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铅中毒,又见铅中毒

 老庄. 2016-06-11

  近些年关于儿童血铅超标及铅中毒的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每一次都会引起短时间的舆论关注,
比如2009年8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陕西凤翔抽检731名儿童发现615人血铅超标,可热点事件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仍能记得这条消息的又有几人呢?至少,我还没有忘,因为我刚刚要把这个事情忘了,结果又发生一起儿童铅中毒的事件……

5月中旬开始,上海市环境与儿童重点实验室的颜崇淮教授陆续接诊了来自深圳的几例腹痛待查的患儿,所有患儿都是极重度铅中毒,均系使用了一款(中药)喷鼻剂……实验室测得患儿静脉血铅水平为907微克/升,并且观察到齿龈铅线和骨铅沉积。”(@虾米妈咪)


这等事情为什么会发生?铅对儿童的戕害到底有多大?为减少这些铅祸,我们都做过哪些努力?这些努力奏效了么?这些问题,其实说来话长。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铅是我们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人类开采铅矿的历史已经超过6000年,铅的发现和使用曾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状态,水管,器皿,棺材,油漆,罐头的密封,葡萄酒的保存,女人的化妆品……历史上很多药物也含铅,铅甚至一度在几百年间成为比金银更为重要的金属,也就是说,铅之于人类首先是有用的,而非仅仅是令人们谈之色变的毒物。但由于铅的广泛使用,人类也在长期懵懂无知的状态下深受其害,代价惨重,近代研究表明,有些历史上兴盛一时的王朝由盛而衰也与铅的使用有莫大关系。

遗憾的是,虽然今天我们对铅中毒已经有了较为深入详尽的认识,但持续地使用铅却又造成了新的接触机会,因此时至今日各种铅中毒事件仍未从身边完全消失。铅对我们的戕害,甚至始自人之初……

铅中毒与女性妊娠

在妊娠期间,即使暴露于低铅水平,其对胎儿也会产生严重的有害作用,包括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和流产。同时,高血铅水平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铅转移给胎儿。因此母源性铅污染也被认为是小儿铅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2007年有研究者报道了这样一个病例:一名 22岁的美少妇(非洲裔美国家庭少妇),出现了持续的腹部疼痛、膝关节疼痛、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手指麻刺感,心情十分烦燥)、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贫血及牙龈上下有蓝灰色线。

这些症状一下涉及到了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循环系统,乍看起来,一头雾水,莫说普通人,就是很多年轻医生初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很可能不知道该挂哪一科的号,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女子的复杂情形呢?

追问病史,她近期刚刚由于绒毛膜羊膜炎导致了8个月的妊娠意外终止,其牙龈上下有蓝灰色线——这是铅中毒患者特有的“铅线”,只有在铅中毒患者身上才可能出现,进一步检查其血铅,果不其然,铅中毒正是罪魁。

奇怪的是她最后一次接触铅也已在7年前了,当时还因铅中毒而住院治疗。铅中毒的源头被认为是其之前一直居住的公寓,在15岁接受住院治疗后,她和家人已迁居到一个由城市卫生署所建立的无铅污染的新公寓,虽然该家庭中其他成员没有经过正式检测,但他们都否认有任何铅中毒症状。该患者同样否认在家中或工作场所中有任何新的铅接触。为什么铅中毒可以在7年之后再次袭扰病人呢?

原来人体内吸收的铅有90%~95%贮存于骨骼,这部分叫做贮存铅【正磷酸铅,Pb3(PO4)2】没有生物活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贮存铅可以转运到血液和软组织中变身为具有活性的可转运性铅【磷酸氢铅,PbHPO4】,当可转运铅超过一定的指标时,铅中毒便不可避免。本例中没有证据表明有新的或增加的铅接触,在此情况下,患者体内铅水平增加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由于其妊娠期间体内矿化组织的动员和再分配而引起的。

这个病例使我们见识了铅中毒在多器官水平上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的严重程度。大“铅”世界,女人好难……不过,且慢,事实上男人更难,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男性受到铅中毒威胁的比例显然更大。

铅中毒与男性生殖健康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观察到,男工大量接触铅会导致不育,配偶流产、胎死腹中或生下先天畸形的后代。一项对150名蓄电池厂男工的调查显示,铅中毒与中度铅吸收者生育能力下降,表现为精子过少、无力和畸形的比率增高,轻度或生理性铅吸收(非铅作业车间员工)对工人生育能力无明显影响。研究者认为铅所引起的生育能力减退可能是铅对性腺直接作用的结果。

另外,酶活性和代谢的改变常常会使金属元素之间失去平衡,使铅中毒更加复杂化,比如对锌及锌相关辅酶的影响。锌是体内各种必需微量元素中需求量最大的一种,作为体内百余种酶的辅助因子,与生殖系统代谢活动密切相关,尤其与生殖器官中的多种脱氢酶活性密切相关。

正常男子的精液中锌含量较高,是血浆中锌含量的100倍以上。精浆中含有如此丰富的锌,一定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研究认为,锌直接参与精子的生成、成熟、激活和获能过程,当男性体内锌含量较高时,生精能力也较为活跃,与之相反,近半数男性不育者被认为同缺锌有关。

当铅中毒时,血铅浓度增高,血清中几种含锌酶的活性则相应降低,精液铅浓度可达到较高水平,而精液锌浓度下降。据推测可能是体内存在铅、锌的拮抗。

国内张学书等对86名铅接触男工人进行了精液质量检查,其一次射精量、精子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存活精子数均明显降低,精子畸形增高。还有人给雄性大鼠用醋酸铅灌胃9周后,结果精子精目减少——看,因为铅,连大鼠都跟着倒了大霉了呢。

不过,大“铅”世界里,最让人心疼的还是那些铅中毒的孩子。

容易受伤的孩子

当成功受孕而又顺利分娩之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仍比成人更易受铅毒的危害。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因为在生活中儿童吸收的铅比成人更多。通常铅多积聚在距离地面1米左右的大气中,而这个高度正好是儿童的呼吸带,另外由于儿童对氧的需求量大,故单位体重的通气量远较成人为大;儿童有较多的手-口动作,且以单位体重计算、儿童食物摄入的量明显多于成人,因此其经消化道吸收的铅也比成人多。

再就是儿童对铅暴露的高度敏感。与成年人的职业病性铅中毒情况不同,儿童对体内铅的生理-病理反应有独特的表现。由于铅是嗜神经毒物,对儿童神经系统-心理-智力-行为发育损伤具有不可逆性。20世纪30年代,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伦道夫·拜尔斯和心理医生伊丽莎白·罗德首先提出铅可能导致儿童行为障碍的说法;2001 年4 月,美国儿科学大会上,美国辛辛那提医学中心报告指出,小儿血液中铅的含量增加至100ug/L 时其智商下降11.7 个百分点。除此而外,铅中毒又可产生多系统、多器官损伤(如造血系统,心血管,肝、肾,骨骼),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威胁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常见危险因素,家长们不可麻痹大意。

儿童对铅污染的反应常见为:头痛、腹痛、情绪急躁、攻击行为、外科症状、认知能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持续哭闹、缺钙、缺铁、缺锌及贫血症状、体重不增。

由于儿童高血铅所呈现的“非特异性症状”,又常常导致其被误诊为其他常见病,并予相应的对症治疗,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治疗自然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治疗反应与常见病治疗反应也不一致。

铅中毒,没有人能完全置身事外。

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大气中铅含量的增加,在铅灰色的天空之下,我们每呼吸一口空气就会增加我们体内的铅负荷,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你我,真的没有理由对铅中毒掉以轻心,且不说大型工厂排放到大气中的铅尘与汽车尾气中排出的大量含铅废气让我们无处躲藏,仅饮食和用药不当导致的铅中毒就时常见诸报道。

江苏省某县医院内科曾在11年内共收治非职业性铅中毒524例,追查其原因,罪魁祸首是当地饮用的米酒和热酒所用铅锡壶。米酒中的醋酸与铅化合成醋酸铅【(CH3COO)2Pb.H2O】,为水溶性,易于胃肠道吸收,醋酸铅略有甜味,它的存在居然可以使米酒的口感更佳,殊不知一杯杯美酒下肚,相伴而去的还有“穿肠毒药”(慢性铅中毒可导致包括腹部绞痛在内的一系列症状,而重度急性铅中毒处理不及时可致人死亡,因此称这样的米酒为“穿肠毒药”也不算危言耸听)。如果说这种无意中误服了含铅化合物尚属倒霉的话,那古代罗马人因为对醋酸铅的甜味上瘾而居然将其当作酒的调味剂使用,就属于找死了。

古罗马厨师用来调酒的甜味剂叫做萨帕,其制作方法是将废弃或变酸的葡萄酒在铅锅中煮沸制成糖浆,现在我们知道这种糖浆之所以有甜味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醋酸铅,从这种糖浆中析出的晶体看起来尝起来都像蔗糖,故被称作铅糖。掺入萨帕的葡萄酒在古罗马极受欢迎,但据记载这种酒可能导致不育、流产、便秘、头痛和失眠,古罗马的妓女对萨帕情有独钟,因为服用此物可起到避孕作用(铅的生殖毒性),还能使她们的皮肤变白(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导致其贫血)。

通常认为,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瘟疫、经济衰退、宗教纷争、权力斗争和外部压力,铅是不是也在这一历史进程当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了呢?据推测公元60年之后的一个世纪里,有明文记述罗马贵族人数锐减,极可能与此有关。遗憾的是,这种美味穿肠毒药的制备方法并未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而失传,在中世纪以及随后的几百年间继续给饮用它的人们带来巨大痛苦,在17世纪的法国、18世纪的北美殖民地以及18世纪末在英格兰西南部,均爆发过急性腹痛事件(同时包括精神错乱),这些俱是历史上著名的铅中毒事件。

铅的医疗用途也有悠久的历史,古代西医曾用含铅的药物治疗溃疡、皮肤感染止血和痢疾,也利用其镇静作用(其实是神经毒作用)治疗癔病,但如今,现代医学事实上已禁止了所有含铅药物的使用,但因相信另类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而导致的小儿铅中毒事件却偶有发生,比如在2000年,美国华盛顿州沃拉沃市的一位医生就发现了一个只有2岁的儿童有严重的铅中毒症状,随后查明,他是因为服用了名为葛丽泰的民间药物,对这种药物进行分析之后,它几乎就是纯粹的氧化铅……在美国西部的西班牙裔的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儿童服用民间药物导致的铅中毒事件,这些药物虽有不同的名目和所谓功效主张,但相同点是其主要成分都是铅,现在,美国已禁止进口这些药品。

无独有偶,这样的不幸不止发生在大洋彼岸,对中国人来说,含铅类中药应用不当,也是生活中铅中毒的一个主要原因。含铅类中药主要有铅丹【Pb3O4】、密陀僧【PbO】、铅粉【ZPb(OH)2PbCO3】及铅霜【Pb(CH3O2)2·3H2O】、黑锡【PbS】。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据说有镇惊坠痰、截疟杀虫、定惊解毒等功效,能直接杀灭细菌、寄生虫,并有抑制黏液分泌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常用于治疗癫痫、癫狂、哮喘、疟疾、皮肤病及肠道寄生虫等。《伤寒论》中治疗“伤寒下后,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千金翼方》治疗消渴的铅丹散;《普济本事方》治疗“元气虚寒,真阳不固,上热下寒”的黑锡丸等,都属含铅类中药。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曾于2007年报道一例6个月女婴的重度铅中毒,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只有 6 个月大的宝宝血铅含量严重超标呢?原来自宝宝出生起,妈妈一直用黄丹粉为她涂抹全身皮肤。黄丹粉又名铅丹,主要成分是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中医古籍记载铅丹外用有解毒止痒、收敛生肌等功效。民间(特别是衡阳、邵阳等地区)流行用它治疗小儿红臀、痱子等,目前在不少药店都能买到。如果让小儿长期接触黄丹粉,后果就很严重了。

与大洋彼岸不同的是,美国因部分儿童服用另类医学的民间药物导致铅中毒而禁止了这类药物的进口,而在中国社会,中医却并非作为另类医学而存在,因此,在我国因中药而导致铅中毒的隐忧大概还要存在一段时日。(这篇是旧文,当时写到这段时,仅仅是表达一种隐忧,不料,一语成谶,到底还是出了这种因使用中药而导致的儿童集体铅中毒

其实,含铅类中药有毒这一事实,我国古人已有所察觉,但只有语焉不详的记载,如《本草纲目》载“铅性带阳毒,不可多服”。现代研究表明铅中毒量为0.04 g,可溶性铅盐的致死量为20g,微溶性铅盐的致死量为30 g。

令人费解的是,国内宣称能驱铅排铅的中药组方也颇不少,但大都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卫生部在2006年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中没提中医药半个字,我想亦是基于上述考虑。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办?

对于重度或急性铅中毒,自然需要及时入院治疗,予排除毒物驱铅及对症。而职业性铅中毒当以预防为主,按相关标准改善生产条件加强工人防护和医疗监督。

尤其该引起所有人重视的,是对我们祖国花朵的防护。有学者提出儿童期铅防治的关键是“零血铅战略”,即在理想状态下保持儿童血铅为零,但事实证明这一战略在今日之中国真的仅仅是“理想”而已。

环境铅污染是造成儿童血铅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而含铅汽油的广泛使用和铅在现代工业中的大量应用是导致20世纪环境铅污染的两个重要原因。有研究估计,迄今为止全球已通过汽车的排气管将多达1 000万吨的铅排放在环境中(汽油中添加四乙铅作为抗爆震添加剂)。这样的事实和数据让我们觉得悲观又无奈,但还是有人在努力试图改变现状。

由于对含铅汽油有害作用的日益认识,美国在70年代就已开始限制汽油的含铅量。在对1976~1980年进行的美国第二次全民健康和营养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时,研究者发现,在这5年期间,随着汽油中铅用量的逐年下降,人群血铅水平也逐年下降。2002年,一份来自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大附属医学院)和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的追踪调查表明,在上海地区推广使用无铅汽油近两年后,儿童血铅水平有显著下降。超过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的比例,从37.8%下降到24.8%。同时据上海市环保局大气铅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市市区大气铅含量也有大幅度下降。这表明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减轻了该地区的环境铅污染程度,从而降低了儿童铅暴露的水平。对我国2007-2012 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儿童血铅水平和(或)铅中毒率研究的论文分类整理分析后,也提示我国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有递减的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距离“零血铅”的理想目标,我们仍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

无论如何,有些我们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还是应该尽量执行。

第一,经常洗手:一次洗手可以消除90%~95%附着在手上的铅,特别是饭前洗手。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文献均表明男孩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高于女孩,这大概是跟男孩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有关,家有男孩儿,要格外注意咯。

第二,凡是小孩子可以放入口中的玩具均应定期擦洗除尘。

第三,定期家庭扫除,平日常开窗通风。

第四,少去街边玩耍,避免吸入汽车尾气。

第五,少吃含铅食品(如松花蛋,爆米花),避免使用一切中药,多吃富含钙铁锌的食品。

最后一点提示,如果您的孩子出现可疑铅中毒的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血铅。


(作者:李清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