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的前世今生:从应试诗到应试作文

 孟溪ProbeT连山 2016-06-12
2016年全国高考已经进入第二天,博雅君祝愿全国的考生们考试顺利,圆满完成人生的这一次重要考试!

昨天的语文考试结束后,高考作文再次成为社会关注、讨论的热点。今日微信就为大家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的精彩片段。

在限时、限题、限字数的应试环境下,考生是否还有可能写出佳作?高考作文的考试设置是否能够有效促进万千学子的国文写作能力?本期微信的最后,博雅君也将和大家一起欣赏唐代士子们参加朝廷考试时写作的几首应试诗。

唐代科举确立了“以诗取士”的制度,将文学才能纳入官方选人标准,唐诗繁荣与科举制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加深对唐人应试诗的了解,也许会启发我们对于高考作文的更多有益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作文题
精彩回顾

1951年
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年
我投到祖国的怀抱里来
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年
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6年
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8年
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
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记整风运动中的一件事

1960年
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大跃进中的新事物

1965年
谈革命与学习
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全国高考中断11年)

1977年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81年
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议论文)

1988年
习惯

1989年
给正因报考志愿而苦恼的好朋友写回信

1994年
尝试(记叙文)

1996年
我更喜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或《截错了》)漫画(议论文)

1998年
坚毅——我追求的品格 / 战胜脆弱 / 也可另拟一个表现自己心理承受力的题目(非诗歌、小说、戏剧)

1999年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诗歌除外)

2001年
诚信

2003年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认知的正误浅深关系

…………

(以上资料参考《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高考作文精彩回放》,《作文通讯》2010年第1期)

2016年
全国1卷:   奖惩之后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进步与退步,表扬与批评,思考评价与发展的问题。
阅读漫画,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语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全国2卷: 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全国3卷: 小羽的创业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北京市: 
“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神奇的书签

天津市:
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上海市:
对“评价他人的生活”现象的看法

江苏省:
关于“话长话短”的看法(辩证看待彰显个性和创新意识)

山东省:
 备好的行囊

浙江省:
虚拟与现实(拥抱新世界或是保持距离的态度选择)


唐人应试诗选读

应试高分代表
七月流火
敬括
前庭一叶下,言念忽悲秋。
变节金初至,分寒火正流。
气含凉夜早,光拂夏云收。
助月微明散,沿河丽景浮。
礼标时令爽,诗异国风幽。
自此观邦正,深知王业休。
(开元十三年进士科试题)
点评:
本题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诗意,《诗小序》以为:“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突出的是王业之艰难。唐人孔颖达所撰《毛诗正义》疏云:“作《七月》诗者,陈先公之风化,是王家之基业也。”并未突出艰难之意。敬括诗末联云:“自此观邦正,深知王业休。”显然本于唐人注解,未用汉儒之说,盖应试诗实为应制诗变体,应突出颂扬一面,故略去艰难之意。

唐代应试诗用意之雅不仅仅是合乎汉儒观念,往往也体现着当代的官方意志。清人郑光策云:“试律虽以用法诂题为主,然无性情、学问、风格以纬于其间,则亦俗作而已。深于风雅者,当自得之。”


迎春东郊
张濯
颛顼时初谢,勾芒令复陈。
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
考历明三统,迎祥受万人。
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
肃穆来东道,回环拱北辰。
仗前花待发,旗处柳疑新。
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
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沉沦。
(肃宗上元二年进士科试题)
点评:观“冰开素浐滨”一句,知张诗乃就唐制赋写。因其为五言八韵,较六韵的基本体制多两韵,故起首用两联见题:以“颛顼时”代冬,以“勾芒令”代春,写冬谢春来,点题中“春”字;“宾日”点出“迎”字。其后五联乃就迎春东郊之事典赋写典礼之肃穆。结题于颂扬之中兼呈干请。通篇选词典雅,清人梁章钜深为叹赏,云:“张濯《迎春东郊》诗,初阅之亦似平平,而通体典质名贵,无一纤词,配色选声,粹然先民矩矱。”

应试低分代表
黄鹄下太液池
贾岛
高飞空外鹄,下向禁中池。
岸印行踪浅,波摇立影危。
来从千里岛,舞拂万年枝。
踉跄孤风起,徘徊水沫移。
幽音清露滴,野性白云随。
太液无弹射,灵禽翅不垂。
点评:
此题典出《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前86)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唐初官修类书《艺文类聚》亦曾引及。可知黄鹄远至本为祥瑞象,故赋写此题当以颂扬为旨趣。贾岛诗结题云:“太液无弹射,灵禽翅不垂。”写宫内优越,当无孤飞恐怖之念,虽隐有颂扬意,但全诗重点乃在铺写黄鹄初下太液池时的恐惧心态,如云“行踪浅”“立影危”“踉跄”“裴回”,皆惊恐戒慎之状。又云:“幽音清露滴,野性白云随。”明显带有贾岛一贯的寒瘦风格,况且强调鸟之“野性”,与颂扬主题不相契合。史载贾岛不善科场程式之文,以此观之,宜其屡试不第。

原隰荑绿柳
温庭筠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
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点评: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四句,虽切题中“柳”字,但绮艳入俗。温庭筠屡试不第,或即源于其将市井风习掺入以雅丽典则为旨趣的应试诗写作中。正因为雅丽典正符合官方意志,故而有些时候,帝王甚至试图以应试诗来引导整个诗坛风尚的改革。据《册府元龟》所载,文宗开成元年曾对科场试诗加以改革。范摅《云溪友议》卷下亦云:“今日举场为诗清切,而鄙元和风格。”文宗此次“正颓俗”并不仅仅是恢复科场试诗一贯的雅正传统,而是试图以科场改革扭转中唐以来诗风所出现的浮艳倾向。

(唐人应试诗及点评均来自徐晓峰《唐代科举与应试诗研究》)

北大博雅好书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
微信号:boyaboo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