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因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相对匮乏,印象中走亲访友,拎的最多、最常见的就是桃酥之类的点心了,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不怎么富裕,所以幼时的我,吃的最多并觊觎最多、心中常惦念的就是桃酥了。时隔多年,当自己亲自下厨制作这款记忆中的味道时,百感交集。 谈起桃酥,不得不说说其前身后世。相传明嘉靖年间,江西出了两位首辅:夏言和严嵩。两人一忠一奸。忠臣夏言被严嵩陷害致身首异地,夏言的后裔不得不逃离住所。一分部来到了夏言故里——今江西上清挂洲村,另一部分则在今龙头山下定居,他们把从宫廷带来的做桃酥的技术传了下来,至清乾隆年间成为贡品。三百年来,通过糕点师傅的发扬光大,桃酥得以在民间流传开来,久盛不衰。 桃酥严格意义来讲,选料是很讲究的,糖要用专门炒制过的翻砂糖,有起酥的作用,面和油的质量保证上乘且有严格的比例要求,油选用的是素油,以满足不同人群,重量限制在40克左右等等。所以看似简单的桃酥,里面大有文章。对于家庭制作而言,桃酥的选料和制作就没有那么严苛了,但口感绝不输与市售的桃酥,吃起来一样的香甜可口、酥脆化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