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太宰治,不可能这么爽朗

 茂林之家 2016-06-10

今年春番里噱头最足的动画应该属《文豪野犬》了吧,继厨师、侦探、魔法师以及各种球类运动员之后,日本动漫作者又把视线瞄向了一个特殊的职业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历史上的大文豪们化身成为各种中二超能力斗士,每个人笔下的名篇都化成中他们的异能,强行人间失格、强行罗生门、强行请君勿死……人家最想看的是阿加莎婆婆的能力——无人生还。


作为这部“文豪+异能”奇葩动漫的主人公之一的太宰治也是槽点满满——一个爽朗的自杀癖患者。对此我只想说:太宰治不可能这么爽朗!


《文豪野犬》中爽朗的自杀癖患者太宰治


太宰治的童年

和动漫里呈现出来的阳光腹黑的形象不同,真实的太宰治一生活得战战兢兢,这种性格的形成还得追溯到他的童年。


太宰治原名津岛修志,1909年出生于青森县北津郡的望族,父亲是位显赫的议员。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大家庭里,作为六男的太宰治,自然与继承家业无缘,因此也得不到父亲的重视。从童年时代起,纤细敏感的太宰治已经感到自己无法融入人间的生活了。拿日常的饮食来说吧。全家人按照长幼尊卑依次排开,太宰治落在最靠边的席位上。大家安静的咀嚼着饭粒,不发出一点儿声响。用餐房间里的空气是凝固的。死寂的氛围使太宰治品尝不出任何食物的滋味。每日的用餐变成了例行的仪式,反复的指认太宰治和人生的距离。


这种和家人、和生活的隔绝让太宰治感到害怕:如果不想办法弥合这道裂缝的话,恐怕自己便真的要被从人世间放逐出去了。为此,太宰治默默努力着。有一张太宰治年幼的照片,照片里所有人都是一幅正经的颜色,只有太宰治侧着脑袋,咧开嘴而笑。但任谁看了照片都不会觉得他是其中最可爱的孩子。相反,或许会产生厌恶吧。因为在那个孩子脸上体会不到一点愉快的心情。他的笑容,是故意佯装出来给人看的,正在向人献上谄媚的讨好。“表面上我不断的强装出笑脸,可内心里却是对人类拼死拼活的服务,汗流浃背的服务。”(语出人间失格)太宰治这样说道。


太宰治童年照,左二


五次自杀未遂

关于太宰治生平最传奇的是他的自杀经历,他一生先后六次尝试自杀,前五次皆由于幸运(或不幸)的因素宣告失败了,直到最后一次他才成功告别人世。如果说自杀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太宰治就是用毕生实践这种艺术的人。


太宰治不断尝试自杀或许是受到了前辈芥川龙之介的感染。他从学生时代开始便怀着想要成为像芥川一样的作家的梦想,十四岁就开始写作。1927年,芥川龙之介吞食大量安眠药辞世,给太宰治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冲击。从1928年到1930年,太宰治就有三次企图步上芥川的后尘,可是皆未能如愿。


芥川龙之介,能力:罗生门

搞错,芥川龙之介才不可能那么残念呢


最为传奇的是他的第三次自杀经历,这是一次殉情。21岁那年,太宰治考上东京帝国大学,这一时期,他频繁接触烟酒,并且流连于风月场所,还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来,太宰治更发展到了与艺妓同居。大哥代表老家发来断绝关系的命令,并切断了太宰治的生活费。生活不下去的太宰治和一位咖啡馆女招待相约在镰仓殉情,结果女招待命丧大海,太宰治却被渔民救下。这次失败的殉情被新闻大肆渲染,太宰治本人还差点因 “协助自杀”而遭受牢狱之灾。然而比起人世间的讨伐,更残酷的折磨来自太宰治自身,他一辈子都得背负起“杀人”的罪恶。




接下来,太宰治又于1935年和1937年两度自杀未果。



三次错失芥川奖

1935年,为了纪念芥川龙之介,同时也是为了鼓励新人作家,文艺春秋出版社设立了日本首个文学奖——芥川龙之介奖。太宰治怀着渴望获奖的心情写作了《逆行》,成功入围评选。然而大奖却花落别家,因为时任评委之一的川端康成说,太宰治目前的生活有不妥之处。


大嘴巴的川端康成


太宰治很气恼,因为生活上的丑闻,就可以否定他的努力吗?他只有寄希望于下一次比赛,暗暗发誓一定要写出让评委们都无话可说的作品。他开始尝试以外国的文风来写作。时任芥川奖评委之一的佐藤春夫一直看好太宰治的作品,并写明信片鼓励太宰治说,下回大奖非他莫属。岂料,第二届芥川奖因为“二二六”事变(1936年2月26日日本发生的一场失败兵变)而被迫中止,无人获奖。


接连两次和大奖错肩重挫了太宰治。他无论如何都想要得奖,甚至写信给评委川端康成:“请给我希望吧……虽然我厚颜无耻的活了下来,也请表扬一下……请不要对我见死不救。”太宰治用毫无尊严的口气恳求川端康成把大奖给自己,足见获奖欲已成为促使他活下去的勇气了。


可是,似乎在捉弄他一般,第三回主办方为了避免部分优秀作者总是独占鳌头,出台了新的规定,禁止前两届候选人再登榜单,这彻底把太宰治从第三届大奖的候选行列中剔除出去。三次打击加上药物中毒把太宰治送进了医院,他连提笔的力气都没有了。


在《人间失格》中,年幼的叶藏发现自己的灵魂是非人的怪物,怪物的形象在他脆弱的时刻频频复现。这是否就是太宰治透视自己灵魂的所得,他的人生是否一直被这个梦魇缠绕呢?或许太宰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感觉自己失去了为人的资格,他苦心争夺芥川奖实际是为了重新获得人格,拿到大奖就可以抬起头来,堂堂正正做人。


《青之文学·人间失格》中的叶藏其实是太宰治的化身。


短暂的幸福时光

转眼到了而立之年,在恩师井伏鳟二的撮合下,太宰治和中学教师石原美知子结为连理。太宰治下了相当大的决心来维系二人婚后的生活,他在结婚的誓约书上如此写道:


“所谓结婚、家庭,我认为就是努力。并且相信这需要加倍的努力。并非是轻浮,而是踏踏实实的用一生来珍惜。当我离婚的时候,请完全把我当成一个过客来对待。以上虽然是一些极平凡的言语,却在我往后的生命里,无论是面对谁都能坦然,即使在上帝面前,也能毫无畏惧的发誓。无论如何,请相信我。”


美知子深信自己嫁给了一个怀抱金蛋的男人,“他的手不适合拿除了笔以外的任何东西”,她悉心照料丈夫的饮食起居。太宰治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家庭的暖。他戒掉了年轻时焦躁的心态,以平静的心情继续写作。婚后,太宰治进入了创作生涯的黄金阶段,接连发表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太宰治和家人

文人的良心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举国陷入狂热的战争情绪之中。文人身为社会的良心,本该努力用他们的力量唤醒民众的理智,现实却非如此,很多文坛大家皆成为政府的帮凶歌颂战争。太宰治为盲目的同胞担心着,他转而写作一些轻松愉快的作品,来安慰在战争中受苦的人们。


“罪多者,其爱亦深。”(语出《春之枯叶》)这是太宰治从过往的残酷经验中领教的真谛,背负着过往的罪孽并时时自省的人才会加倍珍惜眼前人。战争结束后,日本人轻易的忘记他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恶,毫无愧疚的积极的迎接生活,这令太宰治甚为厌恶。他感到自己在战争中犯了罪,罪在安慰一帮杀人的同胞。于是,他写下了《斜阳》,讲诉被战争扭曲命运的人们的故事,借此向同胞们展示战争的罪恶。


罪多者,其爱亦深。——《春之枯叶》


指责同胞的罪,更忘不了自己的罪。1948年,太宰治着手写作自己的犯罪告白——《人间失格》。他借主人公大庭叶藏的口评价自己的人生:“我过的是一种充满耻辱的生活。”


太宰治无法原谅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于是不惜采取严厉的自我惩罚措施。怎么能够一边继续享受着幸福的家庭生活,一边忏悔过去所犯的错呢?他抱着这样的想法离开了美知子和孩子,又大量抽烟和酗酒,还结交了情人。他不是因为贪图享乐所以沉沦,而是为了唤醒记忆,强化罪恶感。太宰治把自己重新推向崩溃的边缘,身体情况也开始恶化,他一边咳血,一边坚持写作。


太宰治曾经五次尝试自杀,和美知子结婚后,许多年间再没有起过轻生的念头。完成临终忏悔之后,他彻底弃绝原本可以幸福的人生,与情人一起投河自杀。太宰治的尸体在三十九岁生日当天被发现。


人间失格


杀死牛虻的尾巴

在《人间失格》里,太宰治化用了苏格拉底那个著名的比喻,他说每个人都有一条牛尾巴,而他自己脆弱得像一只牛虻,任何一个人只要轻轻的挥动一下尾巴就能轻易的把他拍死。这种冷漠的残酷正是太宰治一生最大的恐惧。


太宰治把一切都看得太沉重了,无论是别人的攻击,还是自身的过错,因此他的一生总是活得战战兢兢。和太宰治相比,我们多数人的犯的罪是怠慢。怠慢自己的过错以及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所以能够轻易地遗忘,能够继续漫不经心的往别人的身上挥打那条牛尾巴,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就没办法幸福的生活吧。然而,以逃避生命重负而生存的方式,根本不能称之为“生活”。人要真正的活得像一个人,必须像太宰治一样勇敢挑起生命的重担。



原标题:OMG!太宰治不可能这么爽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