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思行镇定稳重如泰山九鼎,岿然不动,则失误就会自然减少;处理事情的手法像流水落花那样轻柔自然,使麻烦悄然消弭,则会体味很多的乐趣。
这里说了处世之时,临危不乱,举重若轻的功夫。
东晋时期,前秦的苻坚率领百万之师,挥师南下,要一举灭亡东晋王朝。东晋的军队相继败退,举国一片惊慌。
此时,只有宰相谢安镇定自若。他派侄儿谢玄率八万晋军去迎敌。当谢玄向谢安问计时,谢安镇定自若地说了一句:“一切均已作了安排。”
谢玄不敢再多问。回来后,心又不能放下,只有派张玄再次前往谢安处问计。
谢安见到张玄,依然不谈军事,却要张玄和他下围棋,并以一幢别墅作为赌注。平日里下棋,是谢安输给张玄的多,但当时的张玄为军情而忧惧,心神不定,很快就输给了谢安。
棋毕,谢安就出外游玩,至夜方归。然后召集众将领,分派任务,面授机宜。
正因为谢安的临危不乱与从容应对,极大地稳住了东晋的军心,再加上军力布置得当,用计正确。于是,在其后的淝水大战中,晋军以寡胜众,终使前秦官兵陷入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崩溃境地中。
谢玄率军打败了苻坚军队后,捷报很快就送到了谢安的手上。此时,谢安正与宾客下棋,他看了捷报后,并没有露出任何的喜色,只是继续下棋。宾客问他发生了何事,他才慢慢地答道:“小子们已经打败了贼军。”
从谢安两次安然下围棋的场景中,不难看到他有一种过人的胆识,从而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而同时又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泰然自如地处理好所面临的所有棘手问题。
谢安在大兵压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心态与行为,并不是先天遗传来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恒定的一种心理素质。人一旦具备了这样的心理素质,那么,当面临危机的时候,别人可能心惊胆战、滚油煎肠,而你却能怡然自得、行止悠然。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任他流水湍急,渺然远逝,任他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我内心只是寂然不动,自在悠闲。水流和花落都是动态,而定与闲却是修养工夫。人能从道理上洞彻宇宙的实相,能从实践上修炼到笃定从容的境界,就不会随波逐流,与世浮沉,随着外在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人若了知外在的一切变化都是幻相,就不会像林黛玉一样,看到花落便要流泪,一到秋天便要伤怀。有则禅宗故事。说八月某天,修行僧问师父:槿花带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其中了悟人生的真实?禅师回答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师傅所悟到的人生真实,就是现象界一切都是虚幻,只有本体界如如不动。
佛语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语还云: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只要不执着于虚幻不实的外在一切,人的心灵才能得到自由,无有恐怖,无有挂碍,远离颠倒梦想。峨眉山红椿坪千佛寺有副对联云:“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忙。”唐代芝志和尚诗云:“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表达的也是淡定从容的意蕴。
慧能大师的顿悟一派,主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无法门,要求禅者时时刻刻保持一个无执无缚、自在活泼的心灵状态。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按理说幸福指数应该比较高了,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人心理不健康,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症患者可说是越来越多。何谓抑郁?心里始终放不下不开心的事,时间一久便成了抑郁症;何谓焦虑?总是为将来的或许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情紧张发愁,时间一久便成了焦虑症;何谓强迫?苛求完美,过于执着,时间一久便成了强迫症;何谓失眠?高兴的事烦恼的事,总在脑中挥不去顿不脱,时间一久就成了失眠症。
有念、有相、有住,是人生烦恼痛苦的根本。所以,人之于世,要有一些得失随缘、心无增减的禅意,碰到快乐的事,快乐了一下就要赶快让它走;遇到痛苦的事,痛苦了一下就要赶快挣脱出来,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这才是人生安详幸福的根本。另一版本《菜根谭》云: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感悟:国人的处世哲学中有一股韧劲,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被以柔克刚地化解;中国人人生态度中有一种达观,总是相信人性善的光辉会将自家的恶迹掩埋;中国人的应世妙方中有一种率真,饮食男女,人生欲存,醇酒妇人,浅酌低唱,也不失为人生本来面目。老人言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领悟并掌握厚黑学,既可以看穿他人的真面目,也能在处世方面更加圆融通达。因此,你若想获得完满的人生体验,就要活学菜根潭,活用厚黑学,如此,你才能进入更充实的人生境界。......文/单眼老表