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构适应未来需要的课堂

 凡人sypls 2016-06-08

我认为,课堂教学在新形势下还应该有比效率更为重要的追求。

从教育外部看,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人类的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在提升。科技进步和人口全球流动,导致旧的行业消失,许多职业也会迅速被取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据美国考夫曼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从1977年至2005年,现有的公司每年平均减少100多万份工作;同时,每年平均有300万份工作由新的公司创造出来。因此,孩子在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今天可能还没有出现,教育教学如何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做准备?

从教育内部看,考试招生要“变脸”。中考改革强调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招生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综合素质评价录取。高考综合改革以“两依据一参考”为核心,在浙江、上海先行试点,随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考试内容越来越注重提取现实生活素材,在此基础上注重对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引导学校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认为,课堂教学要在目标、内容、方式、制度等4个层面推进改革,全面建构适应未来需要的课堂。

 

 

目标 ? 以素养为本的课堂

面向未来的课堂,要从知识点过关训练走向以素养为本,注重将知识转化为理解力、判断力和德行,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价值。

 

未来的教育教学必须有更高的目标定位,聚焦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这不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影响人一生的核心素养。

这里的核心素养,具体指的是在复杂多变环境下的个人品行、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视野,在不确定的世界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自我管理及自信坚韧的品质等。既包括某门学科所特有的素养,也包括跨学科的综合素养。人的内在素养是复杂的,试图建构一个完美无缺的素养体系恐怕只是徒劳。所以,学校还应该遵循实践逻辑,瞄准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当代青少年学生所缺乏的能力,要着力加以培养。

面向未来的课堂,要从知识点过关训练走向以素养为本,注重将知识转化为理解力、判断力和德行,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价值。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范例。

比如,复旦大学附中《彰显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实践研究》案例中介绍,学校确立“培育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的理念,构建以“中国人”“中华古诗文阅读”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程体系,引导学生阅读“儒家的理想人”“道家的理想人”“魏晋时期‘觉醒’的人”“明代寻找真我的人”“近代寻求真理的人”“现代寻求解放的人”“当代走向世界的人”等,系统地理解和感悟中国人的精神,破解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情感的难题,强调中华经典阅读与“单元贯通”写作。

江苏省南通市一位小学校长祝禧介绍的“文化语文”,有不同于一般语文课的价值定位。她选择体现鲜明民族文化色彩的意象,如“梅兰竹菊”“花鸟虫鱼”“亭台楼阁”“英雄、母亲、牧童、船长”等建设阅读课程,指导学生在洋溢着审美情趣的文学意象阅读课中自由“驰骋”,让儿童用心灵的眼睛和耳朵注视并倾听,在意和象的虚实间感悟中国人特有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审美方式,促使学生积淀中华民族情感、气节、气概,涵养民族精神气质等。如此语文课,不只是识字、阅读、写作,而是在听说读写中悟道、明道、涵养精神,有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内容 ? 面对真实问题的课堂

将学科知识尤其是那些核心知识嵌入真实情境之中,特别是设计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项目,是未来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着力点。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这样的学习通常持续时间长,更具挑战性和开放性,也使学生从过去的以学备用走向以用促学。

 

未来的课堂不是不需要知识的学习,而是需要进一步遴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更有价值的知识,同时考虑知识呈现的方式。

目前,中小学的书本知识一般做了“去情境化”处理,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等真实、具体、生动的细节被大大简化,剩下了由特定符号、术语所表达的概念、定律、原理及支撑这些概念、定律、原理的“事实”,其中不乏有为了突出所谓“本质特征”而人为编造的“事实”。

这些处理的本意在于突出基础、主干,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但这种将知识到行动过度简单化,易造成书本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给人纸上谈兵的感觉。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设计一些真实情境,把学习内容分解成具体的知识内容,是实现以学科知识为主到以学科素养为主的必然选择。

美国某中学学生阿兰给澳大利亚的朋友玛利亚打电话,说计划明年夏天去看望她,问她是否有空。玛利亚告诉阿兰,什么时候来都可以。第二年夏天,阿兰乘飞机来到澳大利亚,一下飞机就惊呆了,这里竟是隆冬季节。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同时又嵌入了有关地球科学的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力,帮助学生学会应对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

将学科知识尤其是那些核心知识嵌入真实情境之中,特别是设计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项目,是未来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着力点。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这样的学习通常持续时间长,更具挑战性和开放性,也使学生从过去的以学备用走向以用促学。

来自新加坡的美玲正准备到南非当3个月的交换生。她需要把一些新加坡元兑换为南非兰特。在这3个月期间,兑换汇率由每一新加坡元兑4.2南非兰特变化为4.0。假如美玲回国后要把南非兰特兑换回新加坡元,这对她是否有利?请提供一个解释以支持你的观点。

就数学内容来说,这个案例需要学生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数字运算。案例将现实情境与数学内容相结合,虽然所需要的数据已明确列出,但运算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而且,这里还需要学生有灵活推理和反思的能力,以及解释结果需要的表达技巧。这样的真实任务设计能够获得一举多得的效果,同时也拉近了课堂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方式 ? 注重体验经历的课堂

体验学习方式因学科而异。如地理课离不开野外考察,科学课总是要实验建模,思想品德课离不开践行,而人文学科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未来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这类课程。

 

西方人讲实验,拿他物、他人做研究,强调主客二分、客观审视,是“外证”。中国人讲体验,与此相近的说法还有体察、体悟、体会等,拿自己做研究、做尝试,是“内证”,即验之于自身的行为,得之于整个身心,是在主客交融状态达到一种理解、心领神会。

从提升人内在素养的目的出发,课堂应更多地关注特定情境下的儿童体验学习。认识也好,实践也罢,过程本身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是客体,改造的是客体,最终以认识客体的准确性、改造客体的成效大小等进行评判。体验总要获得某些精神的东西——需求的满足、悟性的提升、心理的平衡、精神的愉悦、境界的提升等。体验活动具有激活身心的功能,它不仅会使人的身心处于特定的情绪状态下,而且会把这种主观状态投射到周围事物中,使其染上特定的情感色彩,促使他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即情感共鸣。

体验中的感悟是真切的,同时也是独特的、局部的。体验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体验学习并不排斥其他学习方式。但我认为,体验学习是素养生成的基本方式,离开了体验学习,谈不上真正素养的形成。

体验学习方式因学科而异。如地理课离不开野外考察,科学课总是要实验建模,思想品德课离不开践行,而人文学科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特别是体育、舞蹈、戏剧、制作、护理等非学术性课程,本来就应以身体练习、动手操作为主,非纸笔练习、测验所能替代,未来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这类课程。

 

制度 ? 更加民主公平的课堂

课堂本来就不是私人空间,而是公共空间,必须同时面对各不相同的利益诉求。

 

制度文化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社会各方面利益诉求会越来越多,公众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也会越来越强,这必然会反映到学校教育,反映到课堂。

课堂本来就不是私人空间,而是公共空间,必须同时面对各不相同的利益诉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课堂不只是要求面向所有的学生进行教学,给每一个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机会,鼓励和要求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公平的学习共同体,而且要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促进必修与选修、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有机结合,在多样化的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越是多样,才越是公平。整齐划一的课堂,必然造成大量孩子的“陪读”,没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和发展空间。这样的课堂人为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所谓“差生”——通常他们只是不习惯学术性课程的学习而已,这是极大的不公平。

不同时期的好课各不相同,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同人所认同的好课也各不相同,我们需要共同追求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