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而在特殊时期,生命和原则只能选择一个。 可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但8岁时的我如果听到这样的话,肯定是无法理解的。还是会把课余时间全用在了嬉笑打闹,及时行乐上。 4、 “生而为人,对不起。” 这句话是日本导演中岛哲也创作的。 我以前租的合租房里有一间是住着一个日本青年伊藤君,他在上海一家中日进出口的贸易公司工作。会说中日英三国语言。刚开始我和他打交道总有些尴尬。因为他实在太“客气”了。 比如我们在门口遇见,他会做一个标准的90°鞠躬来打招呼。然后做一个谦让的手势,让我先进门或出门。每次从日本探亲回来都会给每一位室友带礼物,一般是日本当季的零食。然后会用带樱花的包装纸包的很好看。给礼物的时候也是先鞠躬再递上礼物。他用过的公共设施都会收拾的跟原来一模一样,连电视遥控器的摆放位置都不会错。 我没有跟日本人同事过,但看书里总说日本人工作是按部就班十分死板的。但跟日本室友合租过的经历,让我对日本文化有另外一种理解: 一个社会人,不管你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都无法避免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他们严格按照制度工作,看似死板,其实也是怕一旦破坏制度,就会给更多的人带来麻烦吧。 所以才会写出“生而为人,对不起”这样的句子。 陈佩斯的话剧《戏台》也演绎了“生而为人,对不起”的无奈。 身为90后的我,多想在春晚的舞台上看到陈佩斯的身影。同一个时空下,他在演,我在看,多幸福。可在我懂得怎么欣赏小品的时候,他已经不再上春晚了。最后一年在春晚舞台上演《王爷与邮差》时,我只有6岁。 他的个人经历就像他扮演的班主一样,身不由己。想在春晚上表演真正的喜剧,但节目组总认为他的喜剧党性不足。最令他生气的是每次上春晚节目组都会在观众席里安排一个带笑大哥,只要这个人哈哈大笑,周围的人都会跟着哈哈大笑,整个春晚不再是把自己作品展现给观众,而是事前规划好的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不该笑。 连观众的反应都规划好了,那还演个什么劲儿呢?
所以陈佩斯退出了春晚,改为观众会真实反应的话剧。观众笑是因为他演的真好,观众不笑他下台后会一遍一遍地重新修改与排练,直到下一次扔出包袱时底下的观众会发自内心地笑。 6、 和陈佩斯很像的一位艺术家是周星驰。 周星驰也总是扮演小人物。《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长江7号》……他把自己这种追求信念的坚持,融入到了一部部电影中,基本上都会有一个happy end,除了《大话西游》。选择了当齐天大圣,就要推开紫霞仙子,至尊宝的内心是无奈的。电影如是,生活也如是。关于梦想、爱好、父子情、爱情…这些简单而坚决的信念,周星驰都一步一步走向happy end,唯有爱情,年过半百的星爷似乎真的要走向孤独终老的end。 陈佩斯和周星驰都是真正看清社会本质的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看清了本质后仍怀抱着某种信念,禹禹前行。所以,明明他们演的每一部都是喜剧,却每一部都让你看着看着就笑得流出泪来,哭着哭着又咽咽口水坚强地笑出声来。 7、 《戏台》结局是令人欣喜的,军阀倒台,班主内心那一点点可怜的执拗终于明朗起来。 诸如《戏台》这样富有生活哲理的喜剧,真心推荐你看。你会感到,这世上是有一个人是跟你一样的,认定了什么,就会努力去争取,虽然怎么斗都好像斗不过权势与命运,但还是不会放弃抗争,只要是可以选择的地方他就会选择做到最好。比如不得已非得让卖包子的票友上台,班主也力争让他唱的字正腔圆,不要毁了京剧这块国粹。
不知道你现在已在社会这个大戏台上扮演了几个角色,唱了几出戏,不得已地勾了几张不属于自己的脸谱,但真心希望你不要放弃自己心底的那一点执拗,真心希望你在不多的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尽力做到最好。这才不枉来到这个大戏台上走一遭,即使这本不是你的意愿。 生而为人,对不起。 ——对不起,我不会放弃。 ● ● ● 楠 子 姑 娘 的 信 箱 ● ● ● 一个用心解忧的信箱 一直在做浪矢老爷爷的工作 真幸运,茫茫人海收到你的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