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过摄影门槛』后期基础(二)Lightroom扫盲 第一期 第二期

 大龙2010 2016-06-07
什么选Lightroom作为后期软件?原因有二,第一是Lightroom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用、比较容易自学的一款专业照片处理软件;第二是Lightroom是啊逗逼公司(Adobe)的软件,与Photoshop有很强的互通性,标准相同,减少误差。
『跨过摄影门槛』后期基础(二)
Lightroom扫盲  第一期第二期合集
其实Lightroom原则上是可以自学的,我也是被赶鸭子上架,强行自学的Lightroom。后来太多人来问Lightroom怎么用,我觉得有必要讲讲基础的Lightroom扫盲了。


认识  
这两个是Lightroom的图标,目前最高版本是 6.3,支持很多部新机型比如1DxII D5 D500 的RAW格式文件。建议购买正版,或者淘宝10块钱解忧。
百度软件中心有一款5.7版本的,也是目前最稳定的一版。下载地址如下:
http://rj.baidu.com/soft/detail/15765.html?ald

安装完成,双击打开
界面是这样的:
注意:这期扫盲里,图都很大,可以戳一下放大看细节。
由于我平时用的最多的后期软件就是Lightroom,所以已经导入了很多照片。

现在给大家分解一下Lightroom的各界面功能,首先看顶端一般功能界面:
这里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文件”里的“导入”,逻辑上相当于将需要修改的照片放在Lightroom中等待修改。
我们点导入:
然后可以选择导入哪个文件夹。注意,Lightroom会优先导入外接内存卡和U盘里的照片,所以建议在电脑里新建一个文件夹,再将想后期的照片放在这个文件夹里,整体导入这个文件夹即可。
导入后的效果差不多是这样:
然后点右上角的“修改照片”
就可以转换到修改视图了。
下面这个是修改视图:

左边是快速定位、预览、预设、快照区域
预设是可以把右边的所有设置保存,方便应用给风格类似的照片。比如我在上图里保存了Df手动log文件,是为了方便Df做3D lut找色后期。“拥抱阳光灿烂的午后”是嚯嚯青春做的预设,被小小编载入了。应用预设也很简单,点一下预设就完了,取消就点撤销,或者删除历史记录就完了,非常简单。

中间是大预览框,值得一提的是左下角有对比视图的开关

开启之后,效果是这样的,我找个后期前后的例子:
这张左边是原图,右边是调整曝光后的对比。

右侧第一栏是直方图,里面也有几个设定,请看:
左上角的箭头,点了之后会显示阴影部分的欠曝死黑情况。右上角的箭头,点了之后会显示高光亮部的过曝死白情况
举个栗子:
效果就是这样。
这个功能有什么意义?一般一张照片,死白和死黑都是硬伤,打印出来,死白和死黑基本没有细节,非常难看。除非某些性格化的表达,否则一张照片内,尽量少有很多死白和死黑。

直方图下面有这几个总项目:
最上方浅灰色部分,左起:剪裁、污点去除、红眼去除、渐变滤镜、径向滤镜、画笔

基本调整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如果想调整彩色转黑白,可以点击处理方式那一栏中的“黑白”即可。
注意当导入RAW格式文件时,才能精确到个位数调整色温,其他格式则不行。
其他的是标准参数,往后会一个一个细讲。

色调曲线里包括这几个项目:
这条其实叫对比度曲线,可以通过对曲线的进一步调整,来调整整张照片的影调。
当需要色彩曲线时,我们点上图右下角,曲线会变成这样:
这才是真正的色彩曲线,可以通过对其调整,调节三原色(红绿蓝)中每个颜色的色彩倾向。通道还可以修改成单色通道,进行单独调整。

HSL则是Lightroom中的精髓:
可以按红、橙、黄、绿、青、蓝、紫、品(品红)分色调整其明亮度、色相、对比度,是我个人认为Lightroom里最经典的项目。

分离色调可以做到让高光色调和暗部色调分离,进行分别调整,然而这个选项目前不太智能,不如画笔好用,我也很少使用:

细节中,Lightroom提供了锐化和降噪两个选项:
减少杂色就是降噪。
然而基本上这两个选项都不如Photoshop里的滤镜或者插件好用,很多时候在输出PSD给Photoshop后期时,都是要把这两个选项置零的。

镜头校正也是lightroom里的必选科目,我几乎99%的后期都是刚开始就选镜头校正。

注意,如果使用RAW格式文件拍摄,那么会在镜头校正中享受最完整的配置文件库,如果使用JPEG文件拍摄,那么可以校正的对象则少之又少(RAW格式是啊逗逼公司的亲儿子……),配置文件可以校正暗角、畸变、色差、色散等

锁定剪裁则可以校正广角镜头的透视变形(注意是透视变形,不是畸变)


效果包括添加暗角与颗粒,我不太喜欢用的功能之一:

相机校正这块,也对RAW格式文件有偏向,在这里可以调整整体图片风格,使之带上机内优化文件,也就是机内后期的内容,等于把机内风格搬到了电脑上,在Lightroom里同样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主要对富士用户比较友好,可以反复多重调整机内后期效果,直到获得良好的JPEG直出感。

当然JPEG导入后也能用相机校正





文件检索

Lightroom与Photoshop相比,其中一大优势是Lightroom有很好玩的文件筛选功能。
怎么找到文件筛选?
请看图:

上一节我们点的是“修改照片”,这次我们点“图库”。


然后你所导入的所有照片都会在图库里显示。注意,很多人问为啥Lightroom为啥不能重复导入照片,原因就是:导入一次即可,底边栏里找不到了可以在图库里找到。事实上我很少看底边栏的说……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中灰色部分,有几个字:文本、属性、元数据、无。这就是Lightroom做文件检索的关键词。

我们点文件,然后出现两个选项,让你选择到底检索哪里的文字,我们点包含所有,这样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于是我们在搜索框里填上“样片”,看看会有啥效果(其实我很少重命名原始导入的照片,“样片”这个关键词是临时想的)。

看到效果了吧,出现了三张文件名里带有“样片”的照片,分别是:IQ180样片 5DSR样片 D7200样片。

“属性”我一般不用,因为属性是导入时导入者——就是我自己——强行给照片加上的属性,不是照片本身的属性。比较麻烦所以我没用过。

下面看“元数据”,这里有点暴露我的器材党本质了……

选了元数据之后,所有导入的照片与相机和镜头相关的信息都可以找到。比如哪天你用了自己的5D3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又拿出了D810拍了几张照片(妈的智障,怎么会有人又有5D3又有D810呢……不是买了D810之后5D3就会被贱卖么),在导入的时候由于量太大,没法在一堆5D3的照片里找到D810的照片,这时候就可以选择“相机型号”——“D810”,这样筛选器就会把所有导入进Lightroom的D810拍摄的照片,都在下方显示,非常智能。
不过由于我这台笔记本刚刚转移过文件,所有导入的照片都离线了,没法展示这个功能。勉强只好用IQ180意思一下:

不过我作为一个有细节的人,还是给大家展示了一个细节:

我的Lightroom记录了我使用过的21台相机和41款镜头……你们懂得……这也是器材党的荣耀啊~

最后的“无”相当是一个“取消”,因为“文字”“属性”“元数据”三者可以混合检索,同时检索三者或者两两搭配,所以配置了一个“取消”也是非常贴心的设置




照片输出
照片输出往往是最容易令人忽视的环节,而这个环节恰恰细节也很多,不用四舍五入也能到一个亿。

如何进行输出?
很简单,只要在修完的照片上右单击,就会跳出来一个对话框,里面有输出,点输出,就有这个对话框:

就是这个对话框有很多细节。

我们从上往下看。
首先我们看到输出位置选项,这个是跟文件管理有关,个人有个人的习惯,我一般习惯新建文件夹。
并且把输出的内容放在输出文件前缀上。

差不多就是这样,这两项没难度。

接下来看文件设置,细节涌上来了,开始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