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17年高考语文“二模”作文题分析 □胡家俊 【题目呈现】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一寒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试题分析】 一、题干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包含的信息: (1)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需要考生在阅读材料之后完成写作任务。 (2)写作是有一定的要求限制的,这个要求就是材料后面的文字。 (3)写作的篇幅有字数的限定,不能少于800字,不足800字,按照评分细则,不足50个字就扣1分,而且,字数这个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的话,会整体影响文章的评分。 (4)文章的分值60分。
二、材料分析 大一寒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材料属于观点讨论型的材料,材料的背景为考上大学一个学期后,两位高中时候要好的同学的感想交流。
三、立意分析 这则材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小王和小刘对是否后悔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活选择的感想。这句话就表明了这则材料的整体含意,这是我们写作的边界,也是我们整体把握题意的依据。我们的立意,可以从这一句话中提取重点,我们的立意,可以重点放在“是否要后悔”的问题上,可以放在“我们的高中生活应该做怎么样的选择?”
1.
(1)
(2)
(3)
(4) ……
2.
(1)
(2)
(3) ……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 (1)学习不要忘了自己素质的发展。从小王的后悔得出的体会,有些人,学习成绩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可以兼顾的,为什么我就不能够兼顾呢? (2)我们其实也很无奈。“我们”其实也有这样学习成绩与素质全面发展兼顾起来的想法,可是现实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我们自己底气不够。 (3)后悔还有得救。大一寒假就意识到自己高中只顾学习,忽略了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其实并不晚,完全可以在大学里面补回来。 (4)精彩在知己的努力。正如小刘说的,应该庆幸自己在高中的努力,考生了大学,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生活会有很多遗憾,但是,只要是自己努力过了,自己不应该感到后悔。 (5)人生没有后悔药。 ……
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对待目标与理想,我们是偏执于自己的理想呢,还是先要达到目标呢?“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2)目标跟理想是可以兼顾的。 (3)只要努力了,就不要轻易后悔 ……
四、立意的层级 (1)本材料范畴的层面:高中阶段是陷于题海还是要全面发展? (2)社会层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3)哲学层面:现实与理想的关系
五、立意忌讳 撇开材料谈“后悔”; 撇开材料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