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叫桑蚕,这是我的简历

 飞扬AB 2016-06-10

姓名:桑蚕

别名:家蚕、蚕宝宝

出生于:新石器时代

年龄:5000余岁

代言人:螺祖

最喜欢的植物:桑树

最喜欢的食物:桑叶

特长:产丝


┃家庭情况


家族: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

亲属:柞蚕、樟蚕、樗蚕、天蚕等

家庭住址:浙江、江苏、上海、四川、山东、安徽、重庆、广东、广西、辽宁等

住房面积:1242万亩(2014年桑树栽培面积)

家庭收入:1088.57亿元(2015年1月-11月产丝收入)


┃教育培训经历



┃荣誉


蚕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点,从新石器时期,种桑养蚕就成为先民生活的一部分。


主演了一部旷古绝今的史诗大片,片名《丝绸之路》。讲的是: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形成贯穿亚欧大陆延绵几千公里的“丝绸之路”,有三条陆路并进,历经一千多年之久,远抵波斯湾、古罗马;到唐代达到鼎盛,又辟海路抵达中亚、地中海各国,使长安、扬州、广州成了世界贸易中心。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到达南中国海、印度洋、红海、东非,后又转到南欧直抵荷兰。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蚕桑丝织包括:杭罗织造技艺、轧蚕花、扫蚕花地丝绸生产习俗等。


┃成长经历


野外采集:约在距今六千年之前,我们祖先从野外采食桑椹、蚕蛹中,发现茧可抽丝、丝可织衣的利用价值,就从野外采集回来,做成衣服。


种桑引养:春秋战国时期,丝绸生产已很普遍,民间、朝廷都建有作坊。《孟子》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室内驯养:随着先民生活的定居,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蚕茧,即开始了人工饲养,并把蚕移到室内来驯养。


┃关于我的神话


《搜神记》记载。


相传在太古时代有父女二人,父亲外出打工,仅留下女儿一人和一匹马在家。女儿自己饲养此马。


由于贫穷和寂寞,她非常思念打工在外的父亲,就对马戏言:“你要是能把我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马听完此言后便挣脱缰绳而去,径直跑到了父亲打工的地方。父亲见到马后非常惊奇,就牵来骑上。


马望着来的方向悲鸣不已。父亲见状,猜测家里有事,就骑马回到家里。畜生有非常之情,所以父亲就更加精心喂养。但马不肯吃食,每见到女儿出入都要喜怒击蹄。


父亲觉得奇怪,就悄悄地问女儿。女儿只好如实相告。父亲认为此事有辱家门,就用箭将马射死,把马皮剥下晒在院中。父亲又出门了。女儿与邻家女友来到马皮前,对着马皮嘲笑说:“你一个畜生为什么要娶一个女人呢?招此杀身之祸,何苦呢!”


话音刚落,马皮突然飞起,将女儿卷走。邻家女友大惊失色,不敢抢救,只好去告诉父亲。父亲返回后到处寻找,未能找到。


数天后,在一棵大树枝上发现了他们。女儿和马皮同时化为蚕,生息于树上,其茧厚大。邻女取而养之。因树为桑树,又因桑与丧同音,故取名为桑蚕,老百姓普遍饲养,即为今天的家蚕。


┃自我评价


我嗜吃,一天24h都在不停地吃,生长极度时,我的体重能增长1万倍。但我不只是一个吃货,我的奉献精神是有目共睹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说的便是我。而且,我产的丝是世间最好的纤维,号称“纤维女皇”。从古到今,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对我产出的丝制成的衣料赞不绝口。



在古人眼里,我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吐丝成茧,而后化为飞翔的精灵,这是一个美好、圆满的生命轮回,并赋予丝绸神秘,高贵的人文色彩,使之蕴涵浓厚的哲学意味。


┃他人评价


11世纪马可波罗在书中写道:这些织物五光十色,目迷神眩,鬼斧神工,极其精巧。阿拉伯人称它“像神话中的仙女一样美丽”,欧洲人誉之为“大地的鲜花”、“ 天空的彩霞”、“ 像梦一样神秘”。


┃家乡美景



┃家里特产


蚕丝


蚕沙


┃特长


产丝:我产的丝有珍珠之光,即使在化学纤维日新月异的今日,丝织品仍被誉为“纤维女皇”,它具有的一些衣料特性是其他纤维望尘莫及的。



┃诗词歌赋


《豳风·七月》:春日载阳, 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大雅·瞻印》:“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卫风·氓》: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宋)范成大《村景即事》: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戴复古《罗敷词》:夫家重蚕事,出采陌上桑。


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敇,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补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杨下采桑[南北朝]乐府诗 :飞丝惹绿尘, 软叶对孤轮。

 

华山畿 [南北朝]乐府诗 :闻欢大养蚕, 定得几许丝。 


采桑一首[南北朝]姚翻:雁还高柳北, 春归洛水南。 日照茱萸领, 风摇翡翠篸。 桑间枧欲暮, 闺里遽饥蚕。 相思君助取, 相望妾那堪。 


赠王肃[南北朝]谢氏:本为箔上蚕, 今作机上丝。 得络逐胜去, 颇忆缠绵时。

蚕丝歌[南朝宋]鲍令辉:素丝非常质,屈折成绮罗。 


陌上桑 [南朝梁]吴均:袅袅陌上桑, 荫陌复垂塘。


春 思 [唐]李白: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子夜四时歌 四首·春歌[唐]李白:秦地罗敷女, 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 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 五马莫留连。 


白田马上闻莺 [唐]李白:黄鹂啄紫椹, 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 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陌上桑 [唐]常建:翳翳陌上桑, 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 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 盈盈娇路傍。 


禽虫十二章(其四)[唐]白居易:蚕老茧成不庇身, 蜂饥蜜熟属他人。


废室行[唐]张籍:宅边青桑垂宛宛, 野蚕食叶还成茧。 


采 桑[唐]王建:鸟鸣桑叶间, 叶绿条复柔。 攀看去手近, 放下长长钩。 


蚕 妇[唐]张俞: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春闺思[唐]张仲素: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变 律[唐]苏涣: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


采桑妇[唐]汪遵:本来若爱黄金好, 不肯携笼更采桑。 


桑妇[唐]刘驾:墙下桑叶尽,春蚕半未老。


汝川行[唐]欧阳詹:汝坟春女蚕忙月,朝起采桑日西没。 


采 桑[唐]李彦暐:采桑畏日高,不待春眠足。

 

采桑女[唐]唐彦谦: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

 

蚕 妇[唐]来鹄:晓夕采桑多苦辛, 好花时节不闲身。 


怨妇词[唐]鲍溶:百日织彩丝, 一朝停杼机。 机中有双凤, 化作天边衣。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五代]贯休:蚕娘洗茧前溪渌, 牧童吹笛和衣浴。 


郊行[宋]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 芦箔蚕成密茧肥。


蚕市[宋]苏东坡:闲时尚以蚕为市, 共忘辛苦逐欣欢。


锦缠道·桑[宋]马子严:雨过园林,触处落红凝绿。正桑叶、齐如沃。


东阳路傍蚕妇 [宋]翁卷:两鬓樵风一面尘, 采桑桑上露沾身。 


村舍杂书(其一)[宋]陆游 :中春农在野, 蚕事亦随作。 手种临安青, 可饲蚕百箔。 累累茧满簇, 绎绎丝上篗。 老子虽安眠, 衣帛可无怍。 


春日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柳花深巷午鸡声, 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 满窗晴日看蚕生。 


望江南 [宋]仲殊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村景即事(宋) 范成大: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罗 敷 词(宋) 戴复古:夫家重蚕事,出采陌上桑。


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思 归(宋) 冯时行:秋稻水乾还筑圃,春蚕桑尽欲鸣机。


题耕织图(元)赵孟頫 :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


宋·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桑基鱼塘


据史料记载,珠三角早在汉代已有种桑、饲蚕、丝织的活动。直到1522年(明嘉元年)明朝,广东生丝对外畅销,促进了蚕桑业的迅速发展。这一带农民经过长期种桑养蚕的经验,后来发现养蚕的蚕沙(蚕粪)可以养鱼,逐渐了解蚕沙是塘鱼很好的饲料。桑基鱼塘这种特殊生产方式经过长期生产实践,逐渐形成起来,并很快传到三角洲各地。


“桑基鱼塘”的立体农业耕作模式,即“塘基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在蚕桑生产鼎盛时间,珠三角集中了全省95%的桑园面积。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蚕桑生产逐渐萎缩消失殆尽,珠三角土壤出现了严重质量问题。

调查显示,目前珠三角地区 28%的土壤存在重金属超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 平,而农药化肥用量均超发达国家警戒值数倍,近三成的土壤属于三类、劣三类。 珠三角农田土壤改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向土壤污染宣战,是国家的战略选择。国务院今年 5 月 31 日正式发布《土 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提出我国到 2020 年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 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蚕沙改土,顺天应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