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 采莲曲二首 》
【唐】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
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
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①采莲曲:古曲名。②“吴姬”句: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③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④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⑤芙蓉:指荷花。⑹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第一首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诗和远方很近,
只与您相隔一指点击!
来自: 扩春 > 《待分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唐诗鉴赏辞典》第九十二首《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
听蒙曼品唐诗之四十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大家都知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荷叶罗裙一色裁",...
杨雨19:王昌龄《采莲曲》
杨雨19:王昌龄《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初读这首诗的时...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不待解说,这两句一出,你脑海中一定形成了采莲女独特的形象:...
王昌龄见到采莲女,写下一首诗,短短4句,便美艳了千年!
王昌龄见到采莲女,写下一首诗,短短4句,便美艳了千年!它出自于唐代诗人,有着“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之手,是王昌龄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荷...
【悦背夏荷】“荷叶罗裙一色裁”(王昌龄)
【悦背夏荷】“荷叶罗裙一色裁”(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读着这两句,你是不是感觉到:在这一池绿荷红莲中,采...
王昌龄充满柔情的一首诗,描绘了采莲少女,好像人间仙境
王昌龄充满柔情的一首诗,描绘了采莲少女,好像人间仙境。下一句将这种和谐发挥到极致,裙子和荷叶融合,那荷花就和少女的脸颊相融合。...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