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游风(激素性皮炎)

 学中医书馆 2016-06-11

激素性皮炎与面游风相似,其与过敏性皮炎、药疹等均属中医热毒证。

    【病因病机】本证之因,内由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湿邪内蕴,积湿化热,外受药毒侵袭,内外合邪,泛于肌肤而成。祁坤日:“初发微痒,次如蚁行,面目俱浮,更兼痛楚。由阳明壅热所致”(《外科大成·面部》)

    症见面部皮肤变红热,痛痒,轻微肿胀,舌质红、苔微黄或兼腻,脉见弦数或濡数。

    【辨证用药】本证病机为湿热病毒,灼煎阴血,充于肌肤。治则当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方如二妙散、玉屏风散合凉膈散加减。

    处方:黄柏、苍术、大黄、栀子、黄芩、连翘、蒲公英、金银花、赤芍、牡丹皮、车前子、茯苓。

    方中黄柏、大黄、栀子、黄芩、连翘、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清心胸郁热,泻三焦之火;赤芍、牡丹皮凉血散瘀;苍术、茯苓、车前子健脾利湿。诸药合用,共收清热解毒、凉血散郁、健脾利湿之功。

    【典型医案】孙某,女,38岁。主诉面部红热干痒已2年。

    患者于2年前因面部患皮疹始用皮炎平、皮康霜等含激素类药物外用,如停用则面部红痒加重,一直反复应用,不能间断,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即使如前使用也不能控制,症状仍红痒干裂。诊断为激素性皮炎。

    症见面部潮红,痒甚,干裂,可见血丝(显现的毛细血管),舌红、少苔,脉见弦滑。

    此乃湿热内蕴,充斥面部肌肤,阴血损伤热毒证之热邪偏胜。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止痒。方用玉屏风散合凉膈散加减。并停用激素类药膏。

    处方:生黄芪30克,防风l5克,白术l5克,赤芍l5克,生地黄30克,紫草l5克,牡丹皮15克,蝉蜕l0克,白鲜皮15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苦参l5克。水煎服。

    二诊:服药4周后病情大好,面部潮红渐减,仍有轻度痒,舌脉同前。前方加栀子10克,桑叶l5克,桑白皮15克。继服。

    又服l0天,只出现过一时性痒,但一过而止,余症皆消。再服1周巩固疗效。

    【附方】

    二妙散(《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苍术。功用: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走注,筋骨疼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等。

    京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痄腮

    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汗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