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食“五黄”,袪毒又健康 | 正安

 为什么73 2016-06-10

端午时近夏至,正是寒暑气转换之时,多雨潮湿,细菌繁殖活跃,食物容易霉变,消化道疾病进入多发期。因此,五月自古又被称为“毒月”,端午这天被称为“毒日”。


1


“毒月”如何祛毒?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插艾叶,不仅仅是一种习俗,也有很多的养生功效。艾叶泡脚能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赶走体内湿寒。

艾叶泡脚

《本草纲目》: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红豆薏米有止血调理、利水祛湿,健脾止泻、清热解毒的作用。在夏季,人体大量排汗导致尿量减少很容易导致下肢出现水肿,多吃红豆可以利水。

红豆薏米粥

《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



端午时节由于日照时间延长,天亮早天黑晚,因此宜晚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增加午休时间,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及时得到休息,以消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晚睡早起


2


“毒日”如何养生?


中医认为,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精力。因此,自古民间就有端午食“五黄”的习惯。


雄黄酒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雄黄酒,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汉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雄黄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其药性辛苦、温,有大毒;归肝、胃、大肠经;主要是外用于杀虫解毒,少饮对身体有益。


咸鸭蛋黄


咸蛋黄具有防暑、开胃的作用,可补充人体缺失的盐分。鸭蛋黄中的脂肪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一半以上正是橄榄油当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对预防心脏病有益。

黄瓜



《陆川本草》:治热病身热、口渴,烫伤;瓜干陈久者,补脾气,止腹泻。

黄瓜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肠内腐败食物排泄,所含的丙醇、乙醇和丙醇二酸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对肥胖者和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有利。


黄鱼

唐  杜甫  《黄鱼》

“日见巴东峡 ,黄鱼出浪新。”

中医认为,黄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黄鳝


经过冬天的蓄养和春天的复苏,端午时节的黄鳝肉质细嫩,是择食最好时节。

黄鳝性味甘、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适治气血两亏、风寒湿痹、产后淋沥、下痢脓血、痔瘘诸疾。



3


   走走程序……


 粽子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北方粽子多是白米、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复杂,以糯米原料,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



端午粽,其实更想念小时候妈妈包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