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人生,就在《黄帝内经》之“道”

 一株小苗 2016-06-10

古代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对于疾病,不着重于治疗,而是着重于预防其发生。正和治理国家是一样的,不是国家出了乱子才去整治,而是在平时更加防范。假如等发生了疾病再去治疗,国家就出了乱子才去整顿,这样做就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打仗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为时已晚了。《黄帝内经》恰恰正是提倡这种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健康人生,就在《黄帝内经》之“道”

因此,《黄帝内经》整本书很少涉及什么病怎么治,而是在讲一个“道”,就是这养生之道,如何让自己的人体更好地适应大自然,达到人体内部的和谐和人体与自然的和谐。只要领悟了《黄帝内经》的内涵,并且真正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就能达到天人合一,长命百岁。《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将养生调摄方法归纳为“法于阴阳,和于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也就是说养生应做到:适应周围环境,避免外邪侵入:锻炼身体,强壮体魄;节制饮食,注意起居;保养精神,保持精气充足,等等。主要有以下三点

1、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身体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我们讲究起居有节、作息有时、节制情欲、调理饮食等都是为了达到平衡。

健康人生,就在《黄帝内经》之“道” 

2、天人合一。人是天地的产物,养生要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我们听说的“春捂秋冻”就是天人合一养生观的体现。

 


 3、身心合一。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重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重心灵的修炼调养。你见过一个斤斤计较、心事重重、杂念丛生、心胸狭窄的人长寿吗?没有。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健康人生,就在《黄帝内经》之“道”

 总之,《黄帝内经》是适合老百姓的养生宝典,是每个家庭的福音,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保健武器。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人还是孩子,掌握《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并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你就能健康,就会少生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