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看中医如何辩证治疗

 本草裕华 2019-11-30

第 1290 期

作者 / 何斌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皮肤科

编辑 / 许红 ⊙ 校对 / 段瑞

: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辨治体会

近十余年来,随着非处方外用药自主使用及面部美容非正规使用激素日益增多,致使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病变部位多累及面部及肛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兹就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试谈体会如下。

1 病因病机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指由于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使皮肤对该药产生依赖性而导致的皮肤非化脓性炎症。诊断主要依据有较长时间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当停用糖皮质激素后原损害复发或加重,再用药时损害迅速好转并消退等激素依赖现象。皮损有红斑或潮红、丘疹、水肿、皮肤萎缩、变薄、发亮、鳞屑等,严重者有毛细血管扩张、痤疮、酒糟鼻样改变以及色素沉着等。自觉症状有灼热、瘙痒、疼痛、干燥和(或)紧绷感等。有学者根据病变发生部位的不同,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分为口周型、面中央型和弥漫行3型。①口周型:围绕口周离下唇红部约3~5mm的一个清楚的区域里有中等分散的红斑、丘疹和脓疱;②面部中央型:双面颊部、下眼睑、鼻部和额部受累,通常口唇周围为正常皮肤;③整个颜面部和颈部都受累。

现代医学认为,糖皮质激素对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与成熟的抑制、减少皮肤蛋白与脂类的合成、损伤表皮的屏障功能并使其水分丢失增加是可能的发病机制。

本病属新发病,在中医学古籍文献中并无记载,但据其发病发展经过,多于皮脂溢出、湿疹等基础病变上失治、误治所致,当属中医学药毒范畴。究其病因病机,不外风、热、湿邪蕴阻肌肤,加之滥用、久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致温燥化毒,毒热之邪蕴结腠理、外侵皮毛、浸淫血脉而使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灼热、毛细血管扩张等;热毒郁久,耗伤阴血,阴伤血燥,肌肤失养而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疼痛、裂隙、肌肤紧绷感,甚至皮肤萎缩等。

2 辨证论治

临证时根据本病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辨证论治。

2.1 急性期:症见:皮损色红,面部肿胀、灼热、痒痛、毛细血管扩张,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或数。证属热毒壅盛。治以清热凉血、解毒化斑为主,方用自拟凉血解毒方。

处方:牡丹皮、金银花、大青叶、茜草、浮萍、白鲜皮各15g,赤芍30g,连翘、槐花各20g,紫草、地榆、防风各10g,蝉蜕6g。加减:若瘙痒重者加蒺藜、徐长卿、僵蚕祛风止痒;肿胀、甚则滋水者加黄柏、苍术、苦参清热燥湿;肺胃热盛者加石膏、黄连、黄芩泄火解毒;肝胆湿热者加茵陈、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利湿;毛细血管扩张、面红者加凌霄花、白茅根、仙鹤草清热凉血、化瘀消斑。每天1剂,水煎服(下同)。

2.2 缓解期:症见:皮疹色转暗,面部干燥、脱屑、瘙痒,痒感夜重日轻,毛细血管扩张明显,舌红、苔薄,脉弦数。证属余热未清,热盛伤津,肌失所养。治以原方的基础上加强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之力。药如生地黄、玄参、地骨皮、知母、青蒿、沙参、麦冬、石斛等。

2.3 恢复期:症见:皮色淡红,面部紧绷感、微痒,易过敏,伴见毛细血管扩张,或见色素沉着斑,舌偏红、苔薄,脉弦细。证属热病伤阴,津亏血燥,肌肤失养。治以滋阴润燥、化瘀消斑、疏风散邪、益气固表为主。处方:荆芥、防风、当归各10g,黄芪、白术、连翘、金银花、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麦冬、天冬、丹参、槐花、凌霄花、玫瑰花、蒺藜各15g。加减:皮肤干燥、脱屑较多者加何首乌、火麻仁、白芍养血滋阴润燥。恢复期宜加强活血祛瘀之力,以防止或减轻色素沉着,可酌加鸡冠花、益母草、虎杖等。同时继续清散浮越之表邪,兼顾益气固表,防止基础病复发。

3 临证体会

3.1 清热解毒以透邪: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泄;火(热)亦为阳邪,其性炎上,故风热之邪伤人,多易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所以,面部皮肤病的发生与风热之邪关系密切。若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毒日久滞留于肌腠,与风热毒邪相合,日久易从火化,从而使面部出现明显兼热兼火的症状。故治疗以清热解毒为根本,常用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等辛凉清热,解毒透邪,并与清热凉血药配伍,使入营之邪转透气分而解,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3.2 清热凉血以除邪:热毒内郁,外不能发散,内不能疏泄,传入营血而见皮疹色红、灼热、痒痛,面热夜甚,神烦少寐,毛细血管扩张。因此,清热凉血是治疗的关键,药用牡丹皮、赤芍、生地黄、玄参、紫草等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3.3 疏风解表以祛邪:头面居人体高位,为诸阳之会。“高巅之上,唯风可及”,面部易受风邪侵袭而致病。而风药多轻清上扬,善走头面,故宜应用风药疏风解表,祛风止痒,风药还可充当引经药,引其它药物上行头面发挥治疗作用,因而,在皮肤科的治疗中起着增效的作用。常用荆芥、防风、薄荷、蝉蜕、浮萍等。

3.4 清热滋阴以润肤:毒热之邪易耗血伤津,灼伤阴液,而见面红、干燥、脱屑、紧绷感等。因此,在清热解毒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养阴护液,滋阴润燥,使肌肤得以濡养,逐步重建皮肤的屏障功能。药用知母、地骨皮、青蒿、麦冬、天冬、沙参、石斛、天花粉等。

3.5 活血化瘀防色斑:毒热之邪好入血分,迫血妄行而致面部发斑、潮红,热伤血络每易留瘀,热与血结亦可致瘀。故治疗时注意运用活血化瘀之品,急性期及缓解期使用凉血止血化瘀之品有助于防止血热成瘀,预防色斑形成;缓解期使用养血活血化瘀之品以防色素沉着,有助于局部组织的修复。常用地榆、槐花、茜草、凌霄花、鸡冠花、玫瑰花、当归、丹参等。

3.6 中药外敷以治标:在撤激素的阶段,面部皮疹可能复发或加重,出现肿胀、灼热、疼痛、丘疹、瘙痒等。可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中药煎剂(如马齿苋、地榆、黄柏、苦参等)湿敷,以促进局部炎症消退,褪红消肿,迅速缓解面部不适感;缓解期可予青黛膏每晚外涂,在润肤的同时清热解毒,凉血止痒。面部症状的改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烦躁、焦虑的情绪,改善睡眠,进一步促进皮损的好转,形成良性循环。

3.7 查找病因指导用药: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多由皮脂溢出、湿疹等基础病治疗不当所致,在诊治中应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必要的检查,尽量查找病因以指导用药。若对花粉过敏者,应慎用花类药,宜使用其它凉血化瘀之品,如白茅根、仙鹤草、益母草、虎杖等;若对异性蛋白过敏,应避免使用虫类药,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3.8 心理治疗及护理:与患者耐心沟通,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增强患者的依从性。由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患者对外界各种理化刺激十分敏感,因此,应当告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光刺激、化学刺激、热刺激,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4 病案举例

黎某,女,41岁,2011年10月日初诊。主诉:面部反复潮红近1年。1年前,面部出现红斑、丘疹,自用皮炎平外搽后症状好转,此后面部出现皮疹即使用皮炎平,其后又自购肤康霜、艾洛松等使用,用药后症状缓解,停药数天后皮疹复出,且渐加重。近日面部皮疹再增多,外用皮炎平、艾洛松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前来就诊。诊见:前额、鼻旁、面颊、双下颌及下颏皮肤潮红,轻度肿胀,散在针帽至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明显。患者自觉面部瘙痒、灼热,遇热加重,情绪焦虑,食寝难安,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毒热之邪外侵皮毛,阻于肌腠,内入营血,热伤血络。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法为主。处方:金银花、牡丹皮、茜草、白鲜皮、浮萍各15g,大青叶、紫草、地榆、防风各10g,连翘20g,赤芍、槐花各30g。每天1剂,水煎服。同时以马齿苋、地榆各30g,煎水晾凉后湿敷面部。随症加减治疗1月后,患者面部炎症明显好转,瘙痒减轻,晚间痒稍重,面部干燥、脱屑,毛细血管扩张明显,舌偏红、苔薄,脉弦数。证属缓解期之热盛伤津,肤失濡养。内服药在原方基础上加大凉血解毒养阴之力。处方: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连翘、金银花、地骨皮、麦冬、白鲜皮、槐花各15g,知母12g,沙参、凌霄花、防风、僵蚕各10g。如法煎服。又治1月余,面部皮色淡红,痒轻,较敏感,易脱屑,舌偏红、苔薄,脉弦细。证属恢复期热病后期,津伤血燥,肌肤失养。治以凉血滋阴,养血活血,疏风散邪,益气固表为主则。处方:荆芥、防风、玫瑰花、当归各10g,黄芪、白术、连翘、金银花、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麦冬、石斛、丹参、槐花、凌霄花、蒺藜各15g。随症加减治疗月余,病症痊愈。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新中医》2012年第9期第134-135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