的味道;第三种是本土满族及其它各民族剪纸相互交融结合的剪纸。其作者多数是胶东移民,如海伦的范车氏老大娘,清朝即从山东移民到黑龙江,嫁给满族范家。山东村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齐鲁民间剪纸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80%山东移民的绝对优势,齐鲁文化有充分的理由保持着厚道,仗义,慷慨的优良气度和英雄般的品质。闯关东文化更是平民劳动者的民俗文化,他们“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他们不必要削足适履去改变自己,去适应当地社会的风俗、礼教、信仰。吉林艺术学院徐德润、英若识两位先生在“试论东北民间剪纸艺术的渊源和艺术特点”一文中曾说:“像东北其他民间艺术一样,不可否认,剪纸艺术历来也确实到受‘关内’(主要是山东和北方诸省)的深刻影响,是一种民俗和民艺不断传播的结果。”

文化杂交的现象历代历朝都在不断进行着,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才能显示出它的活力并推动文化的发展。历史上,满清以武力战胜汉族,统治了中国,但中原的农耕文化及士商事业发达,又战胜了关外的游牧民族文化,正确的说是农耕文化融合了游牧文化,山东民间剪纸随着移民的浪潮,依仗着优秀的文化习俗浸润了东北民间剪纸,完成了封建社会最后一次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终于形成了东北地区民间剪纸的独特风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