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鸟与夜猫子

 昵称34114238 2016-06-08

      

      ▲夜纽约      (资料照片)

      □沈东子

      就写作习惯而言,作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晨鸟型和夜猫子型,前者喜欢聆听鸟儿啁啾,在万籁苏醒时开始思索,后者习惯于在夜幕中潜行,享受独行侠的快乐。

      先来看看晨鸟型作家是怎么说的,洋人从孩童时代起就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所以早起的作家是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托妮·莫里森习惯于每天黎明时分开始写作,先喝一杯热咖啡,然后遥望曙光渐渐升起,她说这时候我会感觉到光明注入我的灵魂,身心都做好了写作的准备。一旦太阳西沉,我的思维会变得不活跃,文字也变得沉闷。《愚人船》的作者安·波特也喜欢早起写作,她说我喜欢凌晨的寂静,不想跟谁说话,也不想见任何人。伊迪丝·华顿写过《纯真年代》,她的所有小说都是早上完成的。前面提到的三只晨鸟都是女作家,这也符合女性害怕黑暗热爱光明的天性。当然热爱清晨的男作家也不少,菲利普·罗思回忆说,作家们聚会时,一个永恒的话题是相互询问每天几点写作,写多久,这不是客套,是认真的,大家都想知道,对方是不是跟自己一样疯狂,趁着别人还在熟睡,自己已经爬起来干活了。

      下面列出的晨鸟型大作家写作时间表,是研究人员收集材料统计出来的。早上四点: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五点:杰克·伦敦、安·波特、托妮·莫里森;五点半:冯尼戈特;六点:雨果、海明威、诗人奥登、格雷厄姆·格林、纳博科夫、伊迪丝·华顿;七点:歌德;八点:弗兰纳里·奥康纳;九点:托尔斯泰、伍尔芙、刘易斯、托马斯·曼、马尔克斯、戈尔·维达尔;九点半:麦卡勒斯;十点:毛姆。当然,四五点属于夜与昼的临界处,究竟算晚上还是清晨,是很让人纠结的,普拉斯短暂的一生就很纠结。

      有人喜欢光明,自然就有人喜欢黑暗,在茫茫黑夜中享受众人皆睡我独醒的快乐。女人不能熬夜,熬夜会憔悴,喜欢暗夜的夜猫子作家几乎都是男的,首推爱伦·坡,他的诸多惊悚小说都在午夜完成,写的也常常是发生在午夜的凶险故事,比如《莉姬娅》《鄂榭府的崩塌》等。他写作时,光有黑暗还不够,肩膀上还要放一只黑猫。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习惯半夜写作,他说自己年轻时白天要打工谋生,等到年纪大了,应酬又多起来,白天根本没法写,每天睡到中午起床,下午访客如潮,一波接一波,只有到晚上才能静下心来。

      美国新新闻体小说创始人汤姆·沃尔夫说,一到夜晚,我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他的代表作小说《迷魂汤》是半夜写出来的,坚持每晚写十页。诗人弗洛斯特自幼患有恐夜症,要在母亲的卧室里才睡得着,长大后依然害怕夜晚,不开灯不敢进任何房间,为了克服这种恐惧,他索性彻夜不睡,专注于写作。“我希望有两个月亮/交相辉映在天上/那才称得上是天堂。”他在乡下经营农场,白天睡觉晚上写作,写作间隙去挤奶,大半夜的,那些母牛还挺配合。

      另一只著名的夜猫子是卡夫卡,他的著名短篇小说《判决》,就是花一个夜晚写成的,从晚上十点一口气写到凌晨六点。他在日记中写道,只有在这样的时光,才会感觉到身心通透。福克纳曾经在一家工厂守夜,这对于他创作《我弥留之际》是再好不过的时间段了,他用六礼拜时间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部传世之作,而且守夜还可以拿双倍工资。普鲁斯特的叙述则更有诗意,他写道:“黑暗、宁静与孤独,如披风压着我的肩头,迫使我用笔去创造光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