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婚”一词的来历————揭阳日报网欢迎您

 gudian386 2016-06-08
郑玄注周礼指出:“古娶妻之礼,以昏为期。”《礼仪》亦云:“主人爵弁,绘裳缁衣。从者毕玄端,乘黑车。从车二乘,执烛前导。”可见古人结婚都在黄昏。这就是“结婚”的“婚”字的来历。至于“结”字,古时女子出嫁时,母亲为她系结佩巾,称作结缡,以示到夫家后侍奉舅姑,操持家务。《诗。豳风。东山》就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的说法。古代女子订婚后,都要用缨束住发辫,以示已有对象。这发辫直到成婚当夜才由新郎解下,正像《仪礼。士昏礼》中所说的:“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夫妻在饮交杯酒前,还要剪下一绺头发,绾结一起,表示结发同心。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蝿、釵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将“结昏”两个字最早写在一起的,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公羊传》。由此可以看出“结昏”就是男女双方在黄昏时联结、结合在一起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