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秀大勇若怯(转自《东汉开国》)

 醉花荫L 2016-06-11

    昆阳被王莽的几十万大军包围,刘秀去搬救兵,结果只搬到近一万人。不是其他守备吝啬,汉军其实也就这么点可以调度的兵力。刘秀也挺节约,就是这么点人,也没全用。他先带着一千人的队伍,在离王莽大军四五里的地方排兵布阵。

    王莽手下大将王邑听说救兵来了,还有点打鼓,又一问只来了一千人,反倒“意气甚逸”,这就是传说中的救兵?这不是蚂蚁要把大象绊倒吗?太可笑了。所以,他只派了几千人前来应战。意思就是,我用这些人就可以收拾你们,用得多了显得我浪费资源。王邑没有想到,刘秀这一千人虽说只是蚂蚁,但是刘秀这个蚁王厉害呀。两军刚一对阵,刘秀就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斩首数十级”。汉军一看刘秀这么猛,也都跟着奋勇杀敌,“斩首百千级”。汉军的将领也对刘秀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诸部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

    刘秀平常碰见小敌,胆子很小,现在面对大军竟然这么勇敢,真是奇怪了。“见小敌怯,见大敌勇”,是刘秀能够取得成功的因素。

    刘秀的这个特点,怎么会见了几个敌人,显得很害怕,见了那么多敌人,反而会勇敢呢?其实很简单,就像有一种智慧,叫大智若愚,同样,有一种勇敢叫“大勇若怯”。遇到小的敌人去玩命,那是匹夫之勇。大敌当前时,刘秀表现出的勇敢不是逞能,而是给团体一种信心,带动大家,感染大家才能取得大的胜利。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身后还有九百九十九个人,他要让这九百九十个人都变成锋利的匕首,,刺入敌人的心脏。在刘秀的带动下,这一千人挫败了王邑的几千人,打了一场漂亮得胜仗。

    同时,刘秀派人散播出一个消息:“宛下,兵到。”意思就是宛城已经被汉军攻下,汉军主力随后已赶到昆阳。这个消息能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大振士气。果然,城内城外汉军听到这个消息后,个个摩拳擦掌,厉兵秣马。二是动摇王莽大军的军心。一边士气值上升,一边士气值下降。

    说来也巧,这个消息本是刘秀假传的,其实还确是一个真消息,这时宛城那边还真被拿下了。但是,当时消息没现在灵通,刘秀确实还不知道,他要是知道有弄假成真的本事,估计早这么干了。接着,刘秀又干了一件大事。找了三千人组织了一支敢死队,从昆阳城西的一条水道过去,潜入王莽的大军内部,这条水道紧挨着王莽大军的老营。

    王邑依然很轻视刘秀这点人,他带了一万多人,在军阵里面巡逻,遇到刘秀的敢死队。王邑一看刘秀的人从水里出来,还高兴呢:“这次让我逮到条大鱼,命令部队不许动,我要亲自迎击。”他不知道,现在面对的,可不是一般的鱼,是三千条鲨鱼。敢死队之所以叫敢死队,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

    一人必死,十人不能挡;百人必死,千人不能当;万人必死,横行天下。这时,莽军其余的部队,因不敢轻举妄动,故无人支援王邑、王寻军作战。刘秀率领汉军,奋勇冲击,并一鼓作气打垮王邑的部队,王邑的几十万大军迅速土崩瓦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