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历史|蕴含在帝王年号里的历史常识

 青梅煮茶 2016-06-12

年号是我国历史上用来纪述年份的一种特有方式。年号往往是重大历史变革的标志,除了帝王更替外,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因此,“年号”除了用于纪年之外,还可以通过它了解到许多历史典故。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历史上曾有300多个“年号”
年号,是我国历史上用来纪述年份的一种特有方式。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是“贞观”,其间的史事就以“贞观××年”来记述。从明朝开始,由于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因此,人们便习惯以年号来指代皇帝,如“崇祯”“乾隆”“光绪”等。
建立新年号称“建元”,改变旧年号叫“改元”。
查史书可知,我国历史上最早创制年号的是汉武帝刘彻,创制于公元前140年,年号是“建元”。从公元前140年至公元1911年,共2000余年,我国历史上共有年号300多个。
此前,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至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历时700年,都是以干支纪年或概称为“某某王(帝)××年”,如“周武王××年”等。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因此,大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宣统”年号,便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
年号的字数,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两个字,如“开元”“永乐”“宣统”等。也有三个字的,如王莽的“始建国”、梁武帝萧衍的“中大通”。四个字的年号也有,最早一个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建武中元”。唐朝的武则天更有三个四字年号,分别是“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北宋则有宋太宗赵匡义的“太平兴国”,宋真宗赵恒的“大中祥符”和宋徽宗赵佶的“建中靖国”。两个字的年号占绝大多数,可能与国人传统思维方式讲求“和谐”“对称”有关。当然,两个字的年号也确实好读易记一些,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年号的变换,最初较有规律,如汉武帝刘彻自“建元”至“元封”(公元前110年)共30年,每隔6年改变年号一次;“太初”(公元前104年)至“征和”(公元前92年)共16年,每隔4年改变年号一次。这之后,年号的变换便渐无规律,随时可改了。
改换年号最多的是唐朝的武则天,在位21年,17次改年号(国号则改“唐”为“周”)。其他如汉武帝刘彻、唐高宗李治,也都是十几次改换年号。
与此相反,有的帝王在位多年也只用一个年号,如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号用了23年;宋高宗赵构,“绍兴”年号用了32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号用了31年。年号使用得最长的要数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康熙”和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乾隆”,分别使用了61年和60年。
一般地说,明清两朝年号的变换是不大的。明朝“洪武”“永乐”“成化”“嘉靖”“万历”这些年号,都使用了20年以上;清朝近300年历史换了12个皇帝,却只用了13个年号,只有清太宗皇太极用了两个年号(分别是“天聪”和“崇德”)。
“年号”中的玄机
在我国十几个朝代中,最早建立年号的朝代(汉)和最后两个朝代(明、清),以及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朝代,很少有在一年之中变换年号的。比如,东汉接近200年,使用了四十几个年号,只有5个是在年内变换的。明朝300多年,只在两个年头变换过年号;清朝近300年,更是只有一次在年内改换年号。
明、清两朝,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几乎成了一个制度。相反,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元,这些要么全国处于分裂的朝代,要么是非汉人统治的朝代,年内变换年号的现象却屡次出现。如西晋惠帝司马衷,仅在公元304年这年就四易其年号。变换之快,好像儿戏。
年号使用了两千年,难免会有重复。有些年号,如“太平”“建平”,有多个帝王用过。最奇怪的莫过于同一朝代重复使用同一年号了。如唐高宗李治有“上元”年号,而唐肃宗李亨也曾以“上元”纪年。元朝则有明宗、宁宗、顺帝三代帝王共用“至顺”年号。
史载,最早的同朝代而重年号的事,发生于西晋的惠帝司马衷和东晋的元帝司马睿,他们都用过“建武”这个年号。至于重复某年号头一个字或末一个字,则比比皆是。其中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截取前代年号的上一字或下一字制成新年号,可以借此体现自己缅怀盛世开业前辈的思想。如唐德宗李适之“贞元”年号,就是截取了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号中“贞”字而成的。
从另一个方面讲,由于年号都是选用“正大光明”“吉祥如意”这样一些美好的字眼,汉字虽然不少,但这类吉祥的字毕竟有限,所以,年代久了,在年号的用字上也就难免要重复。
在史籍中,某些年号有时会出现异写的现象,如“贞观”之作“正观”,“显庆”之作“光庆”“明庆”等。这是出于对帝王避讳的需要。宋仁宗名“祯”,是两宋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宋人便讳“祯”为“正”,作“贞观”为“正观”。唐玄宗名“隆基”,史官便讳“隆基”为“永崇”。
此外,也有一些帝王继位后并不改元重定年号,而是沿用前任的年号。如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李柷,公元904年继位后,就沿用前任唐昭宗李晔最末一个年号“天祐”。
年号不仅封建统治政权使用,农民起义的政权也使用,而且大都与前面的重复。如黄巢之号“金统”,方腊之号“永乐”,李自成之号“永昌”,张献忠之号“大顺”等,全都重复过去统治政权的年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清朝史学家赵翼是这样解释的:“盖前代正统纪年,载在史册,易于稽核”。这种解释很有道理。
“改元”的理由五花八门
我国历史上的正式改元,是从汉文帝开始的。改元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依例改元,譬如,同一朝代旧君死新君继后的改元,又譬如改朝换代建立了新政权时的改元。二是因事改元。
因事改元比较复杂。一是因政局变动而改元。如唐昭宗李晔当皇帝时,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发动宫廷政变,欲废昭宗。军阀朱全忠在宰相崔胤等的配合下班师回宫,诛杀了政变的宦官,恢复昭宗帝位,并把昭宗从长安迁到洛阳,同时也改原来的年号“天复”为“天祐”。
二是因废立储君而改元的。如唐高宗李治在公元656年废皇太子忠为梁王,立代王弘为皇太子时,就改元为“显庆”。还是他,由于在公元680年又废太子贤为庶人,立英王哲为皇太子,于是再改元为“永隆”。
三是因大赦而改元。如唐武则天改“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就是因为“大赦天下”,而以改元来标榜自己。唐高宗李治乾封三年春下诏大赦犯人,也把年号由“乾封”改为“总章”(公元668年)。
还有因军事胜利而改元的。如唐武则天之“垂拱”年号,就是因为在公元685年击败了反对者徐敬业,认为从此以后可以“垂拱而治”了才改换而来的。汉元帝刘奭(音shì读“是”)改“建昭”为“竟宁”,是因为他在军事上降服了于边境骚扰的匈奴人,“竟宁”即“边境得以安宁”之意。
除此之外,还有因灾异祥瑞而改元的情况。如汉武帝刘彻之“元光”年号,就是由于当时出现了“三星见”这一祥瑞的天象。而如果遇上了灾异天象,比如日食、地震,一般也要改元。汉宣帝刘询本始四年四月遭遇地震,翌年,改元“地节’,欲令地得其节(节制)”。因灾异天象而改年号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祛邪除灾。
此外,古代帝王还多因祭祀而改元。封禅之礼仪在古代是隆重庄严而影响巨大的国家级盛典,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极其重视,因此,遇封禅而改元就不足为怪了。唐高宗李治之“乾封”年号,就是因为封禅泰山而改的。
宗庙之地,除循例的月祭和四时祭在此进行之外,重大事件如战争,也要告之于它,在此占卜凶吉,并可改元。汉献帝刘协的“建安”,唐穆宗李恒的“长庆”,唐敬宗李湛的“宝历”,唐武宗李炎的“会昌”,唐僖宗李儇的“乾符”,无不是因有事告于宗庙而改元以纪。
古代帝王
附录
清帝“年号”是怎么拟定的
年号肯定都用好的字眼。譬如“雍正”的“雍”,有和蔼、和顺、和好、和谐之意。此外,胤禛登记之前曾被封为“雍亲王”。
有清一代,身为皇子先封王,后又成为皇帝者,共有四人:一是“雍亲王”,二是“宝亲王”即后来的乾隆帝弘历,三是“嘉亲王”即后来的嘉庆帝颙琰,四是“智亲王”即后来的道光帝旻宁。
“雍亲王”与“雍正”,“嘉亲王”与“嘉庆”用字上的联系至为明显,此外还有旻宁,当时供他选择的年号中就有“智临”,这与“智亲王”密切相关。封号与年号所取都是嘉名,作为后起的年号,参照亲王时的封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由此可以认定,“雍正”年号确应与“雍亲王”有关。
那么,清朝拟定年号的程序是怎样的呢?
先看“康熙”年号。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1661年2月5日)顺治帝福临去世,玄烨继立。王熙时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他在自撰年谱里说:“初八,同内阁拟上世祖章皇帝尊谥,又同内阁拟今上皇帝即位年号,又为辅政大臣撰誓文。”由此可以看出,年号是由臣下撰拟的。
再看“道光”年号。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1820年9月2日)嘉庆帝去世。八月初三,大臣“恭撰恩诏、建元年号”,年号共四个:绍德、建恒、道光、智临。八月初七,即位诏书已拟定,八月二十七,旻宁正式登极,即位诏书中公布:“以明年为道光元年”。这表明,先由大臣拟年号,有数个备选,最后由皇帝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