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庆剪纸

 常州赵虹 2016-06-07

现代剪纸,只是作为一种纯艺术品来欣赏,而农耕时代的民间剪纸,不是孤立的存在于世,它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它与民间传统节日、日常生活、宗教信仰、人生礼仪等习俗交织在一起,是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分清传统民间剪纸的实质,只有从民俗角度的大范围中去研究,才能真正发现民间剪纸发展中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两千年的中国剪纸发展史中,它的内容、形式及社会功能,表现出许多独特的农耕文化形态。每逢岁时节令,民俗剪纸在美化生活环境、祈福纳祥、驱鬼辟邪的活动中,剪纸的社会功能显的越来越广,同时,民俗剪纸也丰富了民俗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春节降临,一进腊月,家家户户的老奶奶、老大娘、大姑娘、小媳妇,都拿起剪刀赶制春节用的窗花、门笺,更换墙花、炕围子花。这些习俗,自隋代已有之。杜台卿《玉烛宝典》载:“立春日,俗间悉剪彩为燕子

[转载]节庆剪纸
                             (燕)
置之楹檐,亦载。贴宜春之字……七日为人日,家家剪彩胜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今世多刻为华胜、名胜瑞图、金胜之形”。隋代人们用幡胜装点年节气氛承南北朝之制,不过已扩及到民间。

唐代的国力强盛,节日民俗剪纸更加普及到全国各地民间家家户户。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说明唐代人们在立春日和人日剪镂幡胜、人胜之俗较为普及。唐人诗句中,也有不少是描绘立春或人日剪镂彩胜的。诗人李商隐的《人日即事》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韦庄《春盘》诗曰:“雪圃乍开红果甲,彩幡新剪绿阳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诗中反映出当年的剪纸用材、作者、内容及技巧。高承《事物纪原》载:“唐中宗景龙中,立春日出剪彩花。又四年正月八日立春,令侍臣迎春,内出彩花

[转载]节庆剪纸
                          (彩花稿 唐)
人赐一枚”。“彩花”,在敦煌莫高窟出土文物中,我们还能看到实物。同时,民间的彩胜和彩花艺术也成为皇帝立春日赏给群臣的恩赐之仪。

贴门笺也从宋代形成了一种风俗。吴自牧《梦梁录》在描写宋城杭州立春时的情况说:“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于贵家宅舍,示丰稔之兆。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陈元靓《岁时广记·剪年幡》载:“皇朝岁时杂记,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载之。或贴于门楣,仲殊元日词云,椒殇献寿瑶殇满,彩幡儿轻轻剪。又云,柏殇潋滟银幡小”。综上所述,挂门笺之俗,在宋代已非常流行。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以辞旧迎新的独特时段,和展示元日习俗的大舞台,贴春联、肥猪拱门,挂门笺、门吊,成为全国汉族普遍的节令风俗。《顺义县志》载:腊月三十“各于门剪插芝麻秸,挂五色罗”。《汉口小志》载:“红纸镂花贴于楣上,率以五张为准,名‘封门钱’,至正月十八始去之”。广西《灵州县志》记桂林地区除夕贴“岁符”:“各户以红纸条横贴钱纸中腰,遍贴门户”。正月初一,陇东家家户户门上贴鸡,称“户户贴鸡,人人添富”。贴鸡之俗,唐代诗人徐廷寿《人日》诗有载:“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紫燕贴庄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清·周亮工《书影》云:“正月初一,贴画鸡。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州贵人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旦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利用谐音,在辟邪的基础上,又加了吉祥意义。

[转载]节庆剪纸

                                         ( 室上大吉)

除夕辞旧,初一迎新,纳福庆余之后,到了正月初五就该送穷了。

清代《怀来县志》记录了旧时送穷的全过程:“初四日晚,扫室内卧席下土,室女剪纸缚秸,作妇人状,手握小帚,肩负纸袋,内盛糇粮,置箕内,曰‘扫晴娘’,又曰‘五穷娘’。 昧爽,有沿门呼者,‘送出五穷媳妇来’,则启门送之”。 

[转载]节庆剪纸
                       (初五送穷 清 福山)
在临潼,剪个纸人,抛出门外,算是过了送穷节。正月初五商家开业,家家户户供财神。福建民俗,用盘子放上一只嘴衔葱,葱包红纸的熟鸡,再放上菜刀、盐,鸡身上贴一幅鸡形剪纸供花。

正月十五上元节,又是灯节。各地都要举办灯会,扎灯作饰离不开剪纸,此时是剪纸艺人大显身手的大好时机。一个盛大的灯会,也是一场大型的剪纸展。

《大唐新语》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驰禁,特许夜行。贵族亲戚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唐代的走马灯是以热气流原理带动影像运动而成的最早的机械式花灯。花灯,其最主要的工艺是扎制、糊纸和剪纸。剪纸图案的好坏,就成为品评花灯不可或缺的标准。唐代诗人崔液在《上元夜》里描写元宵节花灯时说:“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灯。”可见唐代花灯已利用影像效果来表现剪纸对象的动态和表情。元缜有首《灯影》诗,描绘了唐代上元节灯影的盛况:“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枝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宋代的灯花装饰有镂空雕刻金箔剪纸图案,有用羊皮雕刻的羊皮灯,而走马灯是用纸剪手札而成。这个时期的花灯,以纸制为主。

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黄纸剪金牛

[转载]节庆剪纸
                               (春牛)
贴在大门上。春牛权耕是古老的风俗,是提醒大家,年已经走了,天气转暖,该准备春耕了。山西夏县一带,妇女们用黄裱纸剪个大黄牛贴在门扇上,下附纸条,用朱砂写道:“正月二十三,老聃要上天,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以牛驱瘟免灾,同时也满含丰收的期翼。

有些地区不贴金牛,用纸剪人形、车轮或葫芦等图案贴在门扇上,当然也有说词。山西解州一带地方志说:“以葫芦、车轮等形贴门,曰老君炼丹日,贴则四时平安”。剪车轮贴门上,为招财进宝。

二月二龙抬头,史载: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又称龙头节。是古代祭祀雷雨神的日子。阳春三月,天气转暖,春雷渐渐,蛰伏一冬的动物,受到惊动,开始出来活动。龙在民间信仰中是主管云雨,龙抬头,意谓能为人间降雨。河南一带妇女们还要剪瓜果之类图案的“甘露”贴在室内,边贴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门脑贴“甘露”,风调雨顺光景好,五谷丰登庆丰收。”胶东东部地区这天剪“圣虫”(人首龙身。

[转载]节庆剪纸
                            (雷符 文登)
贴在房梁上。其习俗源于《山海经·海内东经》载:“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这类剪纸大多呈现出古朴的遗韵。

为了能留住龙,这天,文登、乳山一带各家都要做龙尾。龙尾用彩纸或彩布剪成铜钱大小的圆形,将高粱秸截为一厘米长的段,用红线将秸秆和裁好的彩纸或彩布串成串,这是龙身;龙尾的头部是用黑纸或黑布剪成三角形,再剪两个小圆贴在三角形上,即为安龙眼;龙尾的尾巴用长条纸或布钉在末端即成。再给龙尾安上龙皮,龙皮用一尺长一尺宽的彩纸对角折四下,在下摆处细细的剪上一些锯齿,然后在对折的左右两端参差着下剪,拉开后,就成为一件网状的龙皮,套在龙尾上做装饰,成为一件完美的龙尾。

布制龙尾缝在小孩子的衣服或帽子上,称为“戴龙尾“;挂在屋檐、卧室、书房、畜舍、厕所等处的纸龙尾,称“挂龙尾”

[转载]节庆剪纸

                            (龙尾 文登)

荣成妇女用五色纸剪成铜钱般圆形,中间用高粱秸隔串成一长串,给孩子、家畜戴上,称“戴娘娘”,可以驱虫祛灾。也有五色纸剪成小纸人,俗称“娘娘”,给孩子戴在胸前,男孩子戴的娘娘脚踩Z字,女孩戴的娘娘脚踩V形图案。同时,剪些纸龙纸蛙贴在门坎、窗户上和锅台后,达到驱虫祛灾的目的。

[转载]节庆剪纸

                            (二月二 文登)

广州,香港人惊蛰这天有“打小人”的习俗。俗谚,惊蛰一到,不仅冬眠的害虫出来,连小人也会行动起来。“打小人”举动,想信生意兴隆,不被小人算计,“打小人”用的剪纸,是以五彩纸剪成小人、高靴、雨伞、锁链和手套等图形。香港多集中在三岔路口,杀气大的鹅颈桥一带。香港人“打小人”和“祭白虎”同时举行,剪一只头尾分离的白虎以求平安。“打小人”时,神婆按“奉神”、“禀天”、“打小人”、“祭白虎”、“化解生恩”、“赐福消灾”、“招财进宝”和“打杯”八项程序进行。口中念念有词:“打你个小人头,等你一世无出头,十世是个猪头。”等等。“打小人”求的是心理慰藉,迎来贵人。

清明节,是上坟、祭祖、扫描和踏青的日子。扫墓之风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十分流行。柳宗元《与许京兆书》说清明时节:“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拥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扫墓离不开烧纸钱。有人认为纸钱是中国最早的剪纸,这也不无道理。纸钱源于汉代瘗钱,至唐代时改用以纸寓钱。《新唐书·王玙传》曰:“汉以来,葬丧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说明烧纸的风俗始于唐代。《西安县志》载:“清明日,往墓培土,具牲醴,挂纸钱。”挂的纸钱与烧的纸钱其形有异,挂的纸钱即丧俗中的幡。民间称吊钱,是用白纸剪成镂空的长条形状,近似引路幡,中间剪有连串铜钱图案。凡是坟上插吊钱,说明子孙绵长。《梦梁录·清明》载:“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清明门上插柳,是迎接春燕。莱州和吕梁地区有剪燕

[转载]节庆剪纸
                                 ( 清明燕 胶东)
贴窗花的风俗。有些地方将妇女上坟祭祖列为犯忌讳的事情。犯了错误也要想出补救的办法。陕北洛川旧俗:“忌女子上坟。女子上坟者,回家后须以烧余之纸钱剪成门形,贴于门上。”给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三月谷雨节,山东招远、龙口、山西浮山、临汾一带风俗,家家门窗上张贴雄鸡叨蝎子或老君斩蝎子的剪纸,门上贴禁蝎符咒来趋避毒虫

[转载]节庆剪纸

                          (岁时节令花(谷雨节) 莱州)

其上印有:“谷雨三月中,天师到门庭,手执双宝剑,斩断五毒精。”除虫害,过去是人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各地习俗定位不同。胶东民间也禁蝎,除了剪一个剪子铰蝎子的剪纸外,还要以杖击梁以避鼠,食年糕以祛虫。

[转载]节庆剪纸
                             (鸡叨蝎子 栖霞)

端午节,古有“恶五月”之称。唐代民间端午节民俗风情如前代。门上贴符咒,是两汉之后的风俗。

端午节俗避恶去秽、驱邪禳实的根由,源于古人“午为阳极”。而派生出久远的门饰风俗。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端午“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端午节的剪纸与窗花不同,它的功能主要用于辟邪作用。”胶东的蓬莱、长岛、龙口一带农村有剪艾虎、艾兔、五毒葫芦

[转载]节庆剪纸
                          (艾虎 蓬莱)
贴在门扇上的习俗。张贴的习俗,长岛老人们说的明白:“老虎、五毒葫芦贴在双扇门上,艾兔贴在柜门上。老人们说:‘端午门上贴葫芦,去邪、免灾、保平安。五月初一小端午先贴一扇门;待五月初五大端午时再迎着太阳贴另一扇门。同时,还要在门上挂布猴、插艾子,门坎上贴五毒蛤蟆和火钳夹蝎子的剪纸。在后吊窗、锅台后、炕沿贴鸡吃蝎子、剪子剪蝎子、锥子刺蝎子的剪纸。”其实民间妇女用她们擅长的剪、绣、编、结的“女红”手艺装点节日门户,不仅表示“祛疫”功能,也使节日生活更加徇丽多彩。海州湾的渔民过端午时,门上贴“虎符”,或剪只虎贴在门上。宋·周密《武林旧事》载:“道公法院多送佩戴符篆,而市人门首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上挂五色纸钱,排饤果棕,虽贫者亦然。”胶东栖霞山区,至今还有端午挂五色纸钱的风俗,当地人称纸钱为“吊子”。门上贴剪纸葫芦的风俗,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里也有记载:“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之上,以泄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收五毒、泄毒气,体现出端午节的主题。河南民间端午节,受开封年画影响,剪只雄鸡,嘴里叨着蝎子,爪下踩着蜈蚣,并在下边附张黄裱纸纸条,上写:“五月里,五端阳,吃粽糕,饮雄黄,金鸡贴在俺门上,蝎子、蜈蚣都死光。”

六月六,恰逢大暑小暑节气,气温升高,为了防热消暑,河南农村妇女要剪“花扇”插在祖坟上,极尽孝道。民谚有云:“六月六,热难受,剪把华扇送坟头,表表晚辈一片心,先辈九泉尽享受。”

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乞巧节,不关男人的事,这天的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少女,也称“女儿节”。她们藉以祈求美丽、有一双巧手、嫁个如意郎君、早生贵子。乞巧,唐代已经风行。唐崔颢《七夕》诗曰:“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为了能成为巧女。少女在未嫁之前,就要跟奶奶、母亲/姐姐学习女红。而剪花样则是必修之课。在胶东地区,七夕要贴窗花,女孩子会边剪边唱:“七月里,七月七,剪个牛郎拱织女,先剪憨牛郎,再剪巧织女,搭桥喜鹊剪千万,好叫牛郎会他妻。”

[转载]节庆剪纸
                     

                    (巧楼 海阳)
七夕之夜,姑娘们成群欢聚在庭中乞巧楼前,先用彩色纸剪个小纸人,画上眉眼等,权作巧姐。然后,面对小纸人摆上香案、瓜果供品,焚香合十,对着纸人即巧姐,闭目祈求赐巧,如:“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设乞巧楼,早在《唐书》中就有记载:“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视牛、女二星。”七夕时,姑娘们会将自己剪的牛郎织女窗花、绣品、巧果相互分赠,以示友情。

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是鬼节,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百姓人家做纸扎,烧钱祭扫祖坟。七月十五,立秋已过,天气转凉,也该添衣加被了,所以家人剪一些夹衣纸钱在墓前焚化,给地下的先人送点钱财,置办点衣服,不至于天寒挨冻受凉。

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的习俗。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记载。《唐书·太宗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说明到唐代时,中秋节已成为固定的传统节日。胶东农村剪“玉兔捣臼”,“嫦娥奔月”


[转载]节庆剪纸
                    (玉兔捣臼 招远)

剪纸贴在窗户上,吕梁地区人家在供献月神的供品上衬饰上“分猴猴”、“玉兔含莲”等剪纸,陕西关中则剪“猴娃担水”、“孙猴吃月亮”。江苏南京、无锡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彩色剪纸旌旗,有魁星、历史故事、人物、鸟兽、花果、吉祥图案等题材。这种剪纸图案造型简练、生动、色彩鲜艳强烈,以金纸作底,镂贴七色彩纸,有十分强烈的效果。

九月九重阳节,唐王维有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被认为能驱病辟邪,所以古人节日或插头鬓,或佩之臂,登高游兴。南京地区应节之物不是插茱萸,而是在重阳糕上插一种三角形的彩旗,专供儿童玩耍,名“重阳旗” ,代替茱萸,借以表示登高避灾之意。全国各地都有在重阳节这天举办登高庙会的风俗。江南一带庙会用纸扎成九层高的楼阁,楼阁的栏杆、门窗、屏风、墙壁等全部用剪纸装饰,即热闹又华丽。登高乐悠悠,禳灾早已不是重阳的惟一主题了。

十月初一,又称月朝,因为这天要为亡故的亲人送寒衣,又称寒衣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用彩色纸剪成各种带图案的衣服,套上棉花,烧于门外,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边烧边念叨:“立了冬,天气寒,棉衣棉裤棉被单,父辈亡灵都来领,暖暖和和过冬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