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拿什么送给孩子 (豆瓣 经典短篇阅读【公众号:keeponreading】小组)

 空曚 2016-06-12

大地的礼物

丹麦日德兰半岛的一个山谷里,住着一位林务员和他7岁的女儿。这本是一个幸福之家,可自从年轻的主妇去世后,笑声便失踪了。

这年夏天,汉斯·安徒生来这儿度假。很快,小女孩的黯然,那双漂亮眸子里过早闪烁的忧郁,深深刺疼了诗人。他痛苦不安,为命运的残酷而伤感,甚至自责:“原谅生活吧,亲爱的孩子,我们没能把足够的欢乐和幸福交给你……”

一天,他在林子里散步,发现草地上有许多蘑菇,不禁心中一动。翌日,诗人邀请自己的小朋友去那片树林。突然,女孩尖叫起来,兴奋得脸通红,因为每簇蘑菇下都藏着一件奇妙的小玩意儿:一颗银纸包的糖、一朵蜡花、一条缎带……红枣不见了,大概给乌鸦叼走了吧,诗人心想。他微笑地看着这一切,女孩欢快得像一只小鸟,蹦蹦跳跳,眼里燃着惊喜……诗人骄傲地宣布:这些都是“地精”爷爷藏在那儿的,是他送给每个善良人的礼物,你获得了,因为你是个好孩子啊!

后来,在一辆夜驿车上,安徒生给旅客说起了这桩往事。“您欺骗了天真的孩子。”穿黑袍的神父气愤道,“这是大罪孽!”诗人也激动了:“不,这不是欺骗!我坚信,无论任何时候,她的心都决不会像没经历过此事的人那样冷酷无情!”

不错,这正是童话的价值和美德。

它将善良、温情、爱意、公正、信任、种种美好的元素和生活逻辑,将我们不慎迷失的东西重新找回来,对命运的缺憾和心灵的亏损施以弥补。它尤其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美,活着为了什么,美好的人生应该有什么,如何发现、壮大自己的梦想……

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7岁时知道了什么是美,他就会用一生去寻找美!

许多年后,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重新回到那片草地上。

他没再见到那个小女孩。但他确信,那一定是位美丽的姑娘了。

当他蹒跚着低头找什么时,一个小丫头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她好奇地眨着眼,柔声问:

“老爷爷,您丢失了什么?我可以帮您找回来吗?”

老人眼睛湿了。

没什么比这更能抚慰一颗孤独的心了。在这个天真的新人身上,他已找到了要找的东西:快乐、自由、善良和美。

森林被杀害,童话被杀害

森林,这大地最美丽的皮肤。

它既是人类童话的策源地,也是人类童年最亲密的襁褓和摇篮。就诗意和童趣而言,再没有比森林更富饶的大仓库了。

父母、老师能给孩子的最好惊喜,就是带之去拜访一片很大的林子,到参天大树中间去,到野菇、山雀、鸣蝉、小溪、浆果、松鼠、蒲公英、啄木鸟的营地里去,指认那些事物的名字,告之关于洞穴、树精、怪石和动物的传说……

几乎所有的童话都离不开森林,几乎所有人性的灿烂想象、美德传奇都是在树林里发生的。有诗人说得好:“树是一种幸福的意象。”可以说,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命运,都与树的遭际有关。

不知何时起,森林已缓缓退出了童年生活视野,大地不再被绿色覆盖,刺眼的沙丘沦为大自然的尸布。就连我这代人,阅读半世纪前的文学时,对其自然描述都不胜惊讶,那些草木鸟虫的名称大部分我是不熟的,甚至闻所未闻。无疑,曾经再寻常不过的它们,已被滞留在了历史记忆中,成了自然馆的档案。未来的孩子,只能在封闭的展厅里,面对僵硬的标本,遥想逝去的年代了。

那部蝉林幽泉、莺飞草长的经典风光,已悲愤地与人决裂。

还有教育的失败。成人教育者对诗意和美感的无知,数理的枯燥,分值的粗暴,厚黑心术对纯真的篡改,利益式教唆对童心的扭曲……

现代社会,像安徒生那样的成年人,再也找不到了。

物质繁荣以大规模吞噬资源为代价,教育也随之变成了产品消费指南——远离自然物语和生命美学。不错,表面上“童话”越来越多,“卡通”越来越绚烂,但定睛便发现,它们中已闻不见草地的湿润、野卉的芬芳,更不见呦呦鹿鸣……代之的,是马达的轰鸣、游戏币的诱惑、火箭的呼啸、战争的模拟、科技恐龙和外星人……对大自然来说,比受冷遇更悲哀的是:正因缺少了画外参照——外界已找不到本色的自然物象,才注定了它画内的缺席!即使现代卡通模拟出了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孩子们也会错愕:真的么?

现代童话就像脱水的河床、榨干的池塘,干涸得厉害,皲裂得厉害。森林的毁灭,是否意味着人类“童话时代”的终结?上帝赋予人类童年最晶莹的礼物,就这样被现代化的狼烟吞噬掉了?

儿童的想象力已不再寄予大自然,其感官和画笔已不再投放在湖泊、花草、动物身上,这是多么可叹的事。要知道,孩子的肢体与心灵应是和自然最亲近的,大自然应是儿童最优美的老师、最健康的乳娘,除了教之生动的常识,还教之善良、诚实、慷慨、勇敢和一切美的天性。

20世纪,神被杀害,童话被杀害。

最醒目的标志即人对大自然不再虔敬,不再怀有感激之心。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丢失美好元素最多的世纪。战乱、血腥、种族倾轧、恶性政治、生态破坏、恐怖主义、物种灭绝、机器威力的扩张……一切都在显示,20世纪是一个财富和权力的欲望世纪,一个仅供成年人生存与游戏的世纪。

“现代化”,更是一个旨在表现成人属性和规则的概念,它本质上忽视儿童。

童话、诗歌、音乐、宗教……这些曾与生命结合多么紧的事物,在数字工具面前,在物欲时代面前,褪去了昔日的光芒,丧失了影响世界的能力。

20世纪的成人,乃最自私的成人。

当捕鲸船把海洋变成了血泊,当最后一只翠鸟被从天空中掠走,当最后一件雪豹的衣服被人披在肩上,当最后一匹逃亡的犀牛在沼泽里奄奄一息……我们还有多少献给童话的东西?我们还有多少能让孩子大声朗笑的礼物?

童话是伟大的。其伟大即在于它让每个孩子都相信每个梦想都可成真!

格林童话《青蛙王子和铁亨利》开篇道:“在那个梦想尚可以变成现实的古代……”

啊,古代,古代(这个词的美学含量竟超过了“未来”)。一个通体诗意的句子竟如此令人伤感,甚至绝望。是啊,世上还有多少可按古老逻辑和法则自由转换的梦与现实呢?还有多少可让孩子自由描绘、怎么想象都不过分的前景呢?

什么巫术让“古代”和“现代”变得势不两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