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超额的付出换不来老板的青睐?

 夕阳下的一条狗 2016-06-08

为什么每天加班老板还是对你不满?为什么超额的付出换不来老板的青睐?或许不是你的能力有问题,而是你一开始就想错了!

本文提出的一些方法将会与你的直觉相悖。但是就如同电灯泡的发明替代蜡烛,智能手机替代大哥大,是一套新的操作体系的建立,一旦你在实践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就会发现这些之前不顺眼的方法会有效很多。

本文将不会讲解你需要的战略(做什么),那是MBA或者其他商业课程经常教的,我会讲真实的工作场景遇到的最大困难:战略的执行(怎么做)。

本文并不是通过经验而形成的方法论,因为经验之谈的使用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黑天鹅事件中的成功的企业家,经常会神化自己的经验,而且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造神吸引眼球的社会中,看到那么多人代表马云曾经说过的心灵鸡汤你就明白了。本文是基于科学的管理学理论而进行的分析。

粗略阅读此文只需要2分钟,而深度思考并灵活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改进自己的工作,需要10分钟,并且每天回顾1分钟。

痛点

员工:每天日程表排满一堆事情,经常加班忙到深夜,可领导还总不满意,真不想干了!

老板:我有清晰的战略目标,而且我把任务布置得清清楚楚,每天看我的下属也挺忙的,为什么总是执行不给力,是不是该把这些笨蛋开除了?

分析

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把日常事务和战略目标混为一谈,然而两者经常是作为对立面出现,日常事务是战略目标最大的敌人。如何区分日常事务和战略目标呢?

员工平时脑子里塞满了日常事务,如果有闪失将会自己背负责任,而人类的天性就是“害怕失去已有的”更甚于“害怕得不到更多的”,这就造成只要还有时间,日常事务的时间可以不断扩张,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员工每天看似繁忙,却难以领会领导的战略目标的原因。

很多员工对组织战略目标不明确,而且没有热情:“反正目标是领导定的,每月甚至每季度才有一次绩效考核,到考核的时候我才能知道这阶段表现怎么样,现在我就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就好了”。

而领导往往最看重的是战略目标的实现。

战略目标就是在周而复始的日常事务之外,值得你所有精力去完成的事情。团队需要投入80%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周而复始的日常事务是完全必要的,而20%的时间去实现能够给组织带来巨大变化的战略目标。以下图示展示了员工真实的工作状态和领导期待的工作状态,这种思维的偏差就造成了员工和领导之间的矛盾。

解决方案

这里我们引入美国管理学大师Stephen Covey推荐的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

原则之一: 聚焦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必须有明确的完成时限和标准:到什么时间,把某个指标从现有的X提升到Y。

说来容易,但我们经常看到的目标往往缺乏这样的清晰度,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办法去衡量是否完成了目标,这样的目标设置往往是假大空的自嗨型目标,跟我们小时候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口号没什么区别。

有时候我们明知道定量型的目标的好处,但是因为恐惧达不到目标时的挫败感,所以会有意避免目标有明确的完成时间和评判标准。自嗨型目标只是玩弄文字游戏,却难以被执行。

如何确定战略目标?很多人难以确定战略目标,是因为被紧急的日常事务都想抢占着你大脑中最战略的位置。

想象一下如果你作为一家电商公司的老板,为了确定企业目标,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负责采购的老大:“离消费者接触最近的是我们的产品,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质量就是我们的目标!”

负责技术的老大:“不要忘了用户是通过我们app下的单,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提高技术基础架构的稳定性。”

负责产品的老大:“即使有了技术,不靠我们运营也卖不出去货。”

负责人力,客服,物流的老大们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这种扯皮的结果必然是大家彼此不服气,自然无法统一聚焦点。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确定战略目标的时候,不要去问“什么是最重要的?”,而应该这样发问:“如果其他各个方面都保持现有状况的话,改进哪一个方面才能给我们带来最大收益?”这样就将问题聚焦,帮助团队讨论什么是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最终讨论的结果可能是某一项日常事务的改进,如将客户满意度从85%提高到95%。也有可能是来自日常事务之外的,如开发一项新业务增加已有产品的壁垒,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最后,战略目标数量不能超过2个。这就可能和我们的习惯不相符,本能上来说人们总会想要追求更多的目标,尤其是高效人士期望能实现的目标比普通人还要多。然而你追求的目标越多,能出色达成的目标就越少。就像Steve Jobs所说:

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不做什么。当你决定了什么事情对你来说事最为优先时,你必须有勇气,愉悦地,带着微笑地,不需辩解地,去对其他事情说“不”。因为你说“不”的时候,内心里熊熊燃烧着更大的‘是’的决心。

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