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订东山古庙护国尊王签诗缘起》

 松莲阁 2016-06-08

《校订东山古庙护国尊王签诗缘起》

同安“东山古庙”祀奉主神“护国尊王”,玉旨敕封“总察保寿护国忠惠尊王”。据传“护国尊王”是从福建泉州府安溪“溪内庙”分灵至同安,明代正德期间,由同安主簿李彰于辛未年【公元1511年】创建“东山古庙”以尊神为主祀,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古庙里供桌上有签筒装50支签诗,以供信众占卜。余自幼耳闻目睹父辈,每遇难于决策之事时,皆到庙里虔诚祈祷“护国尊王”,问卜占事、指点迷津,以得决断,神明出签指迷,每每应验,灵感显赫,占事分毫无差。

在此所要说明的是:本部签诗的手稿本一直以来由庙祝收藏秘而不传,盖因其为香客解签而赚取资费。所幸因缘际会,余终获得手稿本,可惜此手稿本乃手抄本,鱼鲁豕亥、列风淫雨、讹误甚多、令人不忍卒读。有鉴于此,余乃发心编审全部签诗,对不通顺句子及错别字给以校勘更正,并查阅诸多传奇小说和历史典故,引经据典、稽考钩玄,于每首签诗配上详尽的典故及其等级,历经一载有余,终付梓杀青,使五十首签诗臻于至善,更具可读性及收藏价值。至于解签的应验准确性,则有奈于卜签者的悟性水平高低。

签诗文化它蕴藏着自古以来诸多历史的寺庙文化背景,诗中所表露的道德品性及历史典故的教化,何曾不潜移默化、恩惠泽被古往今来多少乡民村夫、富豪达人的精神需求及信仰。本部签诗集受众广,披泽阔,乃是前人遗留下来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基于此民俗文化,承前启后、延绵不已地流传后世子孙,本部签诗的重编,让这尘封的明珠,重新焕发熠熠光彩。

诚即灵、行必果。《易经》言: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善男子*福崇  编辑整理  (阳历2016-06-08

 付签解一首

第四首  神通广大  (上上签) 

神威显赫庙增芳   万年香火有灵通

远看青山山叠叠   长流溪水水茫茫

【典故】:厦门同安“东山古庙”坐落于同安区风景秀丽的大轮山山麓旁,背倚文公尖,左有文公松。古时全称为泉州府同安县在坊里山兜保东山古庙。古庙内主殿供奉有主神:护国尊王,俗称“王公”、“尪公祖”、(即由福建安溪县龙门镇溪内“灵护庙”,分灵而来。)从祀忠惠祖王、北山尊王、直符使者等神明。庙始于何年已经无从考证,但据现有东山古庙门口存有古石碑及《民国县志》记载,东山古庙由明正德同安主簿李彰于辛未年(公元1511年)创建的。至今500年多的历史。庙为二进双护,前接凉亭,砖木宫殿式结构,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面积200多平米。前殿主祀护法伽蓝和护界公。左右护厝后室主祀公婆神和注生娘娘。古庙大门上方有铭牌:“玉旨敇封东山古庙”。宫门冠头古联为:“东德配于天工不朽,山灵钟此地德无疆。” 每年农历十一月廿五日,为护国尊王圣诞庙庆。

    至于主祀“护国尊王”是睢阳张巡,亦或是隋末唐初间任县官之职的押迁官张纯,与原始身份无关,余深思再三,无须辩解。对于芸芸众生来说,祈求的是上苍的赐予,神灵的恩泽,能够消灾避难,安居乐业,和谐共处,神明的称号,并不介意,已融为一体,那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圣意】:地灵神兴  交感灵通  山清水秀  源远流长

【断曰】功名:名利两得 如有神助  运程:利有攸往 知遇可逢

     婚姻:姻缘可成 且待作合  官司:神灵默佑 可保无虞

     丁口:一门和顺 合家安康  家宅:家门兴隆 一团和气

     生意:财气充盈 必有利获  疾病:祈安保泰 必沾勿药

     失物:小心防范 百无一失  厝地:存心行善 自保吉利

     田畜:气运转佳 倍胜昔年  六甲:先报君知 孕生麟儿
解曰:凌云层出,高标第一,财子寿名,纳福无匹。
此签:家道吉昌之象,占科名上吉,凡事俱吉。

附注:此签为东山古庙本境庙宇签,出签无论天气阴晴皆好,所求遂愿。

桃李照门庭,溪山远屋青。天香凝不断,风物逐时新。

春色芳浓桃李有芳菲之景,秋光明净溪山无埃昧之尘。天香一热散兰摩之氤氲,风物初新保家门之福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