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都吃,并不代表您真会吃哦!

 lxp5611 2016-06-08


小编导读

大米是您天天都能吃到的东西吧?可是怎么吃大米才最健康?大米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帮助呢?赶紧跟小编一起来学学吧!


大米又名稻米,分为糯米、粳米、籼米。糯米是黏性很大的米,北方称江米(于下节单独介绍)。粳米煮饭比较绵软,广东人称之为肥仔米,东北米、珍珠米、江苏米都属于此类。籼米修长苗条,煮的饭比较松爽,丝苗米、猫牙米、泰国香米都属于此类。此外,根据制作过程不同,大米又有糙米和精米之分,精米是由糙米进一步去除胚芽或米皮而成。因糙米保存了其所含的全部的营养成分,且在防治某些疾病时疗效优于精米,所以糙米向来被视为是一种健康食品。

[中医保健功效]

大米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大米入药时一般以入仓年久而变色的米为佳,称为陈仓米。陈仓米具有健脾和胃、除烦止渴、固肠止泻之功效,主治病后脾胃气虚、热病伤及胃阴所致的烦渴口干、泄泻腹痛等。

另外,在熬粥时,等到粥沸腾一段时间后,最上层可浮起浓稠的米沫,形如油膏,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米油”,俗称粥油。米油具有补益肾精、大补元气等功效,服用米油时若加入少量食盐,可起到引“药”入肾经的作用并可增强功效。

[现代营养价值]

1.大米中的糖类及蛋白质含量虽然不高,但因其食用量大,因此仍然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2.大米是提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疗资源。

[饮食宜忌]

宜:大米是老弱妇孺皆宜的食物。病后肠胃功能较弱者,尤其是口渴、烦热、消化不良者熬粥食用效果更佳。

忌:糖尿病病人不宜多食粳米,因粳米含有丰富的糖类,多食可以升高血糖,加重病人的病情。

[食用方法]

大米属于性平之品,适合于任何体质人群。大米制作的食物品种很多,主要分为饭、粥、糕、粽等,熟制方法以蒸煮为主。粳米质地松软、黏性好,因此平常作为主食或煲粥的大米多以粳米为主。广东人喜欢根据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火候做成各式各样的粥。例如:

白果腐竹粥能清热降火,清肺胃之热。

皮蛋瘦肉粥是广东民间常饮的降虚火粥品,具有补虚劳、降虚火、去胸中烦热的作用。

花生粥具有补养脾胃、润肺利水、抗衰老的作用,而柴鱼花生粥具有补益脾胃、宽中下火之功。

白菜干粥具有利咽、生津、下火的作用,还可加入咸猪骨一同煲。中医认为,五味中“咸”味可软坚散结,且猪骨的本质亦是滋阴益髓,因此,加入咸猪骨同煲能够加强降火散热、生津益阴的功效。

瑶柱白粥能滋阴补肾,适合于肝肾阴虚、肾气不足导致的尿频遗尿、消渴多饮者。

另外,广东人喜欢用猛火生滚各类肉粥,如烫鱼片、猪肝片、牛肉片、滑鸡、螺片、肉丸、蚝仔等,不仅做出的粥鲜香爽口,而且低油低脂、原汁原味、口感清新,符合现代人的健康追求。

[美食烹饪精选]

瑶柱粥

原料:瑶柱30g,陈皮少许,大米100g。

做法:将瑶柱、陈皮、大米齐水煲至绵烂,开锅即可食用。本品也常用作各类生滚肉粥的粥底。

[食疗附方]

1.粳米粥:粳米30 - 60g,加水适量,煮成稀粥,早晨空腹食用。《粥记》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粳米粥适合于消化力薄弱的人。

2.粳米竹沥饮:粳米100g,炒香,加水适量研磨成浆,每次用一半,兑入竹沥2匙服用。本方取粳米益脾胃,竹沥清热、除烦渴之功效,用于胃热口渴、烦闷。(源自《圣济总录》)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