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馆,《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众姐妹入大观园居住后,为林黛玉的居所。次后探春起头,大观园中姐妹起了“海棠诗社”,众女儿各将本名收起,另起别号,探春便送黛玉“潇湘妃子”之号,后林黛玉亦香消于潇湘馆,潇湘二字与林黛玉大有渊源。 元妃才选凤藻宫后,圣上体贴之心,准许宫里嫔妃回家探视,贾府上下便筹备修建省亲别墅。省亲别墅修建完备之时,贾珍等人来请贾政查验看有无不妥之处,顺便好题匾额对联。贾政有心要试宝玉才情,遂命宝玉在旁伺候。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是贾政等第一次入园时,潇湘馆的描写。贾政问题何匾额,众清客心下也都知道贾政要试宝玉,故意将什么“淇(qí)水遗风”、“睢(suī)园雅迹”等俗字来说,只等宝玉来拟。
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事?”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lí)测’矣。”因命:“再题一联来。”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zhǎng)。”说毕,引众人出来。
有凤来仪四字,脂砚斋评,“果然,妙在双关暗合”。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配合。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这里指元春探亲,一展凤的风采。
宝玉所拟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脂评更是说为妙极,尚、犹字妙,尚绿、犹凉四字便如置身于森森万竿之中。 展眼元宵在迩,元妃归省,元春登舟观看园内景致,游览已毕,与贾母、王夫人等厮见了, 各各归坐,元妃便命传笔砚侍候,为园内最喜者赐名,按其书云:
顾恩思义 匾额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岛)万国被恩荣。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
大观园 园之名
有凤来仪 赐名曰潇湘馆
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 即名曰怡红院
蘅芷清芬 赐名曰蘅芜苑
到这里,正式将宝玉所题“有凤来仪”处命名为潇湘馆,次后,元春又命众姊妹各题一匾一诗。又说最爱‘潇湘馆’、‘蘅芜苑’二处(此二处为钗黛所居,元妃又最喜,大有深意),便命宝玉为此二处作五言律诗。
有凤来仪 臣 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元妃省亲回宫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让探春依次抄录,将匾额镌勒在大观园石上,又想着大观园内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封锁起来,不叫人进去。因此便下谕,让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因怕冷落了宝玉,王夫人不高兴,也让宝玉随进去读书。
只见黛玉在那里,宝玉便问他:“你住在那一处好?”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些。”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我也要叫你住那里。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大观园中诸多景致,黛玉偏偏喜欢那几竿竹子,巧合的是潇湘馆又偏偏挨着怡红院,彼此更亲近了,由此也为宝黛爱情萌生提供地理上的优势。
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
探春偶结海棠社,在起名号上,黛玉打趣探春“蕉下客”名字乃是一头鹿(蕉叶覆鹿故事),反被探春戏谑爱哭,送以潇湘妃子之号。
娥皇女英,又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是中国古代华夏族神话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姐妹同嫁给舜为妻。舜的父亲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位后,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
黛玉本为绛珠仙草,下世为人,以泪报神瑛侍者(宝玉前世)浇灌之恩。娥皇女英泪尽而死,黛玉亦泪尽而逝,潇湘之号比黛玉,再贴切不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