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號方案:五間堂 詳細圖文資料

 zhwj1204 2016-06-08





阳城县“四馆一院”建设项目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相关会议纪要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2014)

3.《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一87)

4.《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38一99)

5.《居IJ场建筑设计规范》(JBJ57)

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一2006)

7.《居lJ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8.国家的有关规范、规定、规程

9.当地现行规范与法规

 

五间堂——阳城科技文化艺术中心

 

二、项目背景

阳城县,古称获泽,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地理坐标在东经112°——112°37',北纬35°——35°40'之间。
清康熙 雍正年间,阳城与陕西韩城 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阳城县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国家5A级景区皇城先付、有保存较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海会寺、天官王府、郭峪古城等,以及中华名山析城山、忙和与历山自然保护区。阳城民居古堡荟萃,书院星罗棋布,其中海会书院、石岩书院尤为名盛,曾演绎了“十凤齐鸣,十凤重鸣”的科举神话,缔造了300余年来令人引以为荣的文化辉煌。

三、功能定位

构建城市文化客厅,为市民提供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和旅游休闲的公共活动空间,塑造城市新形象。

四、规划策略

1)、通景

项目基地位于主城区西侧,美韵森林公园山脚下入口处,东临西小河、析城大道,与阳城主城区相望。设计使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城市与公园之间的重要节点,成为美韵公园形象主入口,将公园与城市有机缝合,形成独特的视觉通廊。

2)、依山

建筑依山而建,拾级而上,与山体有机融合。

3)、傍水

趣味开敞台阶及平台链接山顶景观湖面和山下小西河,我们在文化中心东侧入口前广场上布置曲水街,随着音乐节拍的律动,人和喷泉水景实现互动穿越,广场顿时沸腾。

4)、筑台

尊重基地原有公园,重组地形起伏,使表面形成不同属性的趣味平台活动空间,注入各种活动,将公园转化为城市乐园。

5)、书院

以历史书院文脉为空间意向,因山而生,构建既有古代书院气息又有现代文化功能的特色场所。

 

五、规划布局

从基地东侧的小西河向西退让出足够的空间,形成科技文化中心的前广场,作为文化艺术中心的主要出入日。从前广场中部沿山势构筑两级台地广场,形成公园和城市的开敞连接,营造积极的城市开放空间;在广场的末端与美韵小游园的交接处设置一座观光塔,形成建筑群组的至高点。文化艺术中心和山体公园有机融为一体,成为山体公园序列的一部分。

建筑群按主要功能的活性和疏散需求,依次布置影剧院、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各功能体块置于统一优美的屋脊之下,形成群组,极具整体气势。

影剧院、科技馆最具公共性,布置在连接城市的第一界面,保证该组建筑拥有良好的城市展示面。图书馆、和文化馆靠近中央台地广场呈对称布置,形成积极的公共空间。档案馆功能相对独立,依山布置在相对安静的西南角。各功能空间植人各种文化事件,如展览,艺术节等,形成文化律动,使市民休闲与日常的文化活动互动,实现功能的多样混合。

六、特色塑造

让建筑融入环境,保持地域的多样性,结合城市文脉,让建筑与环境共融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设计从地域环境及本土文化中挖掘基囚,起伏错落的屋顶是对太行山绵延跌的山形及阳城民居古堡屋顶的抽象提炼,成为城市特色地标。

七、景观空间

屋面景观起伏的屋面把台地、山体和建筑连为一体,利用起翘的屋顶形成的U型空间构成不同属性的空间场所,成为城市活力的容器,可以举行集会,展览,讲座,也可也以玩滑板,跳街舞,冬天甚至还可以溜冰、滑雪,各种活动和事件在这里发生,互为风景。

八、城市客厅

作为市民重要的公共节点及对外开放的聚集地,入口景观广场与美韵森林公园相呼应,扩大了城市共享空间;

1)、艺术台地

利用地形高差形成两个台地广场,大台阶可作为室外剧场坐席,举办露天演出,喷泉音乐会等,形成多彩趣味的城市空间

2)、景观庭院

以阳城古代府院大宅的空间结构为蓝本,以艺术台地广场为第一空间轴线,组织主要的功能围合,各功能体块围合形成二级庭院及巷道空间,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穿插,延续传统文化空间意象和历史纵深。

九、交通组织

在建筑群组的东北角和东南角分别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与析城大道形成交通环道,并与前广场形成消防环道,同时充分利用地形特点,设计地上停车库,节约了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生态停车库丰富了建筑沿山体的层次和竖向空间。沿台地广场布重新设计城市绿道,使其成为文化广场景观构成的一部分·增加健身运动过程的趣味性,同时又为广场提供活力

十、高差处理

基地与背后的美韵公园有12m高差。建筑依山而建,沿台地逐步抬升,充分利用竖向高差建造地上生态停车库。

拾级而上的台阶广场形成炅动趣味的城市共享开放空间。

十一、单体设计

1)、影剧院

建筑采用的规整统一的柱跨,使每个单体空间的规整、务实。

影剧院为1200座的国际级剧院,设计充分考虑声学、光学的要求以及各功能空间的完整性、艺术性。舞台釆用国际通用的品”字形设计,配备最前沿的技术设备,适合举行大型歌剧、音乐会、舞剧、戏剧、话剧等演出。

观众厅釆用钟形布局,设两层半挑楼座,保证良好视线和音响效果,观众人流从前广场进入开敞宏伟的艺术大厅,进场散场流线便捷高效?道具布景的运输可便捷到认侧台,贵宾可从生态停车场诵过侧台直认休息室。普涌观众在中场休息时,可通过休息平台到达景观屋顶,喝咖啡,看风景。

另有500座广播电视演播厅,与大剧院共享人口大厅.可举行报告和文化观演,小型独奏、独唱、小剧场话剧、儿童剧、艺术普及讲座等各类文艺演出,还可以举办商务、庆典等公关策划活动,设计充分考虑空间的通用性。

 

2)、科技馆

科技馆与影剧院相互呼应,共同构成良好的城市展示面,4个风格各异的主题展区.一个30座40影厅和一个100座的多功能报告厅。结合功能要求,分别在南、西、北三面设置主次入日、次入目、办公入目.组织不同人流.互不交叉.空间上采用方正的大进深布局,沿屋面曲线设两级平台作为展区,由大台阶相连,高低叠落空间丰富,可满足科学馆各种展览、体验使用要求。

 

3)、图书馆

图书馆试书里约4.5万册,主人口设置在台地广场的北侧,与文化馆共享公共广场空间;后角及书籍入口设.在生态车库的西北角.一二层为阅览区.设里开架阅览区、少年儿童阅览区、电子阅览区、休闲书吧、闭架书库等功能空间,三层为闭架书库和行政办公区.功能使用上,开架和闭架管理相结合、纸质图书与数字资源利用相结合、文献资源与文化活动组织相结合.馆内设计采光中庭和景观楼梯.并困境中庭分层组织各功能空间。

 

4)、文化馆

文化馆是百姓的精神家园,是普及大众文化、提高艺术修养的群众文化阵地,共两层,由群众活动,学习辅导.专业工作,行政管理四大功能组成。主入口面向第二级台地广场设置;内设中庭,可做临时展览之用,各功能围绕中庭设置,形成完整院落空间.首层设置200人报告厅,可作为文化中心通用报告厅。

 

5)、档案馆档案馆布置在较为安静的西南角,可从第二级台地广场通过巷道空间到达东侧的主入目.进入开敞明亮的服务大厅.后勤及档案入目设置在生态车库的西南角,方便运输。

一层为对外服务区,二层为档案库和业务技术区,三层为档案库和行政办公区,安保分区清晰,满足档案馆空问的特殊要求。

内部设计开阔的采光中庭,结合中庭设计舒适的景观楼梯,构筑舒适的庭院空间

 

十二、立面设计

立面提取阳城本地传统砖构建造形式,根据功能的需求进行参数化设计,调整其透光性,增强了立面的娜味变化,实现了用现代的律请方式表现地城文化特色及时代精神。

 

十三、节能环保

建筑生态节能作为一个整体的设计考虑,不仅在设计中考虑运用各种方法减少建筑耗能,使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材.保护环埂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份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本着技术新硕实用且经济适用的原则.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节能技术:

1)、生态绿化减少热岛效应

2)、困合结构保温

3)、遮阳技术

4)、自然采光

5)、照明节能(节能灯具及节能控制性开关)及光污染

6)、自然通风

7)、节水卫其

8)、热回收技术

9)、冰盆能技术

 

纽济技术指标

 

一、用地面积44908.68约67.36亩

二、总建筑面积44918.68

三、计容建筑面积:29981.72

1)、影剧院建筑面积:8844.03

2)、科技馆建筑面积:5631.62

3)、文化馆建筑面积:4786.51㎡

4)、图书馆建筑面积:6327.83

5)、档案馆建筑面积:4391.73

四、不计容建筑面积:14936.96

1)、地上车库建筑面积:12897.12

2)、地下室接筑面积:2039.84

五、容积率0.67

六、绿地率40.52%

七、建筑密度34.01%

八、地上机动车位360辆

九、地上非机动车位1700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