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销技术】跟李光耀学习诊所现代化经营管理

 锦溪西 2016-06-07

李光耀纵横政坛数十年,然而,因为他对于中国的刻意疏远,对于传统儒家文明的冷漠,以至于饱受争议。

  

  不管怎样,李光耀带领国土狭小、民族宗教成分复杂、周边环境险恶的新加坡率先迈入现代化发达国家/地区的行列,傲视华人世界,让新加坡因其经济、金融、法制、环保、秩序、廉政而闻名于世。他以实际行动,为全体华人好好上了一门如何实现现代化的课程。这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诊所虽然小,但它也算是一个“微型企业”,“微国家”,有自己独立的财务及人事体系,和专属于行业特性的运营模式及管理方法。我们可以跟随李光耀奋斗、深思与不断“进化”的一生,学习如何经营管理好诊所,将诊所发展做大。


  

  一、“专家治国”战略 ——“专家开诊”原则

  

  在治国手段上,他大量借鉴了西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以及欧洲国家的福利模式,并取得了成效。

  

  很多诊所创立者聊到他们的一个共同困惑——“究竟我们是商人还是专业人士?”很多同行一直恪守医疗道德为患者竭尽所能得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并期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和信任。但患者愿景的变化和市场环境的莫测总是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开始怀疑和动摇自己的职业理念和开业初衷,影响诊所的发展壮大。

  

  从李光耀的“专家治国”战略我们可以学习 “专家开诊”原则,做到:

  

  首先,诊所要有自己的特色专科导向,选好方向,做成某个领域或者几个领域具有很高治愈率的专科式诊所;

  

  其次,经营者要加强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修炼,同时,要加强商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建设,将诊所做精做大,成为行业里的专家;

  

  再次,借助外脑,比如,可以请行业里的专家医生坐诊,提高诊所声望,也可以请管理高手指点诊所管理盲点,

  

  第四,我们要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方法上多做细节工作,充分开发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二、“经世济民,止于至善”——“团结协作、高效执行”原则

  

  李光耀被尊为新加坡的“国父”,他是新加坡“建国”元勋,更是新加坡“立国”功臣。

  

  新加坡要立足,首先要在经济上做到虽小犹强。新加坡本弹丸之地,资源自然十分贫乏,别说矿产能源资源,连淡水都无法自给自足。独立之初,新加坡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李光耀一再告诫政府和国民,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李光耀的领导下,新加坡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就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取得备受世界瞩目的成就。

  

  诊所经营者有了明确的开业思路之后,就要制定执行策略了。这时候,要把握好诊所与各个职员间的沟通协调,要真正让每一位员工领略诊所的 “开诊战略”、诊所详细的发展战略和与之相配套的具体战术,确保诊所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理解和坚决执行。


  

  三、“以小搏大,平衡外交”——“友好竞争,灵活调整”原则

  

  “以小搏大”,也许是最适合概括李光耀政治生涯的四字成语。

  

  新加坡要立足,还要做到外交上以小搏大。独立建国后,新加坡面临复杂的周边政治和安全环境,冷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美苏争霸波及东南亚。可以说,新加坡如何在周边国家以及世界大国的夹缝里寻求生存,继而获得影响,是李光耀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平衡外交”是李光耀眼中的小国生存之道。李光耀曾经说过,在一个地区,要是有两个以上大国的竞争,小国就有了合纵连横的空间。李光耀以奉行平衡外交著称。首先是借鉴不结盟思想,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但不建立正式盟国关系。其次,采取类似于瑞士那样的中立政策,多交友,少树敌,尽量在对立双方不选边站。再次,不选边并不意味着不发声,而是选准议题、找准时机,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立场,彰显新加坡的存在和影响。

  

  在短短几十载里,李光耀让新加坡在狭小的地理空间里,创造出足够大的生存空间。而其小国生存之道,其中的一些道理也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随着诊所的迅速发展,竞争将是必由之路,应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发展,“友好竞争,灵活调整”原则,是诊所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

  

  首先,公平竞争才是诊所立于不败的正道,恶性的低价位竞争既损害行业也损害自己。

  

  其次,打造诊所核心竞争力。只要是商品就会有趋同化的发展趋势,而趋同化直接导致的就是恶性价格竞争。在专注医疗服务的长期过程中,逐渐积累自己在某一专业领域里独特的服务理念和技术体会,并将其更加深化、细致、系统地整理成诊所日常的操作标准和行为准则。进而形成他人无法复制模仿的基于诊所独特发展历程和经营理念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打造出患者完全不可对比的、差异化的诊所服务定价标准。

  

  四、“实用主义的执政方针”——“建立个性化的推广模式”原则

  

  李光耀执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彻底的实用主义(Pragmatism)。他既不拘泥于某一种理论或者思想,他所关注的是,正如他自己所说,“管理刚独立的新加坡,照顾200万新加坡人的生计”。因为有了这样的终极目标,才使他能在建国后专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像很多其他的新近独立国家一样,陷入民主的乱局。

  

  诊所建立后,让很多诊所医生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自己!这时,李光耀的实用主义原则是很受用的————以诊所发展为首要目标,在具体的推广政策中灵活多变,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

  

  至于如何选择诊所的营销体系和营销模式,是在明确发展战略之后,分阶段、按周期、呈梯次的有选择、有组织的根据不同市场变化而制定。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明确的市场营销投入回报率,要根据患者就诊量的变化来判断该阶段市场营销的实际效果,以此调整和判断下一步营销计划的模式和投入金额。如果没有真实的数据说话和实际的收益情况反馈,所有的市场营销都不过是在“用钱打水漂”。

 
 

  五、“善于学习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原则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新加坡这样建国——城市国家,没有资源,没有腹地,还被敌视的国家环绕。新加坡的成功没有先例可循,但李光耀却善于从其他国家吸取成功的经验并迅速地应用到国内。

  

  我们开诊所,也要善于学习和交流,与当地行业诊所进行学术交流可以提高业务水平;经营合作可形成行业规范;维护权益;市场合作可扩大市场;通过参与和资助当地社区的公益活动也可以扩大诊所影响,建立品牌形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提高了,就更加便于诊所服务流程和操作细节的“锤炼和打造”。


  

  六、“富有远见的政策”——“善于创新,敢为人先”原则

  

  新加坡刚建国时,李光耀提出了几个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包括船舶维修、化学产品、电气设备与用具等,这些后来都被证明是极其正确的选择。时至今日,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最重要的港口服务、石油精炼和高端电子芯片产品的生产基地。

  

  诊所经营人员要有开放的视野和敢为人先的勇气。比如,如今“诊所无纸化”经营正成为趋势。其实,真正做到这一步还远着呢。但不可否认上的是,诊所的工作越来越倚重电脑了,衡量一个诊所档次高低的重要标准就是有没有使用电脑,评价一个诊所是否与时俱进的重要指标就是有没有实现电脑管理。

  

  那么,此时敢于先尝试诊所科技化管理的诊所,必然先尝到甜头,在日后行业大发展里先分到一杯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