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民俗 插艾草养生

 老名 2016-06-07

端午节艾草民俗,将艾草、菖蒲悬于门楣之上,有避鬼驱邪之用。像似迷信,其实深合养生之道。

端午节民俗 插艾草养生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正处于自然与人体阳气隆盛的时候,再过几天就到了夏至,阳极而阴生的重要关口,该时节气候特点与人体健康有重要联系:

1. 湿热渐盛:端午之后,降雨渐多,暑湿渐盛;

2. 湿热生虫:湿热气候蕴生蚊虫、虫蚁、蛇、蝎、蜈蚣等;

3.湿热生瘴、酿成瘟疫:出现发热、吐泻、甚至昏迷不醒,众相传染;

端午节民俗 插艾草养生

古人认识到端午节后的自然规律,种种好发疾病,归结为“瘴气”、“疫疠”、“鬼邪”认为五月初五这天各种鬼怪和毒物都要出来害人,而毒物中最厉害的是蜈蚣、蛇、蝎、壁虎、蟾蜍等,合称“五毒”。

艾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古人发现端午节时艾草蕃秀,芳香通阳而不伤阴,十分符合助阳化气、阳极阴生的要求。据现代医学药理证明艾草是一种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对病菌有着抑制和杀伤的作用,而且对呼吸系统疾病也有防治的作用。与艾叶搭配的菖蒲则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也是芳香开窍、入心通阳、化湿祛浊的佳品,艾叶与菖蒲一直是端午节的黄金搭档。

于是,就有了端午辟邪插艾之民俗,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端午节民俗 插艾草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