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道 | 用13平方的藏书,建一个心灵理想国

 真友书屋 2016-06-11


台湾好样本事书店

文 | 物道


如果让你开一家书店,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人说要豪华宽敞,有人说要小巧玲珑。其实无论怎样,只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我们总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而欣赏你的人,自然而然就会到来。


在台湾,最有名的书店莫过于诚品书店了。但在诚品敦南店附近的小巷里,就藏着一间小巧低调,却吸引了无数文艺爱好者前来拜访的小书店。从车水马龙的台北街头踏进这家书店,一切仿佛都静了下来。坐下来,喝一杯温热的咖啡,轻轻翻动书页,间或摆弄一下身边的小物什,温馨惬意。


这家书店名为“好样本事”。小巧,低调,却是台湾唯─ ─家被纽约文化生活网评为全球20间最美书店的店铺。


仓库变书店


13平方,似乎小得有点不像书店。这里原本是店主人汪丽琴放置餐厅杂物的仓库。2009年,她心血来潮,将仓库改造成“好样本事”书店,展售自己在多年旅行中搜集到的书籍和工艺品。


书店中央摆着一张大木桌,书籍像小砖块似地摞着。靠墙的木质货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白瓷茶壶、玻璃杯、小卡片、人偶。甚至还有许多大件的古董杂货,像老铁镀金收音机和旧式打字机等,无奇不有。


喜欢,所以挑选


和大型书店相比,好样本事的书不多,也几乎没有畅销书,但每一本都是汪丽琴亲自挑选的。她说,这些书都必须是“美”的,只有她摸过、读过,真的喜欢了,才会挑选出来。


这里最多的是设计、艺术类的书籍。有一本服装设计杂志,内页上真真切切是一块从设计师的作品上剪下来的面料。还有很多立体图画书,像《巫婆奶奶》,一翻开,一群小人儿在葡萄果棚下围着桌子吃大餐的场面一下就立起来了。


店里的食谱也很有特色。十多年的西餐厅经营,让汪丽琴热衷于收集食谱,而好样本事开张后,她希望把它们分享给读者。像法国Marabout出版社印刷的一套食谱,把每一种食材制成一本小册,还附上了食材造型的小书签。


有些书则很珍稀,在一般书店绝对找不到。像《张爱玲的画》,这本小书是张爱玲的画集,收集了很多她笔下的小说人物想象中的样子。但它不属于任何出版社,它是香港舞台剧导演、设计陈米记所拥有的手稿。每当这本书被买走,汪丽琴就会让他再印几本送过来,每次印出来书的颜色都会有一点不同,故而显得非常的独特、珍贵。




店里的摆设也藏着一段故事。店中央的松木长桌,是她从一位韩国朋友那里买来的,但因为体积太大不好运送,便一直闲置在美国。后来书店开张,她想起这张桌子很适合摆书,于是想方设法从美国运回。“放进来以后,感觉这张桌子就是为书店而生的。”



“理想的小船”


从选书到摆设,汪丽琴都忠于自己的内心喜好。对她来说,这不仅仅是经营一间书店的事。“台湾很多事情都是一窝蜂,爱跟流行。”有人见书店规模小,提议她扩充空间,但她却不着急去改变些什么。直到后来,她留意到很多顾客习惯在读书的时候喝咖啡,才在店旁新开了咖啡吧。


人们并不介意好样书店的“小”,还将它比作“理想之船的船舱”。对他们来说,这份“理想”,也许是那些藏着惊喜的书和摆设、那一杯温暖的咖啡、那一份久违的怀旧;而对汪丽琴来说,这份“理想”,全在于她对自己心意的忠诚。“将书店做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自然就会吸引有着相同喜好的人。”她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