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抒发闺中少妇思念远方戍边丈夫的深情。计时的的滴水声丁丁响起黑夜怎么这样长啊!天上无边无际的轻云缓慢移动月亮时隐时露。秋天的气息逼使暗处的秋虫通宵不歇地鸣叫,给戍边丈夫的的征衣还没有寄出不要下霜呀!
 2.唐·张仲素·秋闺思其一“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后方思妇的痴情,通过梦中的分明见又不知路,曲折传出。斜月透进碧纱窗闺房里洒满着惨白凄清的月色,梦醒愁烦的思妇听到秋虫悲鸣更不禁泪湿沾衣。在梦里自己分明已经看见了关塞,要去丈夫驻防的金微又不知路。
 3.唐·张仲素秋闺思其二“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思妇的一片痴情也通过欲寄出却又移军,得到表现。通宵不眠的思妇看到秋天整个夜晚寂静无云,也听到上空断续传来鸿雁鸣声直到天亮不绝。想到要邮寄征衣给丈夫便去打听消息,谁知丈夫驻地居延城外今又军队转移。
 4.唐·张仲素·塞下曲其一“三戍渔阳再渡辽,騂弓在臂剑横腰。匈奴似若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写一位外敌慑于他的名字的边将,他五次出征,威震边疆,令敌人闻风丧胆。跟外敌作战曾三次戍守渔阳两次渡过辽河,赤色的强弓挎在臂上锋利的宝剑横挂腰间。匈奴上下似乎知道我的名和姓,警告他们不要再靠近阴山射雕。
 5.唐·张仲素·塞下曲其三“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写一位有直捣黄龙抱负的边将,他总以擒贼未擒王为憾。朔风猛烈大雪纷飞将士冲出雁门关作战,边地平沙万里景物杂乱蓬草连根也卷起。以擒生数计算的功名还不小但我不以为荣,为报国恩我时刻想着一直杀到敌人的老巢。
 6.唐·张仲素·塞下曲其五“阴碛茫茫塞草肥,桔槔烽上暮云飞。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写一位仰慕前贤苏武、追求节操高尚的边将。塞外沙漠茫茫无际塞草生长茂盛,天色已近傍晚烽火台上风起云涌。向北遥望过去交河那边云水连成一片,那是当年苏武终于手持汉节归来之地。阴碛,塞外沙漠;桔槔烽,烽火台。
 7.唐·张仲素·燕子楼其一“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写歌姬关盼盼因念旧爱居燕子楼十余年而不嫁的故事,这是她无数不眠之夜中的一夜。楼内的残灯一直伴随着楼外的晓霜,失眠的独眠人只得从合欢床上起来。相思一夜之情究竟有多长呢?地角天涯还比不上它那样长。
 8.唐·张仲素·燕子楼其二“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写关盼盼抚今追昔,怀念所爱,哀怜自己。所爱葬于北邙山山里的松柏被惨雾愁烟重重封锁,自己长时间在燕子楼上静静地思前想后难舍难休。自从所爱死后她动人歌声似尘埃飞散,红色舞袖馀香尽去也已经转眼十年了。
 9.唐·张仲素·燕子楼其三:“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写关盼盼感节候之变迁,叹自己青春也随爱情生活的消逝而消逝。不久前才看到鸿雁从洛阳飞回,今又见燕子逼近社日之时来到。以瑶装饰的瑟以玉制作的箫都已无心玩弄,早就弃置不理任从它们布满蛛网蒙上灰尘。
 10.唐·张仲素·汉苑行“春风淡荡景悠悠,莺啭高枝燕入楼。千步回廊闻凤吹,珠帘处处上银钩。”所写是骊山上的华清宫,山下抬头可见。春风柔和地吹拂春景闲适怡人,黄莺在高枝歌唱燕子穿梭楼间。走在千步回廊上时时听到笙箫声,抬头四顾各宫殿处处珠帘上银钩。题目称“汉”,其实是“唐”,为免招祸而不敢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