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方歌括》简介

 为什么73 2016-06-11


(一)时方歌括简介

一般来说,学习四小经典是要求大家背《汤头歌诀》的,但是我的习惯是让学生背诵《时方歌括》,因为《时方歌括》比《汤头歌诀》更有内涵,《汤头歌诀》的作者没有《时方歌括》的作者水平高,陈修园既是《医学三字经》的作者,同时也是《时方歌括》的作者,是清代的大医,他的水平一般人是比不了的,所以我就要求学生背诵《时方歌括》。

另外还有一本书叫《医方集解》,也可以作为参考。如果你很喜欢学很多内容,那么除了要背《时方歌括》之外,还要去读《医方集解》。《医方集解》引用了很多名医对方子的解释。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也不喜欢看太多书,那就看这一本《时方歌括》,把这些方子的方歌背下来,作为打基础也够了。

《时方歌括》里面讲的都是时方,也就是唐朝以后出现的那些药方,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方子,一共是108首,如果能把这108首方歌都背下来,都理解了,在生活中就可以运用无穷了。

(二)为什么不先学经方?

我们都知道时方跟经方是相对的,为什么现在不直接学经方呢?因为经方一定要等到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时候再学,经方是和《伤寒论》、《金匮要略》密不可分的,经方指的是《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子,如果不研究经典,就不容易理解这些方子。《黄帝内经》的方子比较少了,经方主要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子,作为打基础来说,我们先要好好学习一下时方,把时方学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运用了,所以这个课还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要重点学习《时方歌括》,别以为这本书比较薄,但是这本书非常重要。大家看一下《医道传承丛书·时方歌括》小引第一页第一句话就说:经方尚矣!”如果要谈到方子是最高的,上古传下来的不是我们后世人出来的,其实经方也不是张仲景编的,是从上古传下来的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时方

(三)时方来自经方

时方歌括主要归纳为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后来加入寒热,共十二剂。

时方怎么来的?都来自经方。所以时方经方本来是不该分家的,因为时方从经方变过来的,所以每一个时方都能找到经方的依据

比如

轻可散实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

宣可决雍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栀鼓汤、瓜蒂

通可行滞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五苓散、十枣汤

泄可去闭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陷胸汤、承气汤、抵挡汤。

滑可去着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胆导、蜜煎。

涩可固脱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赤石脂、桃花汤。

补可扶弱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附子汤、理中丸。

重可镇怯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禹余粮、代赭石。

湿可润燥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黄连阿胶汤。

燥可去湿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寒可胜热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白虎汤、黄连汤、泻心汤。

热可制寒这一类的方子,仿效的是白通汤、四逆诸汤。

后来的聪明人他们仿效经方创造了时方,做学问就是应该这样,要学会举一反三,可以生出很多东西出来所以时方比经方多很多,陈修园老先生是一经方学家,但他的可贵之处是他喜欢做一些科普工作接引后学。

(四)为什么陈修园要写《时方歌括》?

因为经方不好学,所以他就给你讲《时方歌括》、《医学三字经》,一般的经方学家都没有做这事,他曾经写过一本书《真方歌括》讲的就是经方的歌诀,书还没印,已经很多人开始传抄了,为什么后来还要写《时方歌括》这本书呢?嘉庆年间辛酉年,他在直隶当县令的时候正好下大雨,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瘟疫流行,他奉天子之命镇灾,因为太劳累得病了,脉脱而病重到什么程度呢?按照今天来说就是休克了,脉摸不着了请了很多当地的大夫,都不知道是什么病,诸医无一得病情者,到了半夜幸亏陈修园老先生自己醒了,阳气稍回,神识稍清,自己给自己摸了脉自己给自己开了方,一吃好了,幸亏陈修园老先生自己懂医,不然陈老先生就完了。

一个人自己得了病以后,对医药这个事情深刻体会,在座的可能都是年青人,可能没有得过什么病可以想想自己感冒的时候多难受,你就知道了如果了比较严重的病会有多么难受,所以要推已及人。陈老先生自己得病以后看见瘟疫流行,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治,甚至于乱吃药,所以陈修园老先生感慨:误于药者堪悯焉!

(五)医者,生人之术也

医学本来是让大家生活更好生命之学但是一旦医学上有错误的话就是杀人了,本来医学是生人结果杀人了。陈修园老先生说自己的医学造诣虽然是滥竽充数,勉强算一个大夫,但是自己还是很有志向,把医道弘扬觉得自己以前做的经方工作其中不是关于《内经》就是关于张仲景大家都觉得这个有点太难了,所以畏难,讲比较高的学问,人家害怕不敢学,怎么办?把大家比较容易学习的方拿出来,大概不下3000首。本来陈修园老先生看不上这些方子,但是觉得如果大家能够学会这些方子来治病不也很好吗?不要画虎不成反类犬,高不成低不就起码把时方还是可以治病救人的所以他就挑选了一些比较精纯的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时方,这样容易推广,总共108首做成歌诀,就是方歌分成十二剂便于大家查阅,而且采集了很多医家的论述,再加上陈老先生自己二十多年临,自己体会到一些妙处写在这些方歌后面,命名为《时方歌括》。

(六)为中人以上立法

智力在中等以上的人就可以读本《时方歌括》陈修园老先生自己说,这本书就为他们写的,不要求对方有太高的智商徐可引以语上之道也慢慢把你引到很高的医道上来,就是把你引到经方经典上来,所以《时方歌括》书是由浅入深引导大家的书

本来陈修园为了推广《时方歌括》这本书,不写自己名字,写的是叶天士的名字大家知道,清代第一高手是叶天士,名气太大了,虽然当时叶天士已经去世了,但是还是托叶天士的名,其实叶天士这辈子没有写过什么书,但是陈修园托名叶天士就是为了使这本书能够广泛流传古代的人有意思,自己花钱印书,然后还写别人的名字,就是为了能让书广泛流传,既不要版权,也不要稿费,自己还搭钱印书如果不是好东西,嘛要自己搭钱印

(七)虽曰时方,实尊古训

虽然时方歌括讲的是时方,但它治什么病、治的方法都是遵循古训,没有夸夸其谈,而且他把时法列于前,仲师法列于后,把咱们容易接受的写在前边,把张仲景最经典的方法写在后头。《医学三字经》也是这么写的,大家读《医学三字经》就会有这个体会,前面都是给你讲时方,后面给你讲的是经方,陈修园老先生就是这种方法引导你一步一步走上医道正轨。如果一下给你讲经方估计你理解不了,因为中医这门学问确实很深的

一般的书陈修园看不,比如市面流行的《病回春》、《古今医统》,大家平常爱看的这些流行书、畅销书,中医保健这些书陈修园觉得这些书虽然列的很详细,但是真正得了病去查,对不上大家现在的中医药大学教材也有同等的感觉,讲得非常详细,但是真正遇到病了,又手足无措。在座的可能有中医药大学毕业,你们上学的时候,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觉得讲的挺详细的,一个病多少种类型、开什么方,讲的特详细,以为背下来就会看病,结果到临床上一看,没有一个病人跟自己学的一模一样,然后就迷茫了,不知道该怎么治病了。很多学医的人都有这种迷茫的感觉,实际上古人也有,什么原因?因为没学经典,只有学习了经典,才能抓住疾病的规律,所以《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就这么几句话,何所不包?所以有人就感叹病人怎么就照着《伤寒》、《金匮》得病的呢?他得病怎么还跟1800年前的《伤寒》、《金匮要略》讲的一样呢?因为经典抓住了疾病的规律了,所以万病不离其宗,而我们现在很多书写得很复杂,实际上根本没抓住规律。所以《时方歌括》这本书虽然很薄,但是它是本着经典来的,而且还概括的非常详尽,但是《时方歌括》一涉及到《伤寒》、《金匮》的方子,陈修园就不讲了,为什么?留着以后读原典再去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