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名文化散说309闻一多

 老刘tdrhg 2016-06-11

姓名文化散说309闻一多

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著名爱国主义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字友三。友三也作友山。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人。十三岁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清华十年,1921年与数值实秋等人发起清华文学社,1922年赴美留学,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之前,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与清华大学任职。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进入西南联大任国文系主任兼教授,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当中。1944年加入民盟,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后成为积极的民主战士。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5日,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闻一多慷慨陈辞,作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罪恶行径,在回家途中被特务伏击而遇难。

除了诗歌创作,闻一多还出版了《闻一多诗集》《闻一多诗选》《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闻一多论新诗》等多种著作。有《闻一多全集》。在他的家乡有“闻一多纪念馆”。2009年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而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百位名人之一。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又出身书香门第,他的命名当然是十分讲究的。原名闻家骅。骅是骅骝马之简写,相当于说千里马。闻家骅,就是闻家的千里马。不同时代用家骅为名大体意思相同。如朱家骅,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教育部长。邹家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其他名为家骅的简直数不胜数。

闻家骅,字友三。《论语》: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一般和友三为名取的益者三友。历代用友三为名字的人不少。近代就有民间艺人高友三、倒戈将军石友三、绥远军阀鄂友三。当然这个友三也可以理解成三友,特指松、竹、梅岁寒三友,以松、竹、梅为友也是友三。

闻一多名为一多,其实是个绰号式的笔名。闻一多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时名为 闻多,而闻多与英语中的寡妇(Widow)发音相近,潘光旦建议他改名一多。当时闻一多还主张废姓。也就是说他初用一多为名时并不带姓。一多有时也作亦多。加上闻姓,久而久之,被人称为闻一多了。

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