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市末期的市场特征

 杏花如雪lrj 2016-06-12
我自1992年涉足股市以来,历经了三次大熊市:第1次是1993年2月至1994年7月,上证指数自1558点跌到325点,跌幅79%;第2次是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上证指数自2245点跌到998点,跌幅56%;第3次是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上证指数自6124点跌到1664点,跌幅73%。目前A股还是笼罩在自2007年10月以来的大熊市的阴影里,不知要多久才会走出来。

    在一个基本上是只能够依靠做多才能赚钱的单边市场,投资者当然盼望熊市能够早一点结束,牛市早一天到来。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投资者是不可能知道熊市何时能结束,因为股市从本质上是不能够预测的,或者说准确预测的。熊市的杀伤力有两个方面:

    一是投资者在熊市容易赔钱。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在大熊市,绝大多数股票股价是下跌的,跌幅都很大,能够逆势上涨的股票简直是凤毛麟角,不仅抓不住,就是抓住了也捂不住,难以靠它们的微薄盈利而弥补其他股票的损失。

    二是投资者在熊市赔了钱,还会搞坏心态而影响在其后的牛市中赚钱。有很多投资者在熊市中只要看到股市一有个小反弹,就以为见底了,急急忙忙冲进去抄底,结果呢?屡买屡套,不断蚀本。这些投资者会因屡买屡套,最终做到手软而不敢再碰股市。待到股市真正见底,牛市来临时,他们反而认为那只是另一个小反弹而已,不仅自己会观望,还会奉劝周围的人不要进去。从而错过牛市初期和中期最容易赚钱的阶段。

这样的悲剧在每一轮熊市都会上演。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就在于对于熊市的判断失误。要知道,熊市是一个持续的时间较长且跌幅较大的过程。但很多投资者对于熊市持久的杀伤力估计不足。根据我的经验,要正确认识熊市,关键是要判断熊市何时进入末期。熊市一般会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熊市初期、熊市中期与熊市末期。若熊市进入了末期,那么,熊市离结束就指日可待了。

    熊市末期是很难计算出来的,要依靠市场特征才能够进行判断。一般来说,熊市末期有四个主要的市场特征:

    一是前期调整时间已经很长,股市跌幅已经较大。在调整时间方面,调整时间大约在2年~4年。调整时间与跌幅有一定的关系:跌幅大,调整时间短;跌幅小,调整时间长。在跌幅方面,大熊市的跌幅一般在50%以上。从前三次大熊市看,跌幅70%是一个终结点,只要跌幅达到70%,熊市立即结束!

    二是股市似死水一潭,对于利好麻木,任何热点、题材都是昙花一现,短线操作无法盈利。没有炒作主题,没有能够引领大盘向上的、大幅上涨的领涨板块,没有能够激起人气的龙头股。很多题材股在公告利好后,只是脉冲式上涨20%~30%就歇菜了,追涨的人总是挨套,这与强势市场中的题材股一涨就是2~3倍形成鲜明对照。

    三是成交量逐渐稀少,地量频现,人气日渐低迷。

    四是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接近历史低位。

    一句话,当平日里最活跃的短线客都不得不离场观望的时候,股市就进入了熊市末期。要注意的是,股市进入熊市末期,并不意味着熊市会马上结束。一般来说,股市进入熊市末期后,还会有大约20%~30%的跌幅,这是熊市的最后一跌,也是杀伤力最大的一跌,因为这是压倒投资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待熊市末期态度和行动的不同,而将长期成功者(牛市赚钱,熊市不赔钱,如此反复)和长期“拉抽屉”者(牛市赚钱,熊市赔钱,如此反复)区别开来。长期成功者会在熊市末期进场,战略性建仓,坐享未来牛市收益;长期“拉抽屉”者因在前期的熊市屡战屡败,最后会在熊市末期彻底斩仓,不仅会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还会踏空一大段牛市!

    根据以上熊市末期的特征,朋友,你说股市进入了熊市末期了吗?

市场进入阴雨绵绵的熊市中后期模式。熊市中前期市场还有活力,会剧烈波动。熊市中后期则基本度过了这种情绪剧烈期,没了希望和幻想,最终一潭死水。类似不和谐婚姻,刚开始冲突剧烈,但都还抱有希望和好感,吵完架还会亲热下。进入中后期后,彼此都已失望,也懒得争吵,越来越冷清了。

这里总结下熊市中后期的八大特征:

一) 没有大利空,市场不再剧烈波动。熊市中后期市场活力大幅度下降,资金不断撤离,对市场极端失望,好在空方能力也不剧烈,很难再出现大跌和大反弹,这样就会导致筹码真空出现难度大,获利机会渺茫。市场主体就是阴跌,感觉天天都是跌。

二)反弹出局资金大于跟风资金。熊市中前期的反弹,会有资金参与,拉两根阳线,也会强化参与的趋势,所以会有人说拉几根阳线牛市就来了,到处欢欣鼓舞;熊市中后期的反弹,基本上都是解放套牢盘,或者说失望资金出局,会远大于跟风资金入场。

三)心灰意冷,都等着反弹撤退。熊市中前期的反弹,看起来还有牛市的样子,铿锵有力。熊市中后期的反弹,大家都被伤透了心,类似被渣男一次次出轨伤害,下定决心要分手。反弹都在准备抢跑离场,基本就是很弱很弱了。熊市中前期到中后期的转变,就是失望大于希望的转折点。

四)市场内的羊走了,狼也走了。场内大单出走坚决,因为A股是个投机市,我赚的都是你亏的,羊不在了,狼也会饿死,狼也会慢慢出走。最后留着一些公募抱团取暖,但因为没有赚钱效应,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五)普遍性绝望,很少有人说明天要大涨了,也没啥人说打脸了。熊市中前期,每天都有很多网友说明天要大涨,动不动就打脸。熊市中后期,基本上就没这个声音了,都绝望的准备离场了。我现在微博下面越来越少见说明天要大涨了。

六)股民没了,微博清淡了,股神也被冻死了。市场都是围绕资金,围绕韭菜在运转,一轮牛市下来到处都是股神。进入熊市中后期后,股神不少都被冻死,不得不纷纷转行,什么荐股,复盘都会很少见。

七)和牛市初期有些相似,但宏观中长期更恶劣。熊市中后期和牛市初期有些相似,比如都是很失望,都不关心股市,但牛市初期的宏观特征更明显,比如2014年底,虽然股民不关心股市,但宏观上看,股市走牛非常明显。

八)熊市中后期更漫长,看起来是中后期,其实时间更漫长,资金撤退后再回来难度很大,以前都是七年一个轮回,这次就算没有七年,也需要三四年的心理恢复期。

目前熊市中后期特征很明显,即使限制了中概股回归、互联网等定增,市场弱不禁风的趋势依然难以改观。主要原因还是A股投机本质,导致牛短熊长,一次高潮后就是漫长的不应期,这个过程如果还是继续抽水,则会导致股市进入漫漫熊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